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娴娴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洁净化工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池
  • 2篇锂硫电池
  • 2篇纳米二氧化锰
  • 2篇二氧化锰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性能
  • 1篇电解液
  • 1篇多孔
  • 1篇形貌
  • 1篇形貌调控
  • 1篇性能研究
  • 1篇氧还原
  • 1篇溶液法
  • 1篇砷离子
  • 1篇水溶液
  • 1篇水溶液法
  • 1篇四氧化三钴
  • 1篇铜离子
  • 1篇离子
  • 1篇硫酸

机构

  • 5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山西能源学院

作者

  • 5篇周娴娴
  • 5篇刘世斌
  • 5篇段东红
  • 4篇郝晓刚
  • 3篇李一兵
  • 3篇张忠林
  • 2篇李瑜
  • 1篇池永庆
  • 1篇王韵芳

传媒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第六届全国化...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纳米二氧化锰催化剂的制备及碱性电解液中氧还原性能研究
采用常压低温水热法(水溶液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锰催化剂,系统分析了不同反应条件对晶体晶型、形貌的影响作用,并且讨论了不同单晶和混晶的氧还原性能。通过对晶体成长过程的观察,简要分析了晶体形成机理,对今后研究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
周娴娴刘世斌张忠林段东红李一兵郝晓刚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锰水溶液法催化剂碱性电解液
文献传递
ZIF-9基多孔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孔结构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通过溶剂热法在碳纸的碳纤维表面生长高密度排列的ZIF-9,后经一步热解再氧化,形成ZIF-9基多孔碳/碳纤维导电复合材料。SEM、TEM、EDS、XRD、XPS、BET表征结果显示,不同氧化时间制备的材料形貌和组成相同,随氧化时间的增加最可几孔径增大,呈单峰多孔碳→双峰多孔碳→单峰多孔碳的变化趋势。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电池放电比容量、循环稳定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氧化2 h制备的C-N-Co_(3)O_(4(2))/CP材料是最可几孔径2.0 nm的双峰多孔碳,其电池比电容量、循环稳定性表现最佳。具有适宜孔径和双峰的多孔碳有利于提升电池容量和稳定性。
刘盼盼周娴娴陈良李瑜段东红郝晓刚邢丽芳刘世斌
关键词:孔结构电化学性能锂硫电池
含铜砷废硫酸分步硫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冶炼烟气制酸行业的废酸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金属离子及毒性较高的砷离子,分步硫化法可对其中的Cu^2+和As^3+进行分步回收。针对质量分数为0~15%的铜、砷酸性废水,对分步硫化沉淀金属离子的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同时对酸性废水中加入硫化剂避免产生硫磺的pH范围也进行了理论计算,绘出了Cu—S—H2O酸性体系生成硫磺pH与lg[Cu^2+]的关系曲线图。相关的验证性实验证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吻合,废酸质量分数(0~15%)对第一步硫化中铜离子去除率的影响较小,第一步硫化时硫化剂用量达到去除铜离子理论需求量的1.0倍时,铜离子的去除率可以超过99%;第二步硫化时硫化剂用量达到去除砷离子理论需求量的1.0倍时,砷离子的去除率可以超过96%.
乔冉冉李一兵张忠林段东红周娴娴李瑜郝晓刚刘世斌
关键词:废硫酸铜离子砷离子
纳米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形貌调控被引量:18
2011年
采用水溶液化学沉积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锰,用于空气电极的氧还原电催化剂,利用SEM、XRD、XPS等手段表征其晶态及组成,以考察反应温度、合成时间等反应条件对样品晶型和微观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可通过控制反应条件调控纳米二氧化锰的晶型和微观形貌,获得的样品粒径范围为5~500nm,其晶型和形貌分别为α—MnU纳米线、δ-MnO2花球和γ-MnO2纳米粒子。通过实验现象,总结了纳米二氧化锰晶型与微观形貌的演变趋势,分析了晶型变化的机理。
刘世斌周娴娴池永庆张忠林段东红郝晓刚李一兵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锰晶型形貌
金属有机骨架衍生的层状Co_(3)O_(4)/C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2022年
通过对层状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 71,MOF-71)前驱体先碳化后氧化的方法合成了四氧化三钴/碳复合纳米颗粒。将制得的纳米颗粒与硫复合后借助四氧化三钴的极性优势能对多硫化锂产生很强的亲和力,可以抑制穿梭效应。通过对材料进行物理表征和电化学测试发现,氧化温度对Co_(3)O_(4)/C结构形貌有较大的影响,高温氧化所制备的Co_(3)O_(4)/C材料粒径约50 nm,平均孔径为17.44 nm,多层网状结构有利于提升电池容量和稳定性。以Co_(3)O_(4)/C为正极基质负载硫组装的锂硫电池,在0.2C放电倍率下,首圈放电比容量为1 142.2 mAh·g^(-1);在0.5C电流密度下循环300圈,其库仑效率仍保持在98%以上,该锂硫电池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赵文文王韵芳段东红刘世斌周娴娴陈良
关键词:金属有机骨架锂硫电池四氧化三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