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 作品数:10 被引量:92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以实践为驱动,培养应用技术型IT人才
- 本文就如何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IT人才的社会需求,如何培养大批高质量的应用技术型IT人才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IT应用教育存在的问题,然后论述了如何实行实践驱动为主的教学模式,最后讨论了如何提高学生的综...
- 梁晔周海燕葛艳李健
- 关键词:教学模式
- 关于高职教育与高职教材特色的初探
- 本文就目前在我国蓬勃兴起的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办学特色进行了初探.阐述了坚持高职办学特色的四个主要方面.根据编写高职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材的实践,讲述了在教材编写上所做的改革尝试;打破传统的'老三段'式叙述方法,...
- 鲍有文周海燕
-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材编写高职教材高职教育
- 文献传递
-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探讨被引量:74
- 2008年
-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深入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软件开发实习”,阐述课程的指导思想、设计思路、原则、课程构架等,并探讨了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 袁玫周海燕马楠
-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
- 培养软件应用性人才的探索
- 本文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接本)>专业改革的过程,阐述了软件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和建立科学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并通过在'软件系统开发实习'的集中实践教学过程中依托企业、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强调了校企合作是有效实现应用性...
- 鲍有文袁玫曹国良张姝周海燕
- 关键词:校企合作办学
- 文献传递
- 应用型大学“专业感知”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被引量:4
- 2012年
- 应用型大学专业感知课程将传统C语言程序设计与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相结合,采用体验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感知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交流能力、学习能力、知识与技能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此研究是移动互联网新时代具有应用型大学特色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 刘畅孙连英商新娜周海燕
- 关键词:移动应用开发体验式学习
- 本体论与语义Web被引量:10
- 2007年
- 起源于哲学的本体论在信息科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其重要性已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来,尤其是本体在Web上的应用导致了语义Web的诞生。简要综述计算机科学中本体论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主要内容包括本体论的起源和发展、本体的定义、本体的作用、本体的分类、本体的构建方法、原则及应用。在语义Web部分,重点说明了本体和语义Web的关系、面向Web的本体描述语言以及当前国内语义Web的研究与应用,并给出了本体论研究、应用及语义Web今后重点研究的问题。
- 梁晔周海燕
- 关键词:本体论语义WEBXMLRDFOWL
- 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
- 本文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对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对所开展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进行了介绍。
- 张宇宏周海燕袁玫
-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教学模式
- MDA中UML模型到Java对象模型的元数据映射
- 模型驱动架构是OMG提出的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方法,模型转换是模型驱动架构中最重要的部分。简要讨论了模型转换的概念,然后讨论了UML中关联、泛化、聚集和依赖等关系的实现,并且定义了一套用OCL语言描述的将UML对象模型转换为...
- 廖礼萍周海燕张敬尊
- 关键词:UML对象模型
- 综合性运动会体育比赛软件系统的设计开发被引量:4
- 2002年
- 结合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计算机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技术问题,阐述了大型运动会软件系统的设计思想与开发方案的选择。
- 马小军周海燕
- 关键词:综合性运动会计算机
- 程序设计类课程在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中安排比例的探讨
- 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程序设计类课程比例偏大,课目数量偏多,单科学时数量不足,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本文对此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针对教学计划安排...
- 梁晔周海燕孙连英李健葛艳
-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程序设计课程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