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霖

作品数:22 被引量:81H指数: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儿童
  • 6篇贫血
  • 5篇溶血性
  • 5篇溶血性贫血
  • 5篇细胞
  • 4篇溶血
  • 4篇自身免疫
  • 4篇自身免疫性
  • 4篇自身免疫性溶...
  • 4篇自身免疫性溶...
  • 4篇自身免疫性溶...
  • 4篇免疫性
  • 4篇免疫性溶血
  • 4篇免疫性溶血性...
  • 4篇患儿
  • 4篇病毒感染
  • 3篇遗传性球形红...
  • 3篇增多症
  • 3篇球形红细胞
  • 3篇球形红细胞增...

机构

  • 2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丰县人民医院

作者

  • 22篇周霖
  • 16篇蒋瑾瑾
  • 8篇蔡斌
  • 6篇方凤
  • 5篇陈若华
  • 5篇雷蕾
  • 4篇解飞
  • 3篇甘露
  • 3篇雷蕾
  • 3篇钱嬿
  • 2篇曹诗燕
  • 2篇卢田天
  • 2篇洪萍
  • 1篇郭林芳
  • 1篇黄俊景
  • 1篇王苏玲
  • 1篇赵泾泾
  • 1篇单琤琤
  • 1篇徐玉莲
  • 1篇白元

传媒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新医学导刊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第十三届江浙...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3
  • 2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9例儿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临床特点和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29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长海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29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9例中10例原发,19例继发,其中11例发生于感染后。主要临床...
解飞周霖蔡斌甘露雷蕾蒋瑾瑾陈若华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黄疸儿童
文献传递
儿童先天性溶血性贫血27例临床分析
2007年
顾岚蒋瑾瑾周霖蔡斌
关键词:先天性溶血性贫血病因不明先天性因素儿童先天性延误诊治
柯萨奇病毒感染与异常淋巴细胞的关系
2003年
人们比较注意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对淋巴系统的刺激作用,它可以导致异常淋巴细胞的出现.随着病毒IgM检测的普遍开展,发现异常淋巴细胞>10%并不完全是EBV的特征,柯萨奇病毒B组(Coxackie virusB,CVB)的发病率值得重视,现进行分析如下.
王苏玲周霖方凤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EB病毒异常淋巴细胞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一例报告被引量:1
2002年
周霖蒋瑾瑾单琤琤方凤
关键词: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脾动脉栓塞治疗
组胺H4受体在过敏性紫癜患者外周血及肾脏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比较过敏性紫瘢(HSP)患者外周血及肾脏组织H4R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H4R在HSP中作用。方法收集126名初次发病HSP患者及94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别比较HSP急性期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HSP急性期不同临床表型之间H4RmRNA的表达情况。收集HSP肾脏损害患者肾活检标本及健康肾组织标本,利用免疫组化比较H4R的表达情况。结果 HSP急性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4R mRNA表达水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肾脏受累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H4R的表达明显高于单纯皮肤组、非肾病混合组(P<0.01)。肾脏受累组肾脏组织中H4R表达呈阳性,以肾小管为主,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H4R可能参与了HSP的急性期发病,且与HSP患者的肾脏受损有关。肾脏H4R的高表达可能影响HSP的病程及预后。
雷蕾蒋瑾瑾周霖顾军
关键词:组胺H4受体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
晚期早产儿喂养方式对体重增长及排便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晚期早产儿体重增长及排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晚期早产儿240例,根据婴儿6周龄时的喂养情况,分为母乳喂养组54例、配方奶喂养组96例和混合喂养组90例。出生后6周门诊随访,记录体重增长情况、排便次数、大便性状和颜色及胃肠道反应,比较各组体重增长和排便情况。结果:母乳喂养组、配方奶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出生后6周体重增长、平均每天体重增长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母乳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大便颜色多为黄色,分别占87.0%和92.2%,均非常显著高于配方奶喂养组的60.4%(P<0.01);两组比较,则差异不显著(P>0.05)。配方奶喂养组大便颜色为褐色者占29.2%,非常显著高于母乳喂养组的5.6%和混合喂养组的8.9%(P<0.01)。母乳喂养组大便性状以糊状软便为主,占50.0%,显著高于混合喂养组的35.6%(P<0.05),非常显著高于配方奶喂养组的21.9%(P<0.01)。母乳喂养组溢乳占13.0%,显著低于配方奶喂养组的29.2%(P<0.05);与混合喂养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母乳喂养组排便次数与配方奶喂养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混合喂养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3种喂养方式均可满足晚期早产儿体格发育需求,但母乳喂养婴儿在大便颜色和大便性状等方面优于配方奶喂养婴儿,且溢乳少,患儿更易耐受。
周霖钱嬿曹诗燕袁静蒋瑾瑾
关键词:晚期早产儿体重增长排便
早期添加益生菌对晚期早产儿喂养及排便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早期添加益生菌对晚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和排便次数及性状的影响。方法选择晚期早产儿72例,分为早期添加益生菌组、常规治疗组。记录各晚期早产儿的出生体重、体重增加量、喂养情况、出生胎龄、住院天数、第5天时大便性状和颜色及大便次数等。结果①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益生菌治疗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益生菌治疗组达全胃肠道营养时间和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均较早;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益生菌治疗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减少。②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益生菌治疗组晚期早产儿的大便以黄色居多,大便性状以松散便为主,更接近母乳喂养儿大便的特点。结论给予晚期早产儿添加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散剂取得满意疗效,可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添加益生菌的晚期早产儿大便性状更接近母乳喂养儿。
周霖钱嬿卢田天郭林芳蒋瑾瑾
关键词:益生菌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体重排便
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疗进展被引量:8
2005年
周霖方凤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流行病学
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免疫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以 2 0名CMV IgM(Cytomegalovirus immunoglobulinM)阳性的病儿为观察对象 ,另设对照组 30例。ELISA法检测柯萨奇B组病毒抗原 (CVB Ag)、IgM抗体 (CVB IgM)、巨细胞病毒IgM抗体 (CMV IgM)、EB病毒IgM抗体 (EBV IgM) ,单克隆抗体标记间接ABC免疫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CMV感染组的LAK细胞、NK细胞活性均明显降低 (P <0 .0 1)。合并其它感染原的CMV混合感染组CD3含量减少 ,CD8含量增加 (P <0 .0 5 ) ,CD4 CD8数值明显降低 (P <0 .0 1)。病毒混合感染并合并支原体感染组CD3含量减少 (P <0 .0 5 )、CD4 CD8数值、IgA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巨细胞病毒感染影响了T细胞亚群的平衡 。
周霖方凤蒋瑾瑾徐玉莲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T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
慢性内脏痛的治疗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内脏痛是指伤害性刺激激活内脏器官痛感受器而产生的疼痛。内脏痛每年消耗大量医疗费用,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对外周和中枢水平表达的主要神经肽和介质有了深入的研究,也说明了其在内脏痛过敏中所起的作用。针对内脏痛产生、传导、整合的各个环节,研制出了各种作用于外周信号转导和致敏、作用于中枢信号转导、作用于调节通路的药物。另外,尚有一些慢性内脏痛非药物治疗,在动物实验和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周霖蒋瑾瑾
关键词:药物治疗内脏高敏感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