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实现无脊髓灰质炎(脊灰)目标后,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VDPV)的发生情况。方法分析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报告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脊灰实验室,对脊灰病毒阳性分离物的基因测序结果,各级CDC对VDPV及病例的调查和处置报告。结果2001~2013年,中国AFP病例监测系统从37名儿童粪便标本中分离到VDPV,来源于12个省,其中AFP病例22例,AFP病例接触者13人,健康儿童2人。其中2004年贵州省2例Ⅰ型(Type1)VDPV(VDPVI)病例形成循环(Circulating)(cVDPVⅠ),2011~2012年四川省Ⅱ型(Type2)疫苗高变异脊灰病毒(Vaccine—hypervariable Poliovirus,VHPVⅡ)病例/VDPVⅡ病例形成cVHPVⅡ/cVDPVⅡ。结论VDPV可在健康儿童粪便中检出,也能导致儿童麻痹。其发生有疫苗因素,也有受种者因素和疫苗使用因素。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接种率低,是造成发生cVDPV的原因。只有达到人群OPV的高免疫覆盖率,通过高质量的AFP病例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疫情,才能阻断病毒的传播。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4个县0~15岁人群的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y,NA)水平,为制定EV71疫苗免疫程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广西4个县作为研究现场,在每个县选取2个乡,对调查现场的0~15岁人群采集静脉血标本。结果≤6月龄各月龄组研究对象血清EV71 NA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迅速下降;直到9~11月龄仍维持在较低水平(20.0%),≥1岁各年龄组NA阳性率迅速上升,其中5岁组的EV71 NA阳性率最高(87.0%)。0~15岁人群的EV71 NA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为1∶18.24,新生儿EV71 NA GMT较高(1∶23.12),随着月龄增长,EV71 NA GMT逐渐下降,至5月龄降至最低(1∶5.46),≥1岁各年龄组的NA GMT迅速上升,5岁组最高(1∶95.68)。4个县及不同性别的分年龄组EV71 NA阳性率及GMT与EV71总的NA阳性率及GMT相似。结论 5~6月龄婴儿EV71 NA阳性率及GMT均降至最低水平,为确定EV71疫苗接种起始月龄提供参考。
中国卫生部发布《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以来,全国采取了一系列消除麻疹策略与措施并取得明显进展,但中国处于消除麻疹的关键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也发生了变化,尤其需要统一和澄清对一些技术问题的认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免疫规划中心收集、汇总各级CDC专业人员近年来关注的问题,并会同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组织国内外专家深人研讨了主要的技术问题,包括消除麻疹与接种疫苗、麻疹病例的传染来源、保护〈8月龄婴儿、爆发疫情的应急免疫活动、医院传播的作用和控制意义、特殊人群及场所等,形成专家解读共识,供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在消除麻疹中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