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理学

主题

  • 4篇硅烷
  • 3篇光电
  • 3篇光电材料
  • 2篇聚丙烯
  • 2篇聚硅烷
  • 2篇光学
  • 2篇光学性
  • 2篇丙烯
  • 2篇丙烯酸
  • 1篇动力学
  • 1篇有机硅
  • 1篇粘接
  • 1篇粘接性
  • 1篇粘接性能
  • 1篇熔融
  • 1篇熔融接枝
  • 1篇乳液
  • 1篇乳液聚合
  • 1篇树枝状
  • 1篇缩水甘油

机构

  • 7篇湖北大学

作者

  • 7篇喻颖
  • 7篇黄世强
  • 2篇马年方
  • 2篇于逢源
  • 2篇徐冰
  • 1篇范德勤
  • 1篇雷艳秋
  • 1篇肖汉文

传媒

  • 3篇应用化学
  • 2篇有机硅材料
  • 1篇弹性体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多维聚硅烷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5年
介绍了多维聚硅烷的分类 ,综述了近年来其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网状聚硅烷、枝状聚硅烷、树枝状聚硅烷和有机硅纳米胶束 ,并对多维聚硅烷作为一种新型光电材料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喻颖徐冰黄世强
关键词:聚硅烷树枝状纳米胶束光电材料有机硅
氯化聚丙烯的熔融接枝改性及其粘接性能被引量:6
2006年
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苯乙烯(St)改性氯化聚丙烯(CPP),通过熔融接枝共聚得到CPP的接枝共聚物(gCPP),并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BPO加入量、GMA加入量、以及St与GMA摩尔比对改性氯化聚丙烯粘附性的影响。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40℃,BPO质量分数为0.4%,GMA质量分数>6%,St与GMA摩尔比为1.4,这种改性氯化聚丙烯对铝箔有很好的粘接效果,粘接强度达到2 449.92 N/m。
于逢源肖汉文喻颖黄世强
关键词:氯化聚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熔融接枝粘接
枝状聚(苯基-二甲基)硅烷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以苯基三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为原料,利用伍兹反应使其共聚生成聚(苯基-二甲基)硅烷。在不同投料比下,发现枝化度越高,聚合物分子量越小,分子量分布越宽,产率越高;并用红外光谱及29Si-NMR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紫外光谱和热失重表征其光学性质和热稳定性,发现聚合物在211 nm处有尖锐吸收峰,并拖尾至380 nm处,热分解温度约在500℃左右,高于一般的线形聚硅烷。
喻颖马年方黄世强
关键词:光电材料
枝状聚(苯基-二甲基)硅烷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正>聚硅烷因其主链上能形成独特的σ共轭体系,使其具有独特的光化学和光物理性质。目前,国内外对线形聚硅烷在光电导材料、光致抗蚀剂、等领域的研究已较深入;与之相比, 枝状聚硅烷在理论上应具有更优异的光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
喻颖黄世强
关键词:光电材料
文献传递
交联型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复合乳胶粒子形态演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提出了交联体系中复合乳胶粒子的简单演化模型,即链引发→簇生成→簇增长→簇融合→成核。并以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体系为例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复合乳胶粒子的形成过程与假设的演化模型基本吻合。
黄世强范德勤于逢源喻颖
关键词: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种子乳液聚合
枝状聚硅烷光学及其稳定性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W urtz法合成了线形聚(甲基苯基)硅烷和枝状聚(苯基-二甲基)硅烷、聚(苯基-甲基苯基)硅烷。通过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测试技术测定了光学性能,用热重分析测定了热性能。结果表明,枝状聚硅烷的吸收带拖尾至可见光区,对应的荧光发射也较线形聚硅烷有较大的红移,说明其能带隙较低,且枝状聚硅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重点研究了聚硅烷的热降解动力学和光稳定性,结果表明,枝状聚硅烷的热分解活化能比线性聚硅烷的高32.4 kJ/mol。将其溶于甲苯,用254 nm的紫外光照射,结果显示,线性聚硅烷的吸收强度随照射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而枝状聚硅烷的吸收强度几乎不变,说明枝状聚硅烷具有较好的光热稳定性。
喻颖马年方黄世强
关键词:聚硅烷光学性能热降解动力学
三元共聚硅烷的结构与性能被引量:4
2004年
A ternary co polysilan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Wurtz type coupling reaction and characterized by FI IR , XRD, TEM, UV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he results show the copolysilane is amorphous and partly ordered in structure. The TEM image indicates the copolysilane possesses a rodlike structure. It decomposes at temperature near 300 ℃, has a better thermal stability than polymers with —C—C— main chain. The UV spectrum of the copolysilane displays a strong and broad absorption range. It emits strong fluorescence at 420 nm and could be a kind of promising photoluminescence material.
黄世强雷艳秋徐冰喻颖
关键词:热稳定性光学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