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长青

作品数:12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铜陵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铜陵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体层摄影
  • 6篇体层摄影术
  • 5篇X线
  • 4篇X线计算
  • 4篇X线计算机
  • 3篇动脉
  • 3篇冠状
  • 2篇动脉成像
  • 2篇血管
  • 2篇血管造影
  • 2篇血管造影术
  • 2篇造影
  • 2篇造影术
  • 2篇螺旋CT
  • 2篇静脉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成像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64层螺旋

机构

  • 6篇铜陵市人民医...
  • 6篇安徽省铜陵市...
  • 3篇铜陵市工人医...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周长青
  • 10篇姚金龙
  • 5篇包义红
  • 5篇邹国林
  • 2篇刘斌
  • 1篇丁红梅
  • 1篇徐江
  • 1篇董云红
  • 1篇姚维佳
  • 1篇朱春甲
  • 1篇罗雷龙
  • 1篇张正霞
  • 1篇王筝

传媒

  • 2篇铜陵职业技术...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4层螺旋CT对食管异物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对食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食道异物的64层螺旋CT资料;全部病例均经内窥镜或手术证实。结果 37例食道异物位于颈段30例,胸段7例。其中CT检出35例(鱼刺20例,禽畜类碎骨13例,硬币1例,肉团1例),漏诊2例;另外,CT还发现8例(鱼刺7例、禽类碎骨1例)食管壁肿胀及周围渗出,其中2例伴咽食管右后壁脓肿。结论 64层螺旋CT能清晰地显示食管异物的大小、形态、位置、周围关系及有无并发症,且检查安全、便捷、无痛苦,可作为食管异物最有效的检查手段之一。
周长青翟荣存姚金龙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食管异物
百草枯中毒致胸部损害的CT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CT在百草枯中毒胸部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口服百草枯中毒致胸部损害的CT资料。结果 5例患者首次CT检查4例表现为肺内斑点状、斑片状、线条状密度增高影,伴少量胸腔积液;1例胸部未见明显异常。5例首次CT复查肺部病变和胸腔积液同时吸收1例,仅肺部病变吸收1例;1例首次CT检查胸部未见明显异常者出现肺部病变和胸腔积液;2例肺部病变范围增大;1例胸腔积液增多。4例第2次复查2例肺部病变和胸腔积液增多。3例第3次复查胸部病变基本吸收。结论 CT对百草枯中毒后胸部损害的评估、治疗和判断疗效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周长青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螺旋CT在直肠癌术后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螺旋CT对判断直肠癌术后有无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直肠癌术后患者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结果38例中,17例复发,CT表现为直肠窝内肿块12例,吻合口处肠壁不均匀环形或不规则增厚5例;1例表现为手术区直肠壁稍增厚,且欠规则,经1年6次复查未见变化,考虑术后及放疗后改变;20例未见明显异常征象。结论螺旋CT检查能够较准确地显示直肠癌术后复发与否等情况。
周长青姚金龙翟荣存
关键词:螺旋CT直肠癌
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临床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病人的腹部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阑尾增粗9例,阑尾周围炎症10例,阑尾粪石6例;阑尾包块11例,包块中气液平面5例。结论螺旋CT能清晰显示急性阑尾炎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周长青翟荣存
关键词:螺旋CT阑尾炎
慢性中耳乳突炎HRCT
2007年
目的:探讨HRCT在慢性中耳乳突炎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25例32只耳慢性中耳乳突炎的HRCT表现。结果:单纯型中耳乳突炎7只耳,HRCT表现为鼓窦及鼓室内密度增高,乳突蜂房模糊,骨质未见明显吸收;肉芽型6只耳,HRCT表现为鼓室、鼓窦内中等密度填充,部分可见液平,听小骨移位及破坏较轻;胆脂瘤型19只耳,HRCT显示鼓室或/和鼓窦内团块状软组织影及骨质改变,包括听小骨链破坏、移位,中耳乳突骨质破坏及中耳腔的扩大,有的还伴有乙状窦前壁及面神经管的破坏。结论:HRCT能清楚地显示病变侵犯范围,对慢性中耳乳突炎分型有一定帮助,对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周长青姚金龙
关键词:中耳乳突炎高分辨率CT
CT对比剂跟踪技术在静脉血栓栓塞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两次对比剂跟踪触发技术在肺动脉及双下肢深静脉CT联合成像诊断静脉血栓栓塞病(VTE)中的可行性。方法搜集临床拟诊肺动脉和(或)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06例,共120次CT检查,全部采用对比剂跟踪技术,通过跟踪上腔静脉(阈值均为80 HU)及下腔静脉(按阈值为130 HU、140 HU、150 HU及160 HU随机平均分为四组)的方法,分别进行肺动脉和下肢静脉CT联合成像,对靶血管CT值和图像质量进行观察。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SNK-q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Nemenyi),各组间行两两比较。结果肺动脉图像1级97.5%,2级1.7%,3级0.8%,无血栓的肺动脉平均CT值约417.4 HU,而下肢静脉成像中130 HU组与140 HU组,150 HU组与160 HU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组间互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150 HU组与160 HU组图像优秀率分别高于130 HU和140 HU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次对比剂跟踪触发技术操作简便,可运用于肺动脉及双下肢深静脉联合成像,并将触发点设为下腔静脉,阈值设定为150 HU或160HU,是256层螺旋CT对比剂跟踪触发技术下肢静脉成像的较好条件参数。
周长青姚金龙王筝董云红柴辉徐江金良
关键词:肺动脉下肢深静脉血管造影术
64排螺旋CT前置与后置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比较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比较前置心电门控(前门控)与后置心电门控(后门控)64排螺旋CT(64 MD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放射剂量,探讨前门控对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平均心率分别为(61.67±7.29)次/分和(65.83±8.44)次/分,分别进行64 MDCT前、后门控冠状动脉扫描;采用t检验对两种扫描方式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及有效放射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门控与后门控两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均值分别为(3.54±0.66)分和(3.58±0.7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门控与后门控两组有效放射剂量均值分别为(2.40±0.12)mSv和(9.97±1.02)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门控低于后门控76.00%。结论心率在一定范围内时(<70次/分),64 MDCT前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诊断质量与后门控具有一致性,且前门控可明显降低放射剂量。
姚金龙姚慧刘斌邹国林包义红周长青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256层CT冠状动静脉同步双重成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256层CT冠状动静脉同步双重成像的可行性及诊治价值。方法 :71例患者在256层CT冠状动脉扫描的基础上,增加延迟扫描时间、补充对比剂总量后进行心脏CT同步扫描。评价冠状动、静脉双重CT图像质量,分析相关解剖学结构。结果 :冠状动、静脉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57±0.68)分、(2.93±0.26)分,合格节段分别为99.2%、100%;动、静脉主要分支开口、走行及其两者间关系显示清晰,测得了冠状静脉窦(CS)、心中静脉(MCV)、左室后静脉(PVLV)等开口大小、间距及MCV、PVLV与CS间夹角等数据。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55段、斑块110段、狭窄(≥50%)9段。结论 :256层CT心脏同步扫描能满意地显示冠状动、静脉双重血管,有助于无创评价冠状循环、发现心绞痛病因、制定心脏介入治疗方案。
姚金龙包义红邹国林周长青朱春甲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冠状静脉心脏介入
CT对寰枢椎创伤的诊断价值
2006年
目的:探讨CT对寰枢椎创伤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2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外伤史,采用螺旋CT扫描,层厚3mm,层距3mm,螺距1.0,120kV,150mAs,骨算法重建,并采取多平面及三维重建。结果:寰椎骨折1例;枢椎骨折11例(其中齿状突骨折6例,椎体骨折3例,椎弓骨折1例,右侧横突骨折并累及横突孔1例);单纯性寰枢关节脱位5例;其他4例。结论:能明确诊断寰枢椎骨折及其类型、寰枢椎关节脱位。
周长青姚金龙
关键词:寰枢椎创伤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64层螺旋CT前置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临床应用初探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比较前置心电门控(前门控)与后置心电门控(后门控)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冠脉)成像(64 MSCTCA)的图像质量及放射剂量,探讨前门控对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随即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平均心率一组为(63.75±10.58)次/分、一组为(66±9.4)次/分,分别进行64 MSCTCA前、后门控两组技术扫描;采用t检验方法对两种扫描方式的冠脉图像质量及有效放射剂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与后门控两组冠脉图像质量评分均值分别为(3.50±0.69)分和(3.35±0.75)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与后门控两组有效放射剂量均值分别为(2.40±0.02)mSv和(9.97±1.15)mSv,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门控低于后门控76.0%。结论在一定的心率(<70次/分)范围内,64层螺旋CT前门控冠脉成像的图像诊断质量与后门控具有一致性,且前门控明显降低了放射剂量。
姚金龙邹国林刘斌包义红周长青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