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3篇波谱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影像学表现
  • 2篇脑胶质瘤
  • 2篇脑胶质瘤病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2篇MRI
  • 2篇MRS
  • 2篇大脑
  • 2篇大脑胶质瘤
  • 2篇大脑胶质瘤病
  • 1篇豆状核
  • 1篇豆状核变性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机构

  • 5篇广东药学院附...

作者

  • 5篇吴静
  • 4篇曾文彦
  • 4篇王波
  • 3篇梁丽宁
  • 2篇李琼华
  • 2篇武兴杰
  • 2篇庄娘妥
  • 2篇刘洪芳
  • 1篇杨清华
  • 1篇陈烟霞
  • 1篇廖坚松
  • 1篇罗武
  • 1篇刘卫军
  • 1篇张鑫颖

传媒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放...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磁共振成像在肛门直肠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肛门直肠瘘(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肛瘘的患者,术前均进行多方位、多序列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将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53例肛瘘中,术前MRI检查共发现原发主瘘管57条,继发分支瘘管32条,内口61个,外口60个,肛周脓肿23个。按Morris分类方法,53例肛瘘中,Ⅰ级肛瘘15例,Ⅱ级肛瘘9例,Ⅲ级肛瘘10例,Ⅳ级肛瘘14例,Ⅴ级肛瘘5例。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MRI对原发主瘘管、继发分支瘘管、内口、外口、肛周脓肿显示的灵敏度分别为96.6%(56/58)、90.9%(30/33)、92.2%(59/64)、98.4%(60/61)、100%(23/23),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2%(56/57)、93.8%(30/32)、96.7%(59/61)、100%(60/60)、100%(23/23)。结论:MRI可准确显示肛瘘的数目、位置、走行、支管、内口、脓肿和瘘管与肛管直肠括约肌复合体之间的关系并能对肛瘘准确分级,为外科手术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的指导信息。
曾文彦刘洪芳庄娘妥廖坚松吴静梁丽宁李琼华武兴杰
关键词:肛门直肠瘘磁共振成像
MRI及MRS在大脑胶质瘤病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MRI及MRS在大脑胶质瘤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病理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大脑胶质瘤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检查及单体素MRS检查。结果:MRI常规图像所有病灶T1WI均呈弥漫性低...
吴静王波
关键词:大脑胶质瘤病影像学表现磁共振成像MR波谱
文献传递
周围神经鞘瘤影像学表现及误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以提高临床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周围神经鞘瘤6例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结果本组6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其中病变位于舌根、胸壁、腹膜后各1例,病变位于下肢3例。经病理结果证实首次诊断正确者2例(小腿神经鞘瘤),误诊4例,误诊为血管瘤、转移瘤、横纹肌肉瘤和卵巢肿瘤各1例。6例确诊后均予手术切除,其中左侧大腿神经鞘瘤1例因肿块未完全切除,术后3个月复发;余5例均完整切除,预后良好,未见复发。结论 CT、MRI检查对周围神经鞘瘤术前的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对于发生于少见部位且影像学特征不典型的良性周围神经鞘瘤易误诊。
吴静王波曾文彦张鑫颖梁丽宁李琼华陈烟霞
关键词:误诊血管瘤卵巢肿瘤
MRI及MRS在大脑胶质瘤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MRI及MRS在大脑胶质瘤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病理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大脑胶质瘤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检查及单体素MRS检查。结果:MRI常规图像显示所有病灶均呈浸润性生长但无明确肿块形成,病变累及区脑回肿胀、脑沟及脑裂变浅。5例患者均累及三个脑叶,其中同时合并单侧基底节区受累4例,合并胼胝体区受累5例。MRI常规图像所有病灶T1WI均呈弥漫性低信号,T2WI呈弥漫性高信号;增强扫描2例病灶内见斑片状强化区,所有病灶内未见明显坏死区或囊变区。MRS谱线显示5例病灶内谱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NAA峰降低,Cho峰升高,Cho/Cr比值及Cho/NAA比值升高。结论:MRI及MRS对大脑胶质瘤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吴静王波曾文彦刘卫军
关键词:大脑胶质瘤病磁共振成像波谱
磁共振扩散成像及波谱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成像(DWI)及磁共振波谱(MRS)在肝豆状核变性(HL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确诊HLD患者(HLD组)、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颅脑常规MRI、DWI、1H-MRS检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在豆状核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脑代谢产物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比值方面上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HLD豆状核区的DWI信号、ADC值变化与脑代谢产物NAA/Cr、Cho/Cr比值变化的关系。结果按豆状核DWI信号改变,HLD组可分为高(9例)、低(27例)、等(15例)及高低混杂(5例)信号的四个亚组,其ADC值依次为(0.724±0.032)×10-3mm2/s、(1.548±0.053)×10-3mm2/s、(0.951±0.047)×10-3mm2/s、(1.143±0.028)×10-3mm2/s,各亚组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5,P=0.000),高信号亚组的ADC值最小,低信号亚组的ADC值最大;高信号亚组的ADC值低于对照组[(0.836±0.024)×10-3mm2/s],低、等、混杂信号亚组的ADC值及HLD组总的ADC值[(1.175±0.035)×10-3mm2/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7、5.76、2.94、4.21、4.56,P=0.001、0.000、0.008、0.000、0.000)。HLD组总的豆状核脑代谢产物NAA/Cr比值(1.198±0.534)、Cho/Cr比值(0.753±0.474)均低于对照组[(1.654±0.376)、(0.995±0.2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3、-3.68,P=0.000、0.001)。HLD各亚组间的豆状核脑代谢产物NAA/Cr、Cho/Cr比值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1.12、2.35,P=0.306、0.127)。结论 DWI、MRS能较好评价HLD的铜沉积过程中不同病理时期的微观结构变化和代谢异常,在HLD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曾文彦武兴杰刘洪芳庄娘妥杨清华王波罗武吴静梁丽宁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扩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