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峰

作品数:55 被引量:264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5篇胰腺
  • 23篇胰腺炎
  • 23篇腺炎
  • 21篇细胞
  • 18篇急性胰腺炎
  • 16篇胰腺癌
  • 16篇腺癌
  • 13篇重症
  • 12篇重症急性
  • 12篇重症急性胰腺
  • 12篇重症急性胰腺...
  • 6篇手术
  • 6篇切除
  • 6篇坏死
  • 6篇并发
  • 5篇肿瘤
  • 4篇蛋白
  • 4篇血液
  • 4篇胰腺癌细胞
  • 4篇诊治

机构

  • 5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台州市立医院

作者

  • 55篇周峰
  • 54篇王春友
  • 29篇熊炯炘
  • 22篇陶京
  • 19篇杨智勇
  • 17篇万赤丹
  • 17篇吴河水
  • 16篇刘涛
  • 10篇殷涛
  • 9篇陈立波
  • 8篇俞建雄
  • 7篇赵刚
  • 7篇杨明
  • 6篇许逸卿
  • 5篇彭涛
  • 5篇熊炯忻
  • 4篇周静
  • 4篇杨鹏
  • 3篇吕平
  • 3篇熊炯圻

传媒

  • 16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临床外科杂志
  • 5篇中华肝胆外科...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9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18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1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扩大淋巴结清扫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扩大淋巴结清扫(ELND) 的手术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胰腺外科收治的因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扩大淋巴结清扫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36~57岁,平均47.8岁。结果 21例中属Ⅰ、ⅡA、ⅡB及Ⅲ期者分别为3例(14.3%)、9例(42.9%)、8例(38.1%)和1例(4.8%)。R0切除者 18例(85.7%),R1切除者3例。切除淋巴结总数为14~43枚,平均为27.4枚;有淋巴结浸润者10例(47.6%)。平均手术时间为6.8 h (5~8.5 h),术中输血平均为5.6 U (3~8 U)。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5例(23.8%) 术后发生并发症;胰瘘3例(14.3%),胆汁漏 1例(4.8%),腹腔出血1例(4.8%),消化道出血1例(4.8%),顽固性腹泻2例(9.5%)。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高、中、低分化腺癌分别为6例(28.6%)、10例(47.6%)和5例(23.8%)。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9个月;1、2及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6.7%、38.1%和19.0%。结论 对可切除胰头癌选择性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并扩大淋巴结清扫术,有利于提高根治切除的比例及改善患者预后,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杨明吴河水熊炯炘赵刚周峰陶京杨智勇殷涛王春友
关键词: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莫西沙星与环丙沙星+甲硝唑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对重症胰腺炎患者感染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开放试验。临床确诊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每日应用莫西沙星400mg,对照组每日应用环丙沙星400mg+甲硝唑1.25g,疗程均为7~14d,记录两组患者生命体征、APACHⅡ评分、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统计患者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两组均有2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各有26、25例可进行疗效评价,各组有24例可进行安全性评价。腹腔感染发生率实验组为14.3%,对照组为17.9%;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为15.3%,对照组为20%。结论在急性胰腺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中,单用莫西沙星可达到环丙沙星+甲硝唑联用同样的效果。
刘涛周静禹峰吴河水熊炯炘周峰王春友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莫西沙星
重症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1
2004年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临床防治措施。方法 对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6月本中心收治的 30 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 1 4例胰性脑病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 ,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30 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中 1 4例并发有胰性脑病 ,发生率为 4 .6 %。其中早期即SIRS期 9例 ,后期即感染期 5例。胰性脑病临床表现有烦躁不安、多语、定向能力障碍、嗜睡、狂躁、幻觉 ,甚至昏迷。神经系统检查发现有脑膜刺激征、颅内压增高以及脑脊髓并候群症以及脑脊液淀粉酶增高。晚期出现胰性脑病病人常并有深部真菌感染以及体液代谢紊乱。治疗上去除引起胰性脑病的各种诱因。SIRS期 9例中 3例死亡 ,均死于MOF ,感染期 5例中 1例死于严重感染并发MOF。其余病人症状缓解治愈出院。结论 胰性脑病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少见的严重并发症 ,积极消除其各种诱因 ,有助于降低胰性脑病的发生率。早期发现 ,一旦发生胰性脑病积极给予脑复苏及神经营养支持治疗 ,对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万赤丹熊炯炘刘涛周峰俞建雄王春友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胰性脑病并发症
血液滤过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6
2004年
目的比较单次短时血液滤过 (血滤 )与间断短时血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失衡的影响。方法对符合血滤指征的 5 8例SAP患者行单次短时血滤 (SS组 )治疗 17例、间断短时血滤 (IS组 )治疗 2 1例 ,2 0例未行血滤治疗者作为对照 (N组 )。观察各时点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IL) 6、IL 8和IL 10的血浆水平 ,以APACHEⅡ评分、液体平衡状况衡量病情变化。结果两血滤组APACHEⅡ评分在入组第 1天即显著下降 ,第 4天起显著低于N组 ,且IS组较SS组更低 ,P值均 <0 0 5。N组、SS组和IS组分别有 1、1、0例中转手术和 3、2、0例死亡 ,液体负平衡出现时间分别为入组 (5 9± 1 8)d、(3 5± 2 1)d和 (2 7± 1 4 )d。入组第 4天和第 10天 ,血滤组与N组比较促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下降 ,IL 10与促炎症因子的比值显著增高 ,IS组的TNF α和IL 6水平更低 ,P值均 <0 0 5。结论 血滤尤其是间断短时血滤可以有效纠正SAP患者血浆炎症细胞因子失衡 ,改善患者预后。
陶京王春友杨智勇陈立波俞建雄熊烔炘周峰
关键词:血液滤过重症急性胰腺炎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补体C5抑制剂对大鼠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2007年
本实验通过检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血清补体CoSa蛋白水平和肾内C5mRNA表达情况,结合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浓度肾功能指标和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评价补体C5抑制剂对胰腺炎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彭涛周峰杨鹏王春友
关键词: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肾损害抑制剂病理形态学改变血清尿素氮
胰腺癌肿瘤干细胞样侧群细胞的分离鉴定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离鉴定胰腺癌中的侧群(SP)细胞亚群。方法应用Hoechst33342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5个胰腺癌细胞系及3个原代培养的临床胰腺癌标本中sP细胞的含量。以PANC-1为例,通过平板克隆形成试验和NOD-SCID小鼠异种移植成瘤实验比较sP细胞与non-SP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及成瘤能力,通过对体外培养的SP细胞和SP细胞衍生肿瘤的Hoechst33342复染SP再分析判断其是否具有分化潜能。结果除了BXPC-3,其他胰腺癌细胞系及原代培养标本都存在Verapamil敏感的SP细胞。SP细胞与non—SP细胞比较具有较高的克隆形成能力[(43.67±3.10)%比(8.33±1.63)%,P〈0.01],并且能够分化产生non—SP细胞并维持自身SP细胞的比例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SP细胞的成瘤能力是non-SP细胞的100倍以上。而且SP细胞在体内亦可发生不对称分裂生成SP细胞和non—SP细胞。
周静周峰刘涛吴河水熊炯圻赵刚陶京杨明周蒙滔王春友
关键词:胰腺癌肿瘤干细胞
49例胰腺癌血管浸润的术前评估与手术切除方法探讨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对进展期胰腺癌血管浸润的程度、范围进行影像学评估及手术切除可行性判断并探讨其切除方法。方法 对经术前CT和MR/MRCP检查伴血管浸润的49例进展期胰腺癌进行影像学分析,根据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确定手术指征,同时根据术中发现确定对受累血管的处理和手术方法。结果 49例伴血管浸润的进展期胰腺癌中,影像学评估无手术指征者6例,其余43例接受手术探查的病例中,施行肿瘤手术切除30例,切除率为69.8%,其中行血管切除者25例。结论 现代影像学技术有助于评估进展期胰腺癌血管浸润程度,对指导手术切除和术中受累血管处理方法有重要意义,改进手术方法有助于提高伴血管浸润的进展期胰腺癌的手术切除率。
王春友熊炯昕周峰吕平陈立波范骥
关键词:胰腺癌血管浸润术前评估手术切除手术方法影像学检查
胰腺癌细胞Panc-1中AKT2基因表达对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细胞Panc-1中AKT2基因表达对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将AKT2特异性shRNA表达载体pAKT2-shRNA转染胰癌细胞株Panc-1。应用RT—PCR、Westernblot检测转染shRNA后Pane-1细胞AKT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应用MTT法检测干扰AKT2后Pane-1细胞对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变化。结果转染pAKT2~shRNA后Pane-1细胞AKT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吉西他滨对Pane-1细胞的半数抑制量从(1.96±0.22)mg/L降到(O.24±0.03)mg/L,Panc-1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明显增加。结论用pAKT2-shRNA抑制AKT2基因表达,能增加人胰癌细胞株Panc-1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
彭涛周峰杨鹏王春友
关键词:胰腺癌吉西他滨
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多形核白细胞黏附和游出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多形核白细胞(PMN)黏附和游出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PCEC)的影响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PMN和PCEC,分别加入0,10,100,1000和10 000μg/L浓度的rHMGB1与PCEC单层培养.记录PMN黏附率.在Bovden小室迁移模型中加入上述浓度的rHMGB1,观察PMN穿过PCEC的迁移率.将PMN与100μg/L的rHMGB1孵育,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CD11a/CD18和CD11b/CD18的表达率.结果:随着rHMGB1浓度的增加,PMN的粘附率(2.5%±0.5%,5.1%±0.9%,10.7%±1.7%,14.6%±2.6%,25.4%±4.3%)和穿过PCEC的游出率(0%,1.1%±013%,613%±1.2%,12.4%±2.7%,14.2%±3.1%)逐渐增加,但对向下室的迁移率无影响,州MGB1可明显增加PMN表面CD11a/CD18和CD11b/CD18表达的阳性率(均P<0.05)。结论:HMGB1通过上调CD11a/CD18和CD11b/CD18的表达增加PMN对PCEC的黏附率和游出率。
杨智勇陶京周峰熊炯忻吴河水王春友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1多形核白细胞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CD11/CD18流式细胞仪
胰腺癌组织中糖原合成激酶-3β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充质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胰腺癌病例标本60例,35例有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行GSK-3β、丝氨酸-9、酪氨酸-216、Snail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检测,分析GSK-3β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分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GSK-3β在胰腺癌中阳性率为65.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2.8%),GSK-3β表达与胰腺癌临床分期、分级、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无相关.丝氨酸-9在癌旁组织表达水平高于胰腺癌组织,而酪氨酸-216和Snail表达与之相反,E-cadherin在胰腺癌及癌旁组织表达水平均较低.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GSK-3β与上述指标均显著相关.结论 GSK-3β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与胰腺癌临床分期、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之间呈正相关,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大小无相关.此外,GSK-3β还与胰腺癌上皮-间充质转化具有密切关系.
周峰周伟章孟王晓川王春友刘涛
关键词:胰腺肿瘤上皮-间充质转化肿瘤侵袭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