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鹏
- 作品数:55 被引量:478H指数:16
- 供职机构: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矿产资源补偿费勘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里伍式富铜矿床塑性流变与成矿的初步研究
- @@里伍式富铜矿床位于中国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川西甘孜州与凉山州交界处的雅砻江流域,产在扬子地台西缘,由锦屏山推覆构造带后缘伸展剥离作用形成的江浪穹隆中,赋存在江浪穹隆里伍岩群第三岩性段(Pt2/23)内的一套二云石英片岩...
- 姚鹏冯效良张惠华马东方祝向平马国桃
- 关键词:成矿机制
- 四川九龙县里伍铜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 <正>里伍铜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扬子地台西缘木里-盐源推覆构造带江浪变质核杂岩穹隆构造中。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先后在该穹隆中发现了里伍、挖金沟、柏香林、黑牛洞、上海底、白岩子、笋叶林等一批重要铜矿床和铜矿点,为扬子地...
- 邹光富汪名杰李建忠姚鹏唐高林李贵鸿
- 关键词:里伍铜矿成矿规律找矿方向
- 文献传递
- 一种罕见异性石的矿物学研究
- <正>异性石是一种富钠的锆硅酸盐矿物。最近5~ 6年,类似矿物种异性石晶体结构(三方晶系;α≈14A、c≈30或60A;空间群为R3m、R3m或 R3)和化学成分的新矿物数骤增:从1999年仅3 个成员,到2006年发展...
- 徐金沙沈敢富姚鹏李国武
- 文献传递
- 四川省九龙县黑牛洞富铜矿矿床黑云母40Ar/39Ar测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6
- 2009年
- 四川省九龙县黑牛洞铜矿床为近期新发现的一个规模在中型以上,产于江浪变质核杂岩中的富铜矿床。本文测试了黑牛洞铜矿床中与成矿密切相关的黑云母的40Ar/39Ar年龄为136.43±0.77Ma,说明黑牛洞矿床形成于燕山中期。结合矿区附近李伍富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年龄,表明黑牛洞铜矿床与李伍铜矿床为同一时期形成的矿床,两者成矿与松潘—甘孜造山带大规模岩浆热事件有关,这对于重新认识李伍铜矿床外围找矿潜力和进一步指导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马国桃汪名杰姚鹏李建忠祝向平陈敏华梁鲸
- 关键词:成矿年代
- 四川里伍黑牛洞矿床中石榴石的Sm-Nd同位素年龄及其意义被引量:7
- 2010年
- 黑牛洞矿床中的石榴石有三个期次:早期的石榴石呈顺片理拉长的条带,中期的石榴石呈颗粒碎块发育,硫化物常沿早期和中期的石榴石的裂隙和颗粒边缘填充,晚期石榴石呈完整细粒变晶产出。本文测得晚期石榴石的Sm-Nd年龄为101±26M a(初始143Nd/144Nd=0.511765±0.000025),其可能代表黑牛洞矿床最后一期中高级变质作用的时代,与形成富矿体的脆韧性变形作用同期。
- 祝向平冯孝良姚鹏张惠华马东方胡如权唐高林
- 关键词:石榴子石SM-ND
- 四川九龙县江浪铜矿田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被引量:6
- 2008年
- 江浪铜矿田位于扬子地台西缘江浪变质核杂岩穹隆构造中。至今已发现里伍、黑牛洞等中、小型铜矿床7处,为扬子地台西缘地区铜矿集中产出区之一。对江浪铜矿田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矿物组成、控矿因素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江浪铜矿田的铜矿床受江浪变质核杂岩穹隆构造中的多层次韧性剪切滑脱带控制,铜矿化、矿体主要赋存在韧性剪切滑脱带中。该区成矿条件优越,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铜矿床的条件,找矿潜力巨大。铜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和似层状,矿床为中高温热液型铜矿床。本文在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成矿过程与矿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矿田和区域找矿方向,为本区找矿有新的突破提供了新的思路。
- 邹光富汪名杰李建忠姚鹏唐高林李贵鸿
- 关键词: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
- 四川九龙新火山花岗岩体单颗粒锆石LA-ICP-MS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
- 2012年
- 本文对四川九龙新火山花岗岩岩体中的锆石进行了详细的LA-ICP-MS U-Pb同位素年龄测定。该岩体中的锆石发育较好的环带结构,Th/U值较高(大于0.13),具有岩浆成因锆石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新火山岩体中锆石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81.2±1.4Ma(MSWD=3.3),代表了新火山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早侏罗世,反映了松潘-甘孜造山带燕山期岩浆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为进一步理解松潘-甘孜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及其动力学背景等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 马国桃姚鹏马东方高大发汪名杰李建忠张慧华陈敏华梁鲸
- 关键词:燕山期花岗岩
- 四川九龙黑牛洞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外围找矿方向初探被引量:27
- 2006年
- 形成于燕山期的黑牛洞铜矿分布在江浪变质核杂岩的伸展型韧性剪切带内,变基性火山岩附近矿化和蚀变强烈。伸展型韧性剪切带晚期具有张性或张扭性断裂叠加的构造特征。黑牛洞铜矿似属韧性剪切带型铜矿,其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矿床具有多成因的特点,而最终使其成为富铜矿的重要控矿因素则是燕山期的伸展型韧性剪切作用及其晚期的脆性断裂叠加。建议找矿在伸展型韧性剪切带内,有变基性火山岩发育,矿化、蚀变显示良好,晚期叠加张性或张扭性断裂的有利地段展开。
- 李建忠汪名杰姚鹏邹光富唐高林李贵鸿沈战武祝向平
- 关键词:变质核杂岩
- 四川黑牛洞铜矿床磁黄铁矿的标型特征及成矿指示意义被引量:20
- 2008年
- 黑牛洞铜矿床是近年来国内发现的富铜矿床之一。磁黄铁矿是该矿床中含量最高的金属矿物,且与该矿床最重要的矿石矿物黄铜矿共生。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磁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为揭示黑牛洞铜矿床的成因提供重要参考信息。本文运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X 射线衍射分析和矿相显微镜观测等方法,对黑牛洞不同产状磁黄铁矿进行了形貌、化学组成和结构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矿石类型的磁黄铁矿均为六方晶系,其 Fe 原子含量的百分比变化范围是42.43%~45.58%。在 Fe-S 相图中,黑牛洞矿床的磁黄铁矿位于磁黄铁矿和黄铁矿共生相区。据研究,黑牛洞矿床中磁黄铁矿的成分、结构和矿物组合中罕见黄铁矿等信息寓示磁黄铁矿的峰期变质温度高于450℃。该矿床中磁黄铁矿至少有两种成因,即主要从流体中沉淀并受变质的磁黄铁矿和少量由黄铁矿变质脱硫而成的磁黄铁矿。黑牛洞矿床矿体和蚀变围岩中石墨广泛发育表明,变质过程处于强还原环境,而还原环境中s在流体中的溶解度较小且易于沉淀。矿床中黑色电气石的普遍产出表明中高温热液存在。这与磁黄铁矿的标型特征相对应。中高温流体存在、强还原环境和碳质的催化作用等为黄铁矿变质形成磁黄铁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黑牛洞铜矿床铜元素在韧性剪切带形成的有利容矿空间中沉淀、再富集提供了必要的物理化学条件。
- 祝向平汪名杰姚鹏徐金沙李建忠陈敏华唐高林
- 关键词:磁黄铁矿成矿机制
- 西藏甲马——驱龙矿集区成矿远景被引量:17
- 2002年
- 西藏甲马—驱龙矿集区长约124km,宽69km,位于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中—晚侏罗—古近系)的中东部。通过最近的地质调查、矿床勘查和研究,发现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带内存在多个矿集区,其中甲马—驱龙矿集区是该弧内一个重要铜多金属矿集区之一。该矿集区的矿床以正在开发的大型甲马铜多金属矿床为代表,还发现了驱龙南、驱龙北、底日玛、松多雄、拉抗俄和象背山等一批非常有潜力的矿床和矿(化)点。它们的矿化类型独特,成因类型多样,是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演化过程不同阶段的产物。这些不同类型的矿床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已初步显示并成为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带内极具成矿潜力、并有一定成矿远景的重要矿集区。相信通过今后进一步工作,该矿集区有望成为中国西部又一个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基地。
- 姚鹏王全海李金高
- 关键词:成矿远景资源潜力成矿地质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