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吴金玲

吴金玲

作品数:45 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病理
  • 18篇肌病
  • 8篇线粒体
  • 8篇活检
  • 8篇肌炎
  • 7篇病理特点
  • 7篇超微
  • 7篇超微结构
  • 6篇活组织
  • 6篇活组织检查
  • 6篇肌肉
  • 5篇肌活检
  • 5篇病理学
  • 4篇综合征
  • 4篇线粒体脑肌病
  • 4篇脑肌病
  • 4篇肌萎缩
  • 4篇肌营养不良
  • 4篇家系
  • 4篇包涵体

机构

  • 25篇山东大学
  • 20篇山东医科大学...
  • 2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省医药生...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潍坊市益都中...

作者

  • 45篇吴金玲
  • 37篇李大年
  • 35篇焉传祝
  • 33篇刘淑萍
  • 12篇黎莉
  • 11篇李伟
  • 8篇赵玉英
  • 7篇张松
  • 6篇高素琴
  • 5篇王勤周
  • 4篇李鸿皓
  • 4篇郭斌
  • 3篇李义召
  • 3篇李明欣
  • 2篇任守臣
  • 2篇曹丽丽
  • 2篇边红
  • 2篇高海青
  • 2篇徐广润
  • 2篇郭洪志

传媒

  • 14篇临床神经病学...
  • 11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神经科学
  • 2篇现代电生理学...
  • 2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2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4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cArdle病一家系12例报告
1992年
报告1家系3代12例迟发性McArdle病,其中2例作肌活检,PAS染色示肌膜下及肌浆内有较多的阳性颗粒物质,淀粉磷酸化酶组化染色示该酶消失或显著减少。电镜观察见肌膜下大量糖原沉积,肌原纤维间糖原颗粒显著积聚,肌原纤维部分性溶解。家族史提示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李大年吴金玲黎莉张松孙澈
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伴马尾区神经组织发育异常1例临床病理报告
1990年
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又名Werdning-Hoffmann病。最早由Werdnig(1891)及Hoffmonn(1900)对本病做过描述。国内有3组临床报导,内有1例尸检。文献中曾报导过合并桥脑或小脑发育不良。
李大年吴金玲张松刘景琴刘洪旗
关键词:脊髓性肌萎缩婴儿型发育异常脑发育不良室管膜细胞前角细胞
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探讨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例患者表现为亚急性起病的四肢近端和躯干肌无力,不能耐受疲劳,3例患者有颈肌和脊旁肌萎缩、无力,2例有明显的咀嚼肌无力。2例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1例示双侧胫神经传导速度轻度减慢。肌肉活检发现肌纤维内大量脂肪沉积,未见肌纤维坏死和再生,改良Gomori三色染色、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染色以及电镜观察未发现有线粒体酶活性缺失,以及线粒体结构和数量的异常改变。应用维生素B2单药治疗后2例明显好转,2例痊愈。2例患者分别在治愈后1年、5年复发,重新给予维生素B2治疗仍然有效。结论本病多以颈肌、脊旁肌和咀嚼肌受累,病理特征为肌肉脂肪沉积,无线粒体异常改变。维生素B2单一治疗对本病有显著疗效,此亦可与其他肌病鉴别。
王勤周焉传祝吴金玲刘淑萍高素琴李伟李大年
关键词:核黄素脂质沉积性肌病肌肉活检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边红焉传祝刘淑萍吴金玲李大年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免疫组织化学
晚发型酸性麦芽糖酶缺陷病的肌肉酶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讨酸性麦芽糖酶缺陷病的肌肉酶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快速冷冻后的肌肉组织切片 ,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结果 :①光镜下见大量空泡肌纤维 ,空泡内可见嗜碱性絮状或粗颗粒状物质 ,形成镶边空泡 ;②ATP酶染色示空泡主要累及Ⅱ型肌纤维。空泡化肌纤维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强 ,PAS阳性物质轻度增多 ;③电镜观察发现肌原纤维间大量糖原及髓样结构 ,外包单位膜。含变性线粒体及糖原颗粒的自噬空泡多见。在肌间毛细血管的周细胞和间质成纤维细胞内发现多个糖原积聚区。结论 :肌活检超微病理观察和酶组织化学检测对酸性麦芽糖酶缺陷病有明显的特异性 ,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焉传祝房泽岱吴金玲刘淑萍郑国玲李大年
关键词:超微结构
323例脊髓病变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
1995年
323例脊髓病变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于素贞,刘梅仕,邓小梅,初秀玉,吴金玲,刘辉,杨玉慧(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济南250012)本文报道我院323例脊髓病变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1材料与方法1.1材料323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年龄8...
于素贞刘梅仕邓小梅初秀玉吴金玲刘辉杨玉慧
关键词:脊髓疾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三例包涵体肌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被引量:7
1998年
目的探讨包涵体肌炎(IBM)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总结3例IBM病人的临床特点,并对肌活检标本进行酶组织化学、组织化学病理和超微病理研究。结果3例女性病人均在24~36岁发病,其临床特点为以双下肢无力起病,渐累及上肢,远端肢体受累常见。腱反射消失,血清肌酸激酶正常或轻度增高,肌活检光镜检查发现其主要病理改变为镶边空泡纤维,肌浆或肌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肌内膜炎性细胞浸润和成群萎缩肌纤维。电镜观察发现3例均有肌浆内细丝或管状细丝包涵体,其中1例有核内包涵体。镶边空泡内含淀粉样细丝、髓样结构、絮状无结构物质和其他胞浆分解产物。肌核改变包括异染色质增多、核变大,核内包涵体及核崩解。结论电镜包埋、半薄切片定位是电镜下寻找包涵体并确诊IBM的关键步骤。肌核改变可能是IBM的病因基础,镶边空泡和肌浆内包涵体有可能来自于崩解的肌核。
焉传祝李大年刘淑萍刘淑萍郭斌吴金玲
关键词:包涵体肌炎活检病理
母子同患MELAS综合征报告被引量:1
2001年
唐宽晓许玲刘淑萍张秀英王德全吴金玲
关键词:MELAS综合征家族性线粒体病病理
遗传性成人近端型脊肌萎缩症(附3个家系分析及肌肉病理组化观察)被引量:1
1996年
报告3个家系18例成人近端型脊肌萎缩症,其中2个家系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另一家系的遗传方式无法确定。3个先证者肌活检病理组化观察发现,肌萎缩以Ⅱ型纤维为主,伴Ⅰ型纤维优势,同型肌群化及靶纤维少见,Ⅰ型纤维内肌膜下线粒体增多。
焉传祝吴金玲刘淑萍黎莉韩丽
关键词:肌萎缩组织化学遗传病肌肉
特发性肌病的病理分型及其与患者功能障碍和预后的关系(英文)
2004年
背景:肌肉活检病理是诊断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nflammatorymyopathies,IM)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对于肌肉病理改变与患者的功能障碍及预后的联系,缺少大型系统性的研究。目的:提出并探讨IM的肌肉活检病理类型及其与患者的功能障碍及预后的联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回顾性研究。单位:济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对象: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病理实验室的630例肌活检标本中检出病理确诊和拟诊的炎症性肌病。方法:回顾性分析IM的病理改变,归纳出各病理类型的特点。随访并评估IM患者的预后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肌肉病理改变,主要包括纤维坏死的程度、坏死的分布特点和炎症细胞浸润的情况。②临床特点(吞咽、肌痛、肌无力、皮肤损害等)及其愈后。结果:共检出IM119例,其中重、中、轻度坏死性肌炎分别为11例、19例和27例,束周坏死/萎缩性肌炎20例,无炎细胞浸润的坏死性肌炎22例,间质性肌炎11例,肌筋膜炎3例,包涵体肌炎4例,肉芽肿性肌炎和增殖性肌炎各1例。其中72例获得随访资料,轻度坏死性肌炎和束周坏死/萎缩性肌炎的好转和治愈的百分比高于中、重度坏死性肌炎。间质性肌炎和无炎细胞浸润的坏死性肌炎高于重度坏死性肌炎。结论:IM的病理类型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边红焉传祝吴金玲李大年刘淑萍
关键词:预后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