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继刚
- 作品数:42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小型水生动物耐受性测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水生动物耐受性测定装置,包括:蓄液部,样品容纳部,温控系统,所述样品容纳部设置于所述蓄液部内,并浸没于所述蓄液部的液体中,所述样品容纳部的体积小于所述蓄液部的体积,所述温控系统能够调节所述蓄液部里...
- 夏继刚付成付世建
- 升温/降温速率和驯化模式对斑马鱼及孔雀鱼热耐受性测定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6年
- 为了探究升温/降温速率以及驯化模式对不同鱼类热耐受性测定的影响,本研究将斑马鱼(Danio rerio)和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于恒温(28℃)和变温(26~30℃)下驯化2周,之后分别以某一特定的升温/降温速率(0.03、0.1、0.3、1和3℃·min^-1)测定其热耐受性参数(临界高温CTmax、临界低温CTmin、致死高温LTmax、致死低温LTmin)。结果表明:升温/降温速率对CTmax、CTmin、LTmax和LTmin的测定结果均影响显著(P〈0.05),两种实验鱼的CTmin和LTmin均随着降温速率的减小而降低,而CTmax和LTmax在低的升温速率下降低或保持不变;驯化模式显著影响CTmin和LTmax(P〈0.05),变温驯化有导致两种鱼LTmax增大以及孔雀鱼CTmin降低的趋势;斑马鱼的热耐受幅大于孔雀鱼。结果提示:升温/降温速率对鱼类低温耐受的影响大于高温耐受,并且对热耐受幅窄的鱼类影响更大。
- 夏继刚蔡瑞钰吕潇成美玲付世建
- 关键词:热耐受斑马鱼孔雀鱼
- 一种测定鱼类临界氧压的试验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鱼类临界氧压的试验装置,包括外部水槽,水槽被隔板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为试验区,另一个部分为溶氧控制区,在溶氧控制区内设置有氧气供应设备;在试验区内,远离溶氧控制区的一端设置有多孔隔板,溶氧控制区...
- 付世建付成曹振东夏继刚曾令清何中飞
- 养殖环境颜色和光照强度对慈鲷个性行为的影响
- 2025年
-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慈鲷(Cichlidae)幼鱼个性的影响,研究选取淡黑镊丽鱼(Labidochromis caeruleus)幼鱼作为实验对象,通过设置养殖环境颜色(白色、红色、橙色、蓝色)和光照强度(35、300、2000lx),比较实验鱼在12种不同组合的环境中社会性、勇敢性和攻击性差异。结果显示,在300lx光照强度下,红色养殖环境中实验鱼的社会性最高,并且在相同环境配置下实验鱼的攻击性相对较低,表明这种环境有效地平衡了社会性与攻击性。在蓝色养殖环境和300lx光照强度下,实验鱼的社会性和攻击性接近红色养殖环境,同时勇敢性较高,显示出较为积极的探索行为。研究表明,不同颜色养殖环境和光照强度使淡黑镊丽鱼幼鱼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个性行为反应,文章建议添加红色或蓝色元素作为水族馆养殖环境的背景,并将光照强度设置为300lx,可为淡黑镊丽鱼创造一个既能促进其社会性和勇敢性,又能适度控制其攻击性的最佳养殖环境,该组合不仅促进了个体鱼类的探索倾向以及群体间的互动联系,也有效遏制了负面刺激因素的扩散和传播。研究从观赏鱼养殖福利视角出发,通过行为学方法初步揭示了淡黑镊丽鱼在不同环境因素中的个性特征,为今后观赏鱼类行为学研究和水族业提供了基础参考资料。
- 赵浩翔龚文奥夏继刚付世建
- 关键词:养殖环境光照强度慈鲷观赏鱼
- 一种鱼类爆发游泳能力测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游泳能力测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鱼类爆发游泳能力测定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长方形水槽,长方形水槽另划分有适应区以及开阔区,以保证实验鱼在与测试环境相同的水体中进行提前适应,开阔区的起点处设置上方加盖...
- 夏继刚邓楚可夏静怡黄青峰
- 亲本繁殖和胚胎孵化温度对斑马鱼孵化表现的影响
- 2022年
- 亲本效应(parental effect)指亲代的表现型及其所经历的环境因素而非基因型对子代表现型差异和适应性的影响,对子代适合度的维持与提高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为探究亲本效应对鱼类胚胎发育可塑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卵生鱼类斑马鱼(Danio rerio)为实验对象,采用2×2双因素设计,测定了不同亲本繁殖温度(22、28℃)和不同胚胎孵化温度(22、28℃)及其交互作用对斑马鱼孵化表现(孵化率、胚胎死亡率、初孵仔鱼畸形率、孵化历时、初始孵化时间、结束孵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亲本繁殖和胚胎孵化温度交互作用对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初始孵化时间、结束孵化时间、孵化历时等均有显著影响(P<0.05),亲本繁殖与胚胎孵化温度相一致时胚胎的死亡率更低、孵化时间更短;斑马鱼孵化表现受亲本效应(代际发育可塑性)和子代发育环境(代内发育可塑性)的双重影响,亲本效应对早期生活史阶段鱼类表型特征的塑造有重要作用。
- 郑雪丽付世建夏继刚
- 关键词:表型可塑性斑马鱼
- 恒温与变温对不同生活史阶段斑马鱼热耐受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为了探究恒温与变温以及生活史阶段对斑马鱼(Danio rerio)热耐受性的影响,将新孵出的斑马鱼仔鱼、幼鱼以及性成熟雌鱼与雄鱼分别于恒温(28℃)和变温(26~30℃)条件下驯养2周,之后,采用临界温度法测定不同温度驯化下仔鱼、幼鱼以及雌鱼和雄鱼的临界高温CTmax、致死高温LTmax、临界低温CTmin、致死低温LTmin等热耐受性参数。结果表明:驯化温度、生活史阶段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CTmax、LTmax、CTmin和LTmin均影响显著(P<0.05),驯化温度和性别对斑马鱼成鱼的热忍耐参数无显著性影响(P> 0.05);仔鱼的热耐受性较差,低于幼鱼和成鱼,表现为CTmax和LTmax低而CTmin和LTmin高,这可能主要与不同生活史阶段实验鱼的生活习性及其栖息环境有关;变温对幼鱼和成鱼热耐受性无显著影响,但导致仔鱼体长增加、热忍耐范围变窄,提示仔鱼生长和热耐受性可能存在权衡。
- 王国强夏继刚
- 关键词:热耐受变温斑马鱼
- 秦岭细鳞鲑与同域物种拉氏鱥几何形态学特征:生活史阶段效应及种间差异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探究生活史阶段效应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tsinlingensis)及其同域分布物种拉氏鱥(Phoxinus lagowskii)几何形态学特征的影响,采集了不同生活史阶段秦岭细鳞鲑和拉氏鱥的侧面照片,运用Tps软件建立各种群的薄板样条模型、提取形态学特征参数并用Y=lgAi/lgA公式校正,统计分析各项相对几何形态学特征的种内种间差异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活史阶段秦岭细鳞鲑和拉氏鱥整体结构框架背景网格图在头部、背部、腹部、尾部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弯曲;秦岭细鳞鲑和拉氏鱥几何形态学特征种间差异显著(P<0.05),并且生活史阶段效应对两物种的几何形态学特征均影响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在PC1和PC2水平上不同生活史阶段秦岭细鳞鲑无重叠分布样本,拉氏鱥存在个别样本重叠分布,两物种在不同生活史阶段的形态特征均分别形成相对集中的组。结果表明,秦岭细鳞鲑与拉氏鱥几何形态学特征存在显著种间差异与种内变异,未来基于形态特征开展物种分类鉴定、种群保护以及分化与适应研究应特别考虑生活史阶段效应。
- 黄青峰邓楚可夏静怡严红娟夏继刚
- 关键词:秦岭细鳞鲑
- 壬基酚对斑马鱼求偶行为的生态毒理效应被引量:7
- 2012年
- 鱼类行为是检测和评价水体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EDCs)生态毒理效应重要而敏感的指标。壬基酚(NP)是水环境中广受世人关注的一种危险EDCs。为评估NP对鱼类求偶行为的毒性效应并探索NP污染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研究了不同浓度(0、0.1、1、10、50、100μg/L)NP暴露24d对斑马鱼(Danio rerio)求偶行为与产卵量的影响。结果发现,NP暴露对斑马鱼产卵量影响显著(P=0.005),产卵量与"追逐"(R=0.292,P=0.015)、"推挤"(R=0.293,P=0.014)、"碰撞"(R=0.377,P=0.001)、"排精"(R=0.362,P=0.002)等求偶行为参数均显著正相关。NP暴露对斑马鱼各求偶行为参数的发生频率无显著影响,却显著增加了"追逐"(P=0.017)和"碰撞"(P=0.021)等求偶行为参数的繁殖努力。斑马鱼"追逐"与"碰撞"行为的繁殖努力是评估水体NP污染有效的生物标志物。
- 夏继刚牛翠娟傅俊华陈詹妮
- 关键词:壬基酚斑马鱼求偶行为生态毒理效应
- 一种鱼类偏好游泳速度测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类偏好游泳速度测定装置,包括容器,在容器的内部放置有水道,所述水道的一端通过电机带动螺旋桨通过水流运动,在水道的两侧设置有阻挡板,阻挡板上设置有排水口,在远离螺旋桨的方向上各个排水口之间距离越来越小...
- 付成付世建夏继刚彭姜岚王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