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伟镖

作品数:44 被引量:208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肠癌
  • 13篇肿瘤
  • 11篇直肠
  • 10篇直肠癌
  • 10篇手术
  • 9篇结直肠
  • 9篇肠肿瘤
  • 8篇抑素
  • 8篇生长抑素
  • 8篇外科
  • 8篇结直肠癌
  • 7篇术后
  • 7篇肠内
  • 7篇肠内营养
  • 6篇营养支持
  • 6篇早期肠内营养
  • 6篇切除
  • 6篇切除术
  • 5篇早期肠内营养...
  • 5篇外科手术

机构

  • 36篇广州市第一人...
  • 5篇广州医学院
  • 3篇广州医学院第...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4篇唐伟镖
  • 12篇曹杰
  • 12篇黄颖烽
  • 11篇胡石奇
  • 10篇王辉
  • 9篇陈熙文
  • 9篇杨平
  • 9篇刘振邦
  • 8篇杨劭宇
  • 6篇孙政
  • 6篇李旺林
  • 4篇杜洪
  • 3篇罗宏图
  • 3篇古维立
  • 3篇杨镇
  • 3篇肖焕擎
  • 3篇曾山崎
  • 3篇李瑜元
  • 2篇谭明华
  • 2篇曹杰

传媒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 6篇岭南现代临床...
  • 5篇广州医药
  • 4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大肠肛门病外...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2010 国...

年份

  • 2篇2012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11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3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硬化的肝肿瘤切除时肝血供阻断的选择(附23例分析)
2003年
目的 :探讨肝硬化的肝肿瘤病人行肝切除术时肝血供阻断方法的选择。方法 :观察分析 2 3例肝硬化的肝肿瘤病人行肝切除术时选用不同入肝血流阻断对手术的影响及病人术后恢复的情况。结果 :2 3例病人中行常规肝门阻断 12例 ,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 8例 ,切除肝叶肝动脉断扎及门静脉主干阻断 3例 ,全组病人肿瘤均获完整切除 ,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对肝硬化的肝肿瘤病人 ,根据肝硬化的程度、术前肝功能等级及术中探查结果等综合判断 ,选择一种合适的肝血流阻断法是保证手术成功 ,术后病人顺利恢复的关键。
杨劭宇黄颖烽唐伟镖
关键词:肝硬化肝肿瘤肝切除术
FHIT和p5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和p53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法(SP法)法检测74例结肠癌组织中FHIT和p53的表达。结果FHIT和p53在结肠癌中表达率分别为52.7%和56.8%。FHIT蛋白的丢失在结肠癌中占47.3%,FHIT蛋白低表达癌在癌组织学分级中的分布为低分化癌10/12,高中分化癌25/62,;在Dukes分期中的分布为C、D期癌23/37,A、B期癌12/37;在有淋巴转移组中为23/37,无淋巴转移组中为12/37。30例获访病例中,FHIT蛋白低表达癌在5年随访病例组中的分布为5年生存组为6/17,5年死亡组为10/13。两者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Dukes分期)、淋巴转移情况和五年生存率均有明显相关(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丢失是频发事件,FHIT可能是结肠癌发生中重要的抑癌基因;FHIT和p53的表达,可作为评估结肠癌高危因素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曹杰李旺林杜洪唐伟镖王辉
关键词:结肠肿瘤基因表达P53
163例高龄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处理体会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高龄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处理。方法对1994~2004年围手术处理的163例高龄(年龄大于60岁)结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63例病人均作结直肠癌择期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9.9%,其中切口感染19.6%(32/163),肺部感染12.3%(20/163),吻合口漏占3.7%(6/163),泌尿系感染为2.5%(4/163),高渗性昏迷1.2%(2/163),死亡0.6%(1/163)。术后平均住院20天。结论如能做到控制血糖、选择合理的术式和手术时机,高龄结直肠癌并糖尿病患者可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并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
曾山崎王辉唐伟镖刘宏杰
关键词:结直肠癌糖尿病围手术期
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对比分析 2 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中 15例接受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治疗和 12例接受一般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无中转手术和死亡 ,对照组 2例死亡 ,5例中转手术。两组病人腹痛开始缓解及血淀粉酶开始下降天数无明显差异 ,但腹痛完全消失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天数及两组住院天数都有显著差异。结论 :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是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杨劭宇黄颖烽唐伟镖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生长抑素生长激素药物治疗
门静脉高压性血管病变中血管紧张素原与核因子-kappa B的相关性研究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时局部血管紧张素原mRNA表达与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的活化及相关性在门静脉高压性血管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凝胶电泳迁移率(chemiluminescent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方法检测局部NF-κB的活性;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肝硬化PHT病人脾脏动、静脉组织和正常血管局部血管紧张素原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内脾脏动、静脉组织局部血管紧张素原mRNA分别为0.23±0.12、0.18±0.10,显著低于肝硬化PHT组脾动、静脉组织局部血管紧张素原mRNA的表达[0.48±0.21、0.43±0.16,P<0.05];对照组脾动、静脉局部NF-κB未检测到明显的活性,于肝硬化PHT组检测到具显著活性NF-κB的表达(P<0.05);肝硬化PHT组脾脏动、静脉血管紧张素原mRNA表达与NF-κB的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PHT病人局部血管紧张素原mRNA表达增强、NF-κB的活化可能是肝硬化PHT时内脏血管病变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之一。
孙政曹杰唐伟镖杨镇
关键词:血管血管紧张素原NF-ΚB
结直肠癌发病过程中FHIT基因表达缺失机制的研究
曹杰李旺林王辉杨平李瑜元聂玉强唐伟镖谭明华夏杰孙政曾山崎王强等
结直肠癌是近年来在国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的肿瘤之一。寻求新的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对于提高其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基因治疗可以作为手术、放化疗的有益补充,成果对结直肠癌发病过程中F...
关键词:
关键词:结直肠癌基因治疗病因诊断
胰腺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生长抑素联合应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胰腺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生长抑素联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22例各种胰腺手术后的临床资料,12例联合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生长抑素,同期10例仅使用生长抑素未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手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全组病例均顺利康复,但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使手术后恢复过程明显占优。结论:胰腺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生长抑素联合应用切实可行,并有助于手术后康复。
胡石奇陈熙文刘振邦杨平唐伟镖
关键词:肠道营养胰腺手术生长抑素
FHIT在散发性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散发性结肠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蛋白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兔抗人FHIT蛋白抗体和枸橼酸微波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4例结肠癌26例正常组织、26例良性腺瘤标本中FHIT表达状况并分析其与Dukes’分期等临床病理指标以及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26例正常结肠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1例阴性(1/26,3.8%)26例结肠腺瘤组织阴性7例(7/26,26.9%)。74例结肠癌组织中阴性35例(47.3%)。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FHIT蛋白低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血清CEA的水平、组织学类型均无相关性(P>0.05);与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转移、远处转移、五年生存率均有差异(P<0.05)。结论FHIT表达降低可能对结肠癌的演化和进展具有一定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一个新的预后指标。
曹杰李旺林杜洪唐伟镖
关键词:结肠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结直肠肿瘤围术期早期肠内营养起始时间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 探讨结直肠肿瘤围术期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恰当起始时间.方法 选择已确诊拟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肿瘤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试验1~3组和对照组,各25例,分别于术后6、12、24、48h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4组术后2 d内腹部不适发生情况,以及术后肠蠕动(肠鸣音)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检测术后7 d血液常规,肝、肾功能及血糖等指标,观察术后吻合口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各组术后肠蠕动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胀隐痛不适发生率,切口感染率,以及术后7d血液常规,肝、肾功能及血糖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直肠肿瘤手术6h后即可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将能有助于促进手术后肠道功能的尽快恢复,且安全可行.
胡石奇陈熙文刘振邦杨平唐伟镖
关键词:围手术期结直肠肿瘤营养支持时间治疗学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007年
目的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PPAR-γ)在直肠癌中的表达状况及其意义。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构建直肠癌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直肠癌组织、16例良性腺瘤组织和16例正常直肠组织中PPAR-γ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分化程度等临床和病理指标以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80例直肠癌标本中PPAR-γ表达阳性57例(71.3%),16例良性腺瘤中4例(25.0%)、16例正常直肠标本中l例(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76,P〈0.01)。直肠癌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血清CEA水平、组织学类型的PPAR-γ表达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转移、3年生存率的PPAR-γ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AR-γ蛋白在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检测PPAR-γ蛋白,对诊断直肠腺癌、判断其恶性程度及预后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曹杰杨平汪建平王辉李瑜元杜洪唐伟镖夏杰李旺林
关键词:直肠肿瘤PPAR-Γ免疫组织化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