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潍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病毒性肝炎122例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
- 2007年
- 徐新华尚美玲窦丰玲郭效玲周海燕
- 关键词:心理反应SDS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SAS
- 健活利肝汤对实验性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2000年
- 玄恩余宋秀宁褚瑞海陈伟宁周海燕
-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
- 拉米夫定致似麻疹样皮疹1例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07年
- 徐新华尚美玲丁洪燕周海燕安新雷
- 关键词:拉米夫定麻疹样皮疹氨曲南
- 重型、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31例治疗体会
- 2000年
- 玄恩余伦秀英周海燕刘宗杰郭郊玲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转归
- 流行性出血热36例护理体会被引量:3
- 2007年
- 孙艳梅许传娟周海燕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护理体会低血压休克尿量少尿期液体量
- 病毒性重症肝炎68例护理体会
- 2007年
- 尚美玲徐雪艳窦丰玲丁洪燕周海燕
- 关键词:重症肝炎护理体会肝昏迷肝疾病消化道症状病毒性
- 肌减少性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肌减少性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为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在体检中心体检≥18岁并自愿接受体成分分析检测的1825例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为肌减少症和肥胖将其分为正常组(850例)、肌减少症组(136例)、肌减少性肥胖组(472例)和肥胖组(367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体成分分析检测和生化指标测定。结果不同性别的4组人群各重要人体体成分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无论男性女性,肌减少性肥胖组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腰臀比和体质指数高于其他组,而肌肉量、四肢骨骼肌质量和骨骼肌指数均低于肥胖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本组共检出代谢综合征272例(14.9%),其中肌减少性肥胖组检出率为3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年龄混杂因素后,肌减少性肥胖组、肌减少症组和肥胖组相对于正常组,其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均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7.860(95%CI:5.412~11.416)、2.477(95%CI:1.333~4.604)和3.858(95%CI:2.539~5.863)。结论肌减少性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存在相关性,应积极防治肌减少性肥胖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 王子兵周海燕贺圣文宋桂花
- 关键词:肥胖代谢综合征
- 人性化护理在传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传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传染科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传统的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人文化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组患者的精神状态,生活质量明显要好于对照组,相关数据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传统的护理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 周海燕
-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传染科护理工作
- 一次性输液贴固定输液器针头效果观察
- 2008年
- 孙艳梅许传娟周海燕徐爱霞
- 关键词:一次性输液贴输液器针头胶布固定输液患者新入院
- 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与病原学及外周血细胞因子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调查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的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特征以及患者感染后外周血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226例,针对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的感染危险因素,检测患者感染的致病菌,并对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226例患者化疗后发生感染23例,感染率10.18%;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消化道系统和泌尿系统;年龄、侵入操作、血清白蛋白、化疗周期、肿瘤分期、合并糖尿病和住院时间是消化道肿瘤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3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0株占64.52%,革兰阳性菌9株占29.03%,真菌2株占6.45%;感染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2、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为(99.02±38.33)ng/L、(96.12±40.42)ng/L、(134.35±43.12)ng/L、(253.89±50.11)ng/L和(24.03±7.28)ng/L,显著高于非感染患者(66.34±32.01)ng/L、(67.21±43.10)ng/L、(96.22±35.23)ng/L、(185.14±48.41)ng/L和(16.28±6.56)ng/L(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后的感染情况应引起临床重视,革兰阴性菌是导致患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年龄、侵入操作、血清白蛋白、化疗周期、肿瘤分期、合并糖尿病和住院时间是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患者感染后外周血细胞炎症因子水平会显著升高。
- 王明芳张文剑许玲玲邢海清马琳洁周海燕
-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血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