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胜和

作品数:329 被引量:3,738H指数:4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8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20篇专利
  • 11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9篇天文地球
  • 139篇石油与天然气...
  • 29篇文化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1篇储层
  • 104篇油田
  • 39篇盆地
  • 37篇储层构型
  • 35篇地质
  • 32篇三角洲
  • 30篇储集
  • 28篇剩余油
  • 24篇油气
  • 23篇点坝
  • 23篇冲积
  • 23篇冲积扇
  • 21篇地层
  • 21篇油藏
  • 20篇微相
  • 19篇储集层
  • 18篇砂体
  • 18篇剩余油分布
  • 18篇沉积微相
  • 15篇构型

机构

  • 280篇中国石油大学...
  • 89篇中国石油天然...
  • 62篇中国石油大学...
  • 3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8篇长江大学
  • 26篇中国石油
  • 9篇中国海洋石油...
  • 6篇西南石油大学
  • 5篇石油大学
  • 5篇中海石油(中...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中国石化石油...
  • 4篇中国石化胜利...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石化
  • 2篇江汉石油学院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集团...

作者

  • 329篇吴胜和
  • 99篇岳大力
  • 24篇印森林
  • 23篇冯文杰
  • 21篇柳广弟
  • 16篇朱筱敏
  • 15篇谢庆宾
  • 14篇林煜
  • 14篇张佳佳
  • 13篇熊琦华
  • 11篇喻宸
  • 11篇尹艳树
  • 11篇徐振华
  • 11篇李宇鹏
  • 10篇徐樟有
  • 9篇赵晓明
  • 8篇李庆
  • 8篇冯增昭
  • 8篇姜香云
  • 7篇徐怀民

传媒

  • 18篇古地理学报
  • 18篇中国地质教育
  • 17篇石油学报
  • 15篇石油勘探与开...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1篇沉积学报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9篇新疆石油地质
  • 9篇地学前缘
  • 8篇石油天然气学...
  • 7篇中南大学学报...
  • 6篇高校地质学报
  • 6篇天然气地球科...
  • 6篇第十二届全国...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断块油气田
  • 5篇石油大学学报...
  • 5篇西安石油大学...
  • 4篇大庆石油地质...
  • 4篇石油实验地质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7篇2022
  • 10篇2021
  • 3篇2020
  • 11篇2019
  • 13篇2018
  • 10篇2017
  • 11篇2016
  • 26篇2015
  • 15篇2014
  • 34篇2013
  • 23篇2012
  • 14篇2011
  • 18篇2010
  • 11篇2009
  • 26篇2008
  • 8篇2007
  • 10篇2006
  • 21篇2005
3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井震结合冲积扇储层分布确定方法及装置
本说明书涉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地公开了一种井震结合冲积扇储层分布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目标区域的冲积扇储层的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建立所述目标区域的冲积扇储层的精细等时地层格架;利用匹配追踪强反射剥...
李庆何羽吴胜和岳大力周源李江山安可钦李隆禹刘慎思
砂砾质辫状河内部构型模式研究——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黑油山沟三叠系克拉玛依组露头为例
<正>本文以黑油山沟最典型的35-1露头剖面为例,应用露头区丰富的岩样、分析化验并结合现代沉积等资料,识别了研究区岩石相及其组合特征,厘定了露头区砂砾质辫状河砂砾岩体内部构型分级系统,分析了各级次构型单元特征及其叠置关系...
印森林吴胜和李俊飞张莉冯文杰范明霏
文献传递
断陷盆地陡坡带扇三角洲模拟及沉积动力学分析被引量:23
2005年
通过水槽实验模拟断陷盆地陡坡带扇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及其发育,剖析其沉积动力机制和内部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扇三角洲平原、前缘斜坡和前扇三角洲3个亚相沉积动力机制不同,导致各相带的扇面坡度和粒度分布特征明显不同。扇三角洲平原以水流推力作用为主,沉积物以滚动、跳跃方式搬运,粒度最粗;前缘斜坡以重力作用为主,沉积物顺坡向下滚动、沉积,粒度略细,且具有明显的正粒序特征;前扇三角洲以浮力作用为主,沉积物为悬移质沉降,粒度最细。整体上,扇三角洲的形成是一个沉积物不断前积和垂向加积的过程,湖平面变化不同,二者作用强度不同,致使扇体形态有所差异,但扇面各部分基本维持相对固定的坡度,且沉积物的整体粒度分布趋势一致。
程立华陈世悦吴胜和鄢继华姜在兴王建伟刘云兰
关键词:断陷盆地扇三角洲
一种定量判别油藏流体连通性的新方法被引量:11
2004年
将原油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看作多维空间内的向量 ,尽量降低仪器的噪音门槛值以求取更多的色谱峰 ,然后利用向量夹角法计算 2个色谱指纹图谱间的相似度。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仪器设备下 ,同一油样多次实验结果的相似度 (或平均值 )约为 98% ,这可作为油藏流体连通性的上限。将不同油藏的 2个油样按不同比例进行配比 ,并计算配比油样与与原油样的相似度 ,其值随着配比比例的不同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且均小于同一油藏油样的相似度。对同一油藏内的油样 ,求取相似度值 (或平均值 ) ,并将其作为油藏流体连通性的下限值。相似度小于下限值时 ,油藏流体不连通 ;相似度大于下限值时 ,油藏流体可能连通。
何文祥吴胜和龚厚琼刘逸王培荣
关键词:油藏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
一种基于储层构型要素界面的储层模型的粗化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储层构型要素界面的储层模型的粗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储层的分布数据;获取预先设定的原始构型模型网格数;根据原始构型模型网格数以及分布数据建立当前储层的砂体模型、孔隙度模型以及渗透率模型;对...
李宇鹏耿丽慧吴胜和侯加根
文献传递
致密油微观孔隙结构精细表征对储层分类的重要作用——以红河油田长8油层为例被引量:10
2019年
为解决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储层质量差异分布规律不清楚等问题,从控制储层质量差异的根本原因——微观孔隙结构入手,通过图像直接观测、间接数值测定、微米CT三维数值重构三种方法,通过大量分析化验数据,分别对孔隙、喉道、孔喉连通性进行表征,并应用于储层分类。长8致密基质储层孔隙结构可分为七类孔喉组合样式,不同类型孔隙结构的基质储层储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结合孔隙结构类型,优选代表致密储层储集能力的可动流体孔隙度和代表渗流能力的主流喉道半径为储层质量评价关键参数,将红河油田长8小层致密砂岩基质储层分为四类,为下一步“甜点区”评价及优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郭秀娟夏东领庞雯吴胜和邹敏王静付育璞
关键词:致密砂岩微观孔隙结构储层质量储层分类
海底扇水道储层参数建模新思路——以西非A油田为例被引量:11
2017年
海底扇水道以深水重力流沉积为主,由于其成因机制复杂,导致岩石相类型多样,储层孔、渗分布复杂且相关性差,这给其储层参数建模带来一定的困难。以西非A油田为例,通过深入分析海底扇水道储层特征及其与地震属性的关系,在常规的"相控协同"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海底扇水道储层的"多级相控约束,多重属性协同"的储层参数建模新思路。与常规的相控建模相比,该思路在孔隙度建模中不是单纯的"沉积相控",而是在相构型建模约束下建立储集相模型,并以储集相模型约束建立孔隙度模型;考虑到深水水道砂体整体孔、渗关系差,但不同岩石相的孔、渗关系较好,故在渗透率建模中增加了"岩石相控";同时,在常规的协同建模的基础上,该思路还增加了地震属性协同建立储集相模型的环节。
张佳佳吴胜和范廷恩范洪军蔺鹏蒋诗宁
关键词:相控建模
西非某油田深水海底扇岩石相类型及其识别方法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以西非某油田深水沉积为例,依据重力流类型和岩性将深水海底扇岩石相类型划分为13种类型。提出一种基于交会图技术和多参数判别技术的多方法综合识别技术,依据矿物成分及电性差异归为储层和非储层2类。非储层类岩石相又可归为砂质碎屑流-底部滞留沉积、泥质类沉积、半远洋页岩沉积、滑塌物等4类。利用交会图识别技术对深水海底扇岩石相进行归类;利用逐步判别技术,对同一大类内部具有相似矿物成分、但成因机制不同的岩石相进行判别,从而完成深水海底扇岩石相类型的识别。利用多方法综合识别技术解释的岩石相与取心描述结果吻合率在80%以上,该方法可作为深水海底扇岩石相类型的识别方法。
赵晓明吴胜和岳大力孙立春完颜祺琪刘丽
关键词:测井解释识别方法
基于深水浊积水道构型的流动单元分布规律被引量:22
2015年
深水浊积水道发育位置与形成过程复杂,目前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其沉积机理和模式的研究。相对于陆上沉积,这些研究成果尚不能高效地运用到油气田开发中。因此,将构型模式与流动单元研究相结合的意义重大,表现为:1已有的构型级次的划分能够有效地指导流动单元渗流屏障和连通体的层次分析;2已有的沉积模式研究能够约束流动单元的分布规律;3二者的结合能将构型模式研究成果运用到油气田开发中。为此,以西非尼日尔三角洲深水浊积水道储层为例,在储层构型级次划分的基础上,分级次识别了渗流屏障和连通体;并运用多参数流动单元的划分方法,将储层划分为A,B,C,D 4类流动单元;最后,在构型模式的指导下进行了流动单元的单井解释及单一水道剖面与复合水道平面的流动单元分布特征研究,并以此指导油气田开发。研究表明:在单一水道级次,不同类型的单一水道内部流动单元发育类型和分布特征存在差异,流动单元的分布规律受控于不同单一水道类型的分布规律;在复合水道级次,水道体系不同时期水道迁移与叠置样式的差异,造就了流动单元平面分布特征的差异性。
万琼华吴胜和陈亮林煜梁杰张佳佳路瑶
关键词:渗流屏障连通体浊积水道尼日尔三角洲
油气藏开发地质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39
2017年
阐述了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的主要科学问题、学科内涵、研究进展与发展展望。油气藏开发地质学以油气藏连通性、可流动性及时变性为关键科学问题,主要研究油气藏开发地质控制因素的成因机理与分布模式、地质因素对油气开采的控制作用机理及油气藏动态演变规律、油气藏表征与建模技术,在高含水油藏,低渗、致密、页岩油气,缝洞型油气藏开发地质理论和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随着油气田开发在深层、深水、非常规油气领域的扩展及高含水油藏开发难度的增大,需进一步发展油气藏开发地质理论和技术,以更好地支撑油气田的经济高效开发及可持续发展。
李阳吴胜和侯加根刘建民
关键词:油气藏开发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