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英娟
- 作品数:101 被引量:510H指数:12
- 供职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4种植物性粉剂及其复配剂对玉米象的防治效果被引量:5
- 2006年
- 采用拌粮法,在自然条件下,用植物粉单剂、植物粉+硅藻土及植物粉+硅藻土+化学农药不同处理对玉米象进行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处理15d后,处理3(硅藻土+0.4%天惠虫清+5%双氧威WP)、处理5(硅藻土+驱蚊草粉+95%马拉硫磷EC)、处理6(硅藻土+驱蚊草粉+5%锐劲特EC)对玉米象的防治效果最好,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与其他处理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在植物粉与硅藻土的复配剂中,驱蚊草粉+硅藻土的复配剂对玉米象的防治效果较好,校正死亡率为22.88%;在植物粉单剂的处理中,驱蚊草粉的效果较好。试验表明,植物粉+硅藻土+化学农药处理的防治效果远比硅藻土+植物粉处理的防治效果好;硅藻土+植物粉处理的防治效果又比植物粉单剂的防治效果好。
- 姚英娟薛东杨长举李绍勤延静
- 关键词:玉米象硅藻土
- 巴豆提取物对4种储粮害虫的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研究巴豆4种溶剂无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提取物对玉米象、谷蠹、长角扁谷盗、锯谷盗4种储粮害虫的驱避作用和触杀作用,结果表明:巴豆4种溶剂的提取物对4种试虫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和触杀作用,60 h的平均驱避等级最高达到Ⅴ级,对4种试虫的触杀死亡率最高达到87.63%。
- 姚英娟杨长举薛东华红霞
- 关键词:玉米象谷蠹长角扁谷盗锯谷盗触杀作用驱避作用
- 植物源农药与防虫磷混配剂对玉米象防治效果的研究
- 本文通过对几种植物性杀虫物质与防虫磷混配剂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对玉米象的防治作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配方1(艾蒿粉+山奈粉+防虫磷)和配方2(肉桂粉+山奈粉+防虫磷)对玉米象的防治效果最好,处理6个月后,小麦被害率仅为15...
- 姚英娟薛东杨长举
- 关键词:防虫磷玉米象混配
- 文献传递
- 6种杀线剂对重茬山药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为明确常用杀线剂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采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研究2种化学杀线剂(阿维·噻唑膦和氟吡菌酰胺)和4种生物杀线剂(厚孢轮枝菌、淡紫拟青霉、辣根素和茶枯抑线生物菌肥)对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用杀线剂的对照相比,2种化学杀线剂对苗期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均表现出显著(P<0.05)的促进作用,而至成熟期后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均降至对照水平及以下。4种生物杀线剂中,茶枯抑线生物菌肥对苗期土壤细菌/真菌表现出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对真菌数量表现出显著(P<0.05)的促进作用,在成熟期对土壤细菌数量和细菌/真菌表现出显著(P<0.05)的促进作用,而对真菌数量无显著影响。6种杀线剂施用后对土壤脲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2种化学杀线剂和生物杀线剂厚孢轮枝菌、淡紫拟青霉和辣根素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在苗期和成熟期分别表现出显著(P<0.05)的增强作用和抑制作用,茶枯抑线生物菌肥仅对成熟期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表现出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茶枯抑线生物菌肥对苗期和成熟期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表现出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其他杀线剂则始终表现出显著(P<0.05)的抑制作用。6种杀线剂显著(P<0.05)影响土壤铵态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施用杀线剂后,土壤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在苗期时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变化,至成熟期后,除茶枯抑线生物菌肥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外,其他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苗期时,施用杀线剂各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但成熟期时,各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无显著差异。综上,这6种杀线剂对土壤微生物、土壤脲酶和土壤养分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可逐渐恢复,但对土壤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的作用效果持�
- 范琳娟刘子荣徐雪亮王奋山彭德良姚英娟
- 关键词:山药杀线剂酶活性
- 水菖蒲活性物质β-细辛醚对四纹豆象行为、死亡率和繁殖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水菖蒲Acorus calamus活性物质β-细辛醚对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es成虫行为、产卵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β-细辛醚接触处理后的四纹豆象成虫行为主要表现为兴奋→失去平衡→击倒→死亡,接触药剂64h后,试虫成虫全部死亡。β-细辛醚处理可显著的降低四纹豆象成虫的交配次数,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成虫的交配次数减少,且处理雄虫比处理雌虫对交配竞争能力的影响更大。处理雌虫与未处理雄虫配对后以及处理雄虫与未处理雌虫配对后,雌虫的产卵数均极显著低于对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雌虫的产卵数显著减少,但两种配对处理之间雌虫的产卵数无显著差异。处理雌虫与未处理雄虫配对后以及处理雄虫与未处理雌虫配对后,雌虫产卵的孵化率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但不同处理时间后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差异;两种配对处理所产卵的孵化率无显著差异。据此得出结论:水菖蒲根茎提取物β-细辛醚为神经毒剂,可以减少四纹豆象的种群数量,具有开发为储粮害虫四纹豆象防治剂的潜力。
- 姚英娟蔡万伦杨长举张宏宇华红霞
- 关键词:Β-细辛醚四纹豆象死亡率产卵孵化率
- 不同地区转Bt基因抗虫水稻稻谷对赤拟谷盗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为了明确来自湖北武穴、孝感、随州3个不同地区的转cry1Ab/cry1Ac、cry2A、cry1C基因明恢63(分别命名为TT51、T2A-1和T1C-19)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室内以不同的转Bt基因稻谷继代饲养赤拟谷盗6代,结果表明:各处理赤拟谷盗的卵期3~4d,卵孵化率85%~100%,幼虫期22~27d,化蛹率85%~97%,蛹期6~7d,百蛹重0.25~0.31g,性比0.8~1.4,羽化率82%~97%,产卵前期5~7d。不同抗虫转基因水稻对赤拟谷盗各发育历期及生命表参数没有显著的影响,同一转基因事件,没有因为种植地区的不同造成对赤拟谷盗生长发育的差异。3种Bt蛋白在继代饲养的赤拟谷盗幼虫体内检测均呈阳性反应,但积累量很小,继代饲养后,没有发现在赤拟谷盗体内明显的累积。
- 姚英娟徐雪亮严寒蔡万伦林拥军华红霞
- 关键词:转BT基因水稻赤拟谷盗生长发育安全性评价
- RNA干扰技术在昆虫学领域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21年
- RNA干扰(RNAi)是生物体内源基因发生转录后特异性降解的一种生理现象,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RNAi主要由小干扰RNA诱发阻碍目的基因的翻译或转录,造成目标信使RNA沉默。RNAi具有高效、特异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昆虫基因功能研究,并显示出了开发新型病虫害管理策略的巨大潜力。主要阐述了RNAi的沉默机制,双链RNA转入昆虫体内的几种方式,以及RNAi技术在不同目昆虫中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对RNAi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简单总结,还对RNAi技术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 徐雪亮王奋山刘子荣范琳娟季香云蒋杰贤姚英娟
- 关键词:RNA干扰昆虫转运机制害虫防治
- 黑果蝇dl^(ts)品系的温度敏感时期及dl^(ts)基因多效影响的自主性研究(英文)
- 2005年
- 本文采用D.T.Suzuki的方法,研究了黑果蝇DrosophilavirilisSturtdlts品系的温度敏感时期和致死时期的相互关系。选择了31℃为限制温度,25℃为许可温度。对于成虫盘缺损的研究用了12个小时为一个脉冲或24个小时为一个脉冲的热处理,用扫描电镜技术辅助对成虫形态缺损的研究。对于成虫盘缺失和重复的关系主要在48小时为一个脉冲的热处理盘中进行,对dlts基因的表达采用了遗传嵌合性的研究,其结果如下:1.两个不连续的温度敏感时态对致死的影响是在第1龄幼虫、第2龄幼虫、第3龄幼虫和进入蛹期后的10个小时。温度敏感时态和致死时态并不一致,而是先于致死时态几个小时。2.温度敏感时态对成虫形态的影响是:触角的重复和复眼的缺失发生在第2龄和第3龄幼虫期。足关节融合及跗节和腿节的缩短发生在第3龄幼虫期,翅脉硬化主要发生在第3龄幼虫期即将结束进入前蛹期的这段时间。第3龄幼虫期是成虫盘发生缺陷比较集中的时期,可以明显见到足、复眼、翅和刚毛的缺陷,同源异型突变体也在这个时期发生。同源突变体的变化主要是足、触角片段及刚毛和触角片段的相互转移。3.每一个成虫盘缺陷部有自己明显的特征,根据它们成虫盘的形态缺陷和热处理的时间性,所有的成虫盘缺陷变化都可以分为这样三类:缺失,重复,缺失和重复并存。4.遗传镶嵌测试表明:dlts基因是自主表达的,且具有一定的时间、环境和组织的特殊性。
- Vladimir G.MITROFANOV薛东杨长举姚英娟蔡万伦
- 书虱的药剂防治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5年
- 近年来 ,书虱在我国“双低 (低氧、低药剂 )”和“三低 (低氧、低药剂、低温 )”气调储粮害虫中已上升为优势种群。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书虱的综合防治技术 ,详细地介绍了用化学药剂、昆虫生长调节剂以及植物源杀虫剂、物理性杀虫剂等药剂防治书虱的最新研究进展。
- 张里俊薛东杨长举姚英娟
- 关键词:书虱双低储粮害虫气调植物源杀虫剂药剂防治
- 植物性杀虫剂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植物性杀虫剂是化学农药替代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植物性杀虫剂主要通过活性成分生物碱、黄酮类、萜烯类、光活化毒素类等物质的作用来实现对害虫的控制,针对上述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了系统的概述。
- 姚英娟倪文龙杨长举薛东华红霞
- 关键词:植物性杀虫剂活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