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药物
  • 5篇中药
  • 5篇静脉
  • 4篇中药注射
  • 4篇中药注射液
  • 4篇注射液
  • 4篇微粒
  • 4篇温下
  • 4篇护理
  • 3篇溶媒
  • 3篇溶媒配伍
  • 3篇输注
  • 3篇静脉药物
  • 2篇血性
  • 2篇盐酸
  • 2篇盐酸莫西沙星
  • 2篇药品
  • 2篇药物不良
  • 2篇药物不良反应
  • 2篇用药护理

机构

  • 9篇温州医学院附...
  • 6篇无锡市中医医...
  • 1篇无锡市中医院

作者

  • 16篇唐惠娟
  • 4篇吴海燕
  • 4篇徐永红
  • 4篇李心群
  • 4篇康玉斌
  • 4篇涂文婷
  • 3篇杨丽丽
  • 2篇曹艳君
  • 2篇王志强
  • 2篇张旭
  • 2篇施若霖
  • 1篇张春红
  • 1篇冯睿华
  • 1篇林苏
  • 1篇林碎钗
  • 1篇张敏娟
  • 1篇张薛榜
  • 1篇俣欢欢

传媒

  • 4篇海峡药学
  • 2篇中国药物滥用...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成药
  • 1篇第九届江苏省...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4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199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组织纤溶媒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护理进展
李心群吴海燕徐永红唐惠娟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常温下5种中药注射液与溶媒配伍后微粒的时量变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中药注射液在常温下(20℃-23℃)配伍后,放置在不同的时间段,溶液的外观、pH值及微粒数量的变化。方法:在常温条件下,按说明书要求,将5种中药注射液分别加入溶媒,配置后放置0min、30min、60min、120min、180min,在不同的时间段里,观察溶液的外观,应用微粒分析仪,pH计测定溶液中微粒数、pH值的变化结果:5种中药注射液在常温下配伍后,各时间段溶液的pH波动在正常范围,溶液外观基本无改变;≥25μm的微粒数基本符合药典规定;≥2 um的小粒径微粒数非常可观,其中艾迪、刺五加、银杏达莫3种中药注射液配伍后放置0min测定的≥2μm微粒数与放置120min、180min所测得的微粒数相比,前两者中小粒径微粒数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多,康艾、苦碟子放置0min所检测的≥2μm微粒数与放置120min、180min相比,数量明显下降(P〈0.05);≥10μm的微粒数目,除苦碟子注射液外,其余4种中药注射液与溶媒配伍后都大大超过药典标准。结论:临床在使用中药注射液时应慎重,配制后应视药品的不同特性,在合适的时间里使用,有条件的应使用精密输液过滤装置,减少微粒对人体造成的损害。
唐惠娟王志强杨丽丽康玉斌涂文婷张旭林碎钗
关键词:室温微粒PH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护理进展
急性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80%,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目标是拯救可逆性缺血脑组织。文章讲述了静脉溶栓的技术,其设备简单、方便快捷、创伤相对较小、费用较低,而且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患者易于接受。...
李心群吴海燕徐永红唐惠娟
关键词:溶栓治疗纤溶酶原激活剂
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差错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差错主要发生在开立医嘱、排药、调配、核对、发药、退药等工作环节。结论:可通过分析总结、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加强质量管理...
唐惠娟
关键词:药物调配
常温下5种中药注射液与溶媒配伍后微粒的时量变化
目的观察中药注射液在常温下(20-23℃)配伍后,放置在不同的时间段,溶液的外观、PH值及微粒数量的变化。方法在常温条件下,按说明书要求,将5种中药注射液分别加入溶媒,配置后放置0min、30min、60min、120m...
唐惠娟王志强杨丽丽康玉斌涂文婷张旭
文献传递
室温下8种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测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中药注射液在配伍后放置在室温(22~25℃)下不同的时间段,溶液的外观及微粒数量的变化。方法在常温环境下配置的8种中药注射液与溶媒重溶后,放置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应用微粒分析仪测定溶液中微粒数。结果 8种中药注射液在室温下配伍后,溶液外观基本无改变;除血栓通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重溶后溶液中〉10μm和〉25μm的微粒数符合药典规定,其余7种中药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溶液中〉10μm和〉25μm微粒数均不符合药典的规定,且小于10μm的微粒占到90%以上。结论临床应用中药注射液时应慎重,配制后应视药品的不同特性,在合适的时间里使用,输液时建议应用精密终端过滤装置,减少微粒对人体造成的损害。
唐惠娟施若霖曹艳君康玉斌涂文婷
关键词:中药注射液微粒室温
消症止痛膏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1997年
张敏娟林苏唐惠娟
关键词:癌痛
低温下8种中药注射液与溶媒配伍后不溶性微粒的观察与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中药注射液在低温下(4-10℃)配伍后,放置在不同的时间段,溶液的外观、Ph值及微粒数量的变化。方法:在低温环境下配置的8种中药注射液与溶媒重溶后,放置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应用微粒分析仪测定溶液中微粒数。结果:8种中药注射液在低温下配伍后,溶液外观基本无改变;除血栓通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重溶后溶液中>10μm和>25μm的微粒数符合药典规定,其余7种中药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溶液中>10μm和>25μm微粒数均不符合药典的规定,且小于10μm的微粒占到90%以上。结论:在寒冷季节无温控条件下使用中药注射液,配置时应将药液适当加温,充分振荡混匀,输液时建议应用精密输液器,减少微粒对人体造成的损害。
唐惠娟施若霖曹艳君康玉斌杨丽丽涂文婷
关键词:中药注射液溶媒微粒
175例静脉输注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对175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发生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阿奇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其他还有静脉炎、肝损伤。
冯睿华张春红俣欢欢唐惠娟张薛榜
关键词: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
静脉药物接续使用的配伍变化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为保障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查找药品说明书和文献资料,归纳整理药物接续使用时输液管内的配伍变化。结果药物接续使用时配伍变化可发生在多种药物之间。结论静脉药物接续使用时也要注意配伍禁忌。
唐惠娟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伍禁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