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军 作品数:26 被引量:93 H指数:6 供职机构: 广州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社会公益项目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对劳务工院前基础生命支持培训的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调查劳务工对工友和陌生人实施基础生命支持的意愿和学习基础生命支持技能的意愿。探讨对劳务工进行基础生命支持培训的特点。方法:随机抽取沙井德昌电机厂劳务工1000名进行问卷调查。选取有学习意愿者300人,随机分为A、B、C3组进行技能培训,3组的培训时间分别为2、4、6 h。培训后考试。选择B组于培训后2、4、6个月再进行考核,比较不同时间间隔的考试合格率的差异。结果:劳务工中愿意对工友和陌生人实施基础生命支持者占2.4%。愿意学习基础生命支持技能者占44.9%。4 h培训的合格率显著高于与2 h培训的合格率,4 h与6 h培训的合格率无显著差异。培训后6个月的考核合格率显著低于4个月的合格率,4个月与2个月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劳务工进行基础生命支持培训非常必要。技能培训时间以4 h为宜。间隔6个月时应进行强化训练。 罗小春 古纪欢 姚志军 甘世祥 王方剑关键词:基础代谢 劳务工 适应性支持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实施保护性通气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中实施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应用,并探讨其优越性。方法 6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ASV组和PSIMV组进行机械通气,均实行肺保护通气策略,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力学、血气及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的变化,以及1 w内镇静剂用量、撤机时间、入住ICU时间、死亡率。结果通气24 h后,ASV组较PSIMV组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均降低(p<0.05);两组间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24 h后PaO2、氧合指数、静态肺顺应性均较前改善(p<0.05),ASV组1 w内使用镇静剂用量、撤机时间,住ICU时间均小于PSIMV组(p<0.05),但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ARDS患者在实行肺保护通气策略时,ASV和PSIMV通气模式均可改善氧合,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ASV模式更有效减低PIP、Pplat,能减少镇静剂用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适应性支持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中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具备一定优越性。 陈少霖 周华锋 陈兴旺 赖剑波 姚志军关键词:适应性支持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非心源性危重病人心肌损伤与血浆β-内啡肽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非心源性危重病人心肌损伤与血浆β-内啡肽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08至2010-11在我院ICU住院的180例非心源性危重病人,入院后24小内抽血测定血浆β-内啡肽(β-EP)、CK(肌酸激酶)和CKMB(肌酸... 姚志军 陈兴旺 凌丽梅 赖剑波 王方剑文献传递 RIFLE标准和APACHE-Ⅱ评分在CRRT治疗MODS合并ARF时机选择中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RIFLE标准和APACHE—Ⅱ评分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选择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时机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ICU住院的105例MODS合并ARF行CRRT的患者,分别用RIFLE标准和APACHE—Ⅱ评分进行分组。RIFLE标准组分为RIFLE—R(危险)、RIFLE—Ⅰ(损伤)和RIFLE—F(衰竭)三个亚组;APACHE-Ⅱ评分组分为APAcHE-Ⅱ〈15、APACHE—Ⅱ15~25、APACHE—Ⅱ〉25三个亚组。比较两组亚组间的ICU住院存活率,存活患者肾功能的转归、CRRT累积量、ICU内平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RIFLE—R+I组的存活率、肾功能的转归显著高于APACHE—Ⅱ15-25组(P〈0.05),CRRT累积量、ICU内平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则显著降低(P〈0.05);RIFLE—F组与A—PACHE—Ⅱ〉25组相比,ICU住院存活率、肾功能的转归、CRRT累积量、ICU内平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MODS合并ARF患者,采用RIFLE标准选择CRIKT,效-价比要优于采用A—PACHE—Ⅱ评分选择CRRT。 姚志军 王方剑关键词:MODS ARF RIFLE标准 脓毒症患者肌钙蛋白Ⅰ与血清一氧化氮、丙二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脓毒症患者肌钙蛋白Ⅰ(cTnI)与血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中NO、MDA的含量,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的活力,同时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cTnI的浓度。结果 (1)62例脓毒症患者中有44例患者cTnI升高,心肌损伤的发生率高达71.0%。(2)cTnI与NO、MDA呈正相关(r=0.722、0.753,均P<0.01),与SOD呈负相关(r=-0.452,P<0.01)。(3)cTnI升高组的NO、MDA含量比cTnI正常组明显升高,SOD活力比cTnI正常组明显降低。结论 NO代谢异常及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参与了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发生。 赖剑波 姚志军 李健球 陈少霖 周华锋 陈兴旺关键词:脓毒症 一氧化氮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无创正压通气对妊娠合并肺水肿的疗效及胎儿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妊娠合并肺水肿时的临床疗效和对胎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妊娠合并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NIPPV,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0、60、120min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每分心输出量(CO)和胎监评分,以及胎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2h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30、60、120min后SaO2、PaO2、PaO2/FiO2、CO、胎监评分、胎儿出生后1min的Apgar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HR、RR显著降低(P<0.05),PaCO2、pH、MBP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h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妊娠合并肺水肿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显著改善胎儿宫内窘迫。 姚志军 王方剑 陈少霖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 妊娠 肺水肿 早期使用纳络酮防治非心源性危重病人心肌损伤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纳络酮防治非心源性危重病人心肌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08至2010-11在我院ICU住院的180例非心源性危重病人,入院后立即抽血测定CK、CKMB和ICTnI值,作床边心电图,根据心肌损伤判定标... 姚志军 陈兴旺 凌丽梅 赖剑波 王方剑文献传递 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效果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入院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63例重症脓毒症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血清NT-proBNP水平。将患者根据入院NT-proBNP水平分为A组(NT-proBNP>2 500 ng/L)35例和B组(NT-proBNP<2 500 ng/L)28例。统计患者液体复苏6 h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达标率和乳酸清除率,并记录液体复苏时间、液体用量以及多巴胺用量。结果①重症脓毒症患者入院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A组和B组比较,液体复苏6 h后CVP达标率、MAP达标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ScvO2达标率、乳酸清除率低于B组(P<0.01);③与B组比较,A组复苏6 h液体用量和多巴胺用量较多,复苏达标时间较长(P<0.05或<0.01)。结论入院即刻NT-proBNP水平可能是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效果重要的预测因素之一。 赖剑波 姚志军 李健球 陈兴旺 陈少霖 周华锋关键词:脓毒症 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肺损伤防治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观察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42例为治疗组,B组4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照《拯救严重脓毒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和《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处理,A组加用乌司他丁20万U加生理盐水20 m l静脉注射,每8 h 1次,连续应用1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APACHE-Ⅱ评分和肺损伤Murray评分,计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和B组比较,A组的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和MODS发生率明显改善(P<0.05),肺损伤Murray评分和病死率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减轻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肺损伤,保护肺功能,降低MODS发生率。 李健球 赖剑波 刘晨凤 姚志军 陈少霖 陈兴旺 周华锋 章敏之关键词:乌司他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脓毒性休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血管外肺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血管外肺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48例ARDS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4、7天测定血浆BNP水平,同时用PICCO监护仪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和心指数(cI),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结果48例ARDS患者确诊后2周内存活30例,死亡18例。入院第4天与第1天相比,两组患者的BNP、ELWI、PVPI均显著升高(P〈0.05),CI显著下降(P〈0.01)。入院第4天与第7天,存活组的BNP、ELWI、PVPI出现显著下降(P〈0.01),CI显著升高(P〈0.01),而死亡组的BNP、ELWI、PVPI仍持续显著升高(P〈0.05),CI持续显著下降(P〈0.01)。死亡组患者在入院第1、4、7天的BNP、PVPI和ELWI均显著高于同期的存活组患者(P〈0.05),CI则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对两组BNP和ELWI作相关性分析,血浆BNP与ELWI呈正相关(P〈0.01)。结论ARDS患者的血浆BNP水平随血管外肺水的增多而升高,其高低与预后显著相关。 姚志军 陈兴旺 周华锋 陈少霖 胡菌 赖剑波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脑钠肽 血管外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