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为明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航天
  • 4篇航天器
  • 2篇在轨运行
  • 2篇卫星
  • 1篇地球
  • 1篇地球卫星
  • 1篇星辰
  • 1篇宇航
  • 1篇在轨航天器
  • 1篇人造地球
  • 1篇人造地球卫星
  • 1篇软件可靠性增...
  • 1篇商业航天
  • 1篇守护
  • 1篇强国
  • 1篇卫星应用
  • 1篇管理模型
  • 1篇航天强国

机构

  • 6篇中国空间技术...
  • 2篇北京空间飞行...

作者

  • 6篇唐为明
  • 2篇张香燕
  • 2篇刘毅
  • 2篇王烁
  • 1篇陈霄
  • 1篇李砥擎
  • 1篇赫荣伟
  • 1篇陈琦
  • 1篇马涛
  • 1篇刘珩
  • 1篇王晓晨
  • 1篇柴智渊
  • 1篇文毅
  • 1篇武健
  • 1篇张弩

传媒

  • 3篇航天工业管理
  • 1篇中国航天
  • 1篇质量与可靠性
  • 1篇航天器工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宇航科研生产管理模式转型的研究与推进被引量:2
2013年
基于近几年宇航科研生产模式转型工作的实践,系统阐述了宇航科研生产管理模式转型的整体思路,对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效果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提出了后续推进转型工作的一些思考。
唐为明赫荣伟马涛刘珩刘毅文毅
关键词:宇航
航天器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4年
基于航天器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式的研究,提出了航天器软件可靠性增长的概念和特点,系统阐述了一种适合航天器软件可靠性增长的模式和流程,探索性整合了SFMEA、SFTA、软件可靠性增长测试以及软件可靠性评估验证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将该增长模式应用在某型航天器设备软件可靠性增长项目上,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
唐为明陈霄张贤立刘皓玉
守卫牧星初心 守护太空星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轨航天器数量突破200颗的管理经
2021年
2021年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型号任务发射次数和数量再创新高的一年,随着年初型号发射任务取得连战连捷的好成绩,研究院在轨航天器数量成功迈进200大关。1970年,由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并在轨稳定运行,在此之后,研究院砥砺奋进,用时33年,于2003年实现在轨运行航天器突破10颗;2015年,在轨运行航天器数量突破100颗;而在轨航天器数量从100颗到突破200颗,只用了不到6年时间。
李砥擎唐为明时小丹
关键词:在轨运行人造地球卫星航天器
科研生产最佳实践的管理
2015年
在全面总结科研生产最佳实践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了最佳实践管理模型,系统梳理了最佳实践管理机制建设以及最佳实践的遴选、审查、交流和推广应用等关键环节的管理经验,对各单位建立健全最佳实践管理机制、促进先进管理经验的总结与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刘毅唐为明张弩武健
关键词:管理模型
多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建立与实践被引量:3
2019年
针对航天器在轨管理工作评价颗粒度粗、技术监视手段不足,以及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等瓶颈问题,提出了以提炼管理要素为手段、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多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并提出了智能化、多元化、集约化等支持与保障方式。实践结果表明:多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在轨管理效能,确保了170余个航天器的在轨稳定运行,提升了航天器运行管理能力及用户满意度。
赵辰王晓晨张香燕陈琦柴智渊唐为明王烁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2020年
随着航天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卫星应用的不断深入,商业航天的迅速崛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轨航天器数量实现了高速增长,2018年底的在轨航天器数量是5年前的2倍多,给在轨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与此同时,卫星功能越来越复杂,用户对卫星使用需求越来越高.
唐为明张香燕王烁赵辰
关键词:卫星应用商业航天航天强国航天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