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建勋

作品数:3 被引量:54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
  • 1篇组构
  • 1篇组构分析
  • 1篇镜质体
  • 1篇镜质体反射率
  • 1篇高温高压实验

机构

  • 3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3篇周建勋
  • 3篇邵震杰
  • 3篇王桂梁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科学
  • 1篇煤炭学报

年份

  • 2篇1994
  • 1篇199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煤光性组构的实验变形研究被引量:23
1993年
近20年来,煤镜质体反射率光性组构、作为一种灵敏的显微构造新标志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与之有关的实验研究工作却很少开展。Bustin等进行过一种煤样(R_(o,max)=4.90%)共四个样品的初步偿试,但至今未见有进一步的研究报道。因此这方面仍有一些重要问题有待于探讨。为此,笔者进行了三种煤级的煤样、共计28个样品的高温高压变形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对煤光性组构的成因机制和构造意义提出一些新的认识。
周建勋邵震杰王桂梁
煤的高温高压实验变形研究被引量:26
1994年
为探讨煤的构造变形机理,笔者选择三种不同煤级的煤样,在T=350~700℃,Pc=400~600MPa,ε=10%~30%,ε=3.63x10-6~2.59x10-5S-1条件下进行高温高压变形实验。实验样品的应力-应变曲线以及变形构造(尤其是显微构造)特征表明:(1)煤的塑性变形程度随着煤级的增高而降低并逐渐消失;(2)气体的存在导致煤强度的明显下降,并对煤力学性质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3)大量气体的存在不仅促使煤强度的急剧下降,而且还能引起煤的强烈碎裂细化,从而有利于流变的发生。据此,笔者认为:(1)煤构造变形的韧性机制主要发生在煤级较低阶段,而在煤级较高阶段则以脆性机制为主导;(2)促使煤层强烈构造变形与流变的关键因素是煤中大量气体的存在。
周建勋王桂梁邵震杰
关键词:高温高压实验
实验变形煤的光性组构分析被引量:14
1994年
三种R分别为0.67%,3.41%和4.90%的煤样,在t=350—700℃、Pc=400—600MPa、ε=10%-30%、ε=3.63×10-4-2.59×10-5s-1条件下的变形实验表明:(1)煤光性组构的成因是芳环层片在构造应力作用下重新定向所致,重新定向的主要机制是煤化过程中芳环层片的择优成核生长,同时存在物理转动定向机制的作用;(2)芳环层片的重新定向主要发生在煤级相对较低阶段,VRI的Z轴主要反映这一阶段的构造应力方向;(3)YRI的形态特征并非仅与有限应变有关,它不能直接作为有限应变分析的标志。
周建勋邵震杰王桂梁
关键词:镜质体反射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