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彤宇
- 作品数:59 被引量:99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阴茎异常勃起的诊断和治疗(附10例报告)
- 2006年
- 目的提高急诊处理阴茎异常勃起的能力。方法回顾10例阴茎异常勃起患者的临床资料、诊疗过程及随访结果,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8例为低流量型,2例为高流量型。8例低流量型患者行海绵体灌洗或阴茎头-海绵体分流术治愈;2例高流量型患者海绵体灌洗同样有效。结论阴茎海绵体血气分析、彩色多谱勒检查、阴部内动脉造影等是区分高流量型和低流量型阴茎异常勃起的重要方法,治疗阴茎异常勃起首选海绵体药物灌洗,如无效应进行手术治疗。
- 姬彤宇周瑞锦张祥生丁德刚单磊宋少康
- 关键词:阴茎异常勃起勃起功能障碍
- 输尿管螺旋CT成像35例临床分析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螺旋CT成像在输尿管疾病中诊断价值。方法 对 35例怀疑有输尿管疾病的患者采用螺旋CT输尿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结果 诊断为输尿管肿瘤 11例 ,输尿管结石 10例 ,输尿管狭窄 3例 ,输尿管炎症 3例 ,两种疾病 4例 (结石合并肿瘤 2例 ,结石合并狭窄 2例 ) ,输尿管血块 2例 ,不能明确诊断 2例 ,正确诊断率为 94 1%。 12例输尿管肿瘤术后病理分期与CT分期 ,10例基本一致 ,正确率为 83 3%。结论 螺旋CT输尿管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准确性高 ,对怀疑有输尿管疾病患者是一种可靠的诊断方法。
- 张祥生谢瑞刚姬彤宇李启忠
- 关键词:螺旋CT输尿管疾病输尿管肿瘤结石成像
- 苗勒氏管保留综合征2例
- 1999年
- 苗勒氏管保留综合征(PMDS)属男性假两性畸形中少见类型,特征为染色体核型46,XY、双侧性腺为睾丸的男性保留子宫及输卵管存在。为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现报告并讨论如下。1 病例介绍 例1,男,32岁。已婚8年,有一子。因左侧腹股沟肿物4月伴疼痛1d入院。体检:正常男性性征,左腹股沟处触及8cm×7cm肿物,触痛明显,不能还纳。诊断为腹股沟嵌顿疝。在硬膜外麻醉下急诊行斜疝修补术,术中见疝囊通向阴囊,精索食指粗,顺精索向下探查有正常的睾丸、附睾,但附睾邻近有完整的输卵管及伞端,精索近腹腔端与肿物相连。
- 范小玲周瑞锦姬彤宇
- 关键词:苗勒氏管综合征染色体核型男性假两性畸形腹股沟嵌顿疝尿道下裂
- 腹膜后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临床病理研究(附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报告 1例 11岁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患儿的诊治情况 ,复习有关文献。 结果 患儿以腹痛为主诉 ,左腹膜后 9.0cm× 6.0cm× 3 .0cm囊性肿瘤 ,细胞巢周围结缔组织显著增生 ,免疫组化染色CD99( + )、EWS/WT1( +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联合化疗 ,随访 16个月无肿瘤复发。 结论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有特异的临床病理特征 ,好发于男性青少年。细胞巢周围结缔组织显著增生 ,表达MIC2基因产物CD99及特异的EWS/WT1蛋白 ,手术切除肿瘤联合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 周瑞锦刘中华姬彤宇李启忠张祥生范小玲
- 关键词: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瘤腹膜后肿瘤病理学
- 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
-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11例,年龄46~65岁;男4例;女7例;左侧9例,右侧2例。病程3~20年,均为乳糜尿试验阳性及膀胱镜检确诊。结果:后...
- 范志强刘中华周瑞锦姬彤宇杜涛李启忠
- 关键词:腹腔镜乳糜尿肾蒂淋巴管结扎术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评估及治疗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的原因及尿动力学检查在治疗方法选择中的意义。方法对162例有下尿路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膀胱出口梗阻和逼尿肌不稳定为主要表现,分别为77.2%(125/162)及64.2%(104/162),膀胱顺应性减低及逼尿肌收缩无力亦有表现。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留置尿管、膀胱穿刺造瘘及前列腺切除。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的主要病因为膀胱出口梗阻及其引起的逼尿肌功能障碍,尿动力学检查可准确区分梗阻与非梗阻,判断逼尿肌功能状态,为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姬彤宇宋少康李启忠周瑞锦刘中华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尿动力学
- 输尿管镜下逆行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8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逆行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6年2月期间逆行球囊扩张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83例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38例,年龄22~70岁,平均46岁;均为输尿管单发狭窄,其中左侧37例,右侧46例;狭窄段位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3例,上段21例,中段25例,下段34例;狭窄段长度0.5~2.5cm,应用逆行球囊导管扩张狭窄段输尿管,术后留置2根F_(4.7)输尿管支架管,3个月后拔除。结果: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3.5min,术后住院3~6d,平均4.5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78例患者随访时间达6个月,其中治愈、好转和无效患者分别为42例(53.8%)、28例(35.9%)和8例(10.3%)。术后67例患者随访时间达24个月,其中治愈、好转和无效患者分别为19例(28.4%)、27例(40.3%)和21例(31.3%)。卡方检验及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患者的年龄、输尿管狭窄位置对手术预后疗效无显著影响(P>0.05);输尿管狭窄段长度、狭窄持续时间和肾盂积水程度均显著影响预后疗效(P<0.05)。结论:逆行球囊扩张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同时,可作为临床上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的首选方式,但其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 王向阳姬彤宇单磊
- 关键词:输尿管镜输尿管狭窄
- 带蒂双面包皮皮瓣法治疗180例尿道下裂临床分析
- 2008年
- 目的为提高一期修复尿道成功率,总结应用带蒂双面包皮皮瓣尿道成形术(PPDIF)治疗尿道下裂的经验。方法1991-2006年间,应用单面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140例,应用双面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180例,对比分析单面、双面皮瓣尿道成形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单面皮瓣尿道成形术治愈率75.0%、双面皮瓣尿道成形术治愈率89.4%,双面皮瓣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单面皮瓣。结论带蒂双面包皮皮瓣尿道成形术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成功率高,且成形后阴茎外形美观。
- 周瑞锦刘中华姬彤宇张祥生李启忠
- 关键词:尿道成形
- 血清F-PSA/T-PSA检测在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 目的:探讨诊断灰区内血清游离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PSA(T-PSA)的比值,在前列腺增生(BPH)与前列腺癌(PCa)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4年10月—2005年5月的前列腺疾病患者进...
- 李启忠宋少康姬彤宇刘中华张祥生
- 文献传递
- 男性假两性畸形14例报告被引量:3
- 1998年
- 范小玲周瑞锦程四国姬彤宇丁德刚宋少康
- 关键词:假两性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