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萌 作品数:11 被引量:20 H指数:3 供职机构: 济南市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社会发展攻关项目 贵州省省长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治疗 被引量:1 2013年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 ARM)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新生儿消化道畸形之一,发病率约为1/5000,种类较多,病理改变也较复杂,不仅存在肛门直肠自身的缺陷,还常伴有肛门周围肌肉、神经发育的不完善及其他系统畸形,治疗过程复杂,术后并发症多,虽有多种手术方术的改进及创新,但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术后部分患儿仍可出现不同程度污粪、便秘、大便失禁等排便功能障碍情况,发生率可高达10%-73%。 孔萌 刘远梅关键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小儿 腹腔镜治疗小儿胆囊结石28例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小儿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总结我院2008年5月-2012年7月收治的28例胆囊结石临床资料,男15例,女13例,年龄5~14岁,平均10岁,病程5d至3年,所有患儿均2次B超检查确诊,其中单纯胆囊结石10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12例,急性胆囊炎症6例,白细胞计数升高8例,肝功能异常7例,本组无合并胆总管结石及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结果 本组28例均经腹腔镜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泥沙样结石10例,颗粒状结石18例,单发结石7例,多发结石21例,结石直径2~10 mm;手术时间25~55 min,平均40 min,术中出血量15 ~45 mL,平均30 mL.其中有1例5岁女患,术后第2天出现低热、黄疸,行MRI检查疑胆道损伤,术后第5天再次剖腹探查,发现是合成夹夹闭了胆总管造成胆总管横断损伤,行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后患儿恢复好,随诊4年,无并发症发生,其余患儿住院时间4~7d,平均4.5d;时间6个月~3.5年,其中1例男孩术后6月因暴饮暴食,发生胰腺炎,其余患儿恢复好. 结论 正确解剖Calot三角是预防小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关键,选择具有腹腔镜操作经验的外科医生实施小儿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金祝 刘远梅 王鑫 高明娟 孔萌 郑泽兵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结石病 儿童 NGF及其受体TrkA、P75NTR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直肠末端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14年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由于发病的多因素性和病理改变的复杂性,术后排便障碍发生率较高,确切机制不详。有研究表明与肛门闭锁末端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发育异常有关哪, 高明娟 刘远梅 毛羽晨 孔萌 郑泽兵 曲颜关键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P75NTR TRKA 畸形患儿 NGF 肠神经系统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肛门直肠畸形胎鼠直肠末端的表达及意义 2014年 目的检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肛门直肠畸形胎鼠直肠末端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可能与肠壁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方法SD大鼠数字随机分对照组和乙烯硫脲致畸ARM组,两组孕鼠在孕20d手术取出宫内胎鼠,对胎鼠盆腔会阴部矢状面HE染色,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对照组和ARM胎鼠直肠末端GDNF蛋白定位及定量表达情况,qRT-PCR方法检测两组GDNF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HE染色显示:ARM胎鼠肛门为一闭合盲端,无正常肛门结构,直肠盲端为增生鳞状上皮组织及增厚的肌层,各层组织结构分层不清,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肌间神经丛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43.10±8.60比88.90±10.65,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DNF在对照组及ARM组直肠末端黏膜层,黏膜下及肌间神经丛中均有表达,ARM组平均积分光密度(IOD值)明显低于正常组(238.32±41.67比500.93±90.10,P〈0.01)。Westernblot及qRT-PCR结果显示在ARM组胎鼠直肠末端组织中GDNF总蛋白及mRNA明显低于对照组(0.43±0.09比0.61±0.06;72.00±33.47比125.17±66.28,P〈0.05)。结论GDNF在肛门直肠畸形胎鼠直肠末端表达下调,可能与其肠壁神经系统发育不良有关。 孔萌 刘远梅 毛羽晨 金祝 高明娟 郑泽兵 曲颜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肠神经系统 直肠 HuD蛋白对肛门直肠畸形子鼠直肠末端肠神经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检测HuD蛋白在肛门直肠畸形(ARM)子鼠直肠末端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可能对肠壁神经系统(ENS)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20只成年sD孕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乙烯硫脲(ETU)实验组各10只,两组孕鼠在孕20d取出宫内所有子鼠,观察其大体形态及计算畸形率,并取出子鼠直肠末端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直肠末端组织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HuD蛋白在直肠末端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共产子鼠108只,存活率为100.0%,未见任何畸形发生;实验组共产子鼠94只,存活率为93.6%,存活子鼠中ARM发生率为96.8%。HE结果显示:正常组子鼠直肠末端组织结构分界清楚,胞质丰富,轴突清晰;ETU组中患ARM的子鼠各层组织结构分层不清,可见较多空腔,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肌间神经元数目较正常组明显减少[(143.60±14.93)个比(335.90±10.46)个,P〈0.01]。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ARM组子鼠直肠末端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312.90±53.40比456.40±57.13;0.24±0.05比0.45±0.06,P〈0.01)。结论HuD蛋白在ARM子鼠直肠末端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参与并影响ENS的发育与成熟。 孔萌 刘远梅 金祝 高明娟 曲颜 郑泽兵关键词:肛门直肠畸形 肠神经系统 嘌呤受体亚型(P2Y2)在肛门直肠畸形动物模型直肠末端的表达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检测嘌呤受体亚型(P2Y2)在肛门直肠畸形(ARM)胎鼠直肠末端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可能对肠壁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 SD孕鼠随机分正常组和乙烯硫脲(ETU)实验组,两组孕鼠在孕20d取出宫内胎鼠直肠末端,应用HE染色观察直肠末端组织结构变化,Western blot和qRT-PCR方法检测P2Y2在直肠末端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胎鼠直肠末端组织结构分界清楚,黏膜下和肌间神经元细胞数目多,胞浆丰富,轴突清晰;ETU组中患ARM的胎鼠各层组织结构分层不清,可见较多空腔,神经元细胞数目较少。Western blot和qRT-PCR结果显示ARM组胎鼠直肠末端蛋白含量及mRNA量明显低于正常组(0.23±0.06比0.42±0.05;49.40±26.49比98.53±52.25,P<0.05)。结论 P2Y2可能参与ARM胎鼠直肠末端肠神经系统的发育。 孔萌 刘远梅 金祝 曲颜 郑泽兵关键词:肛门直肠畸形 胎鼠 肠神经系统 TrkA、p75NTR mRNA在肛门直肠畸形胎鼠直肠末端的表达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检测肛门直肠畸形(ARM)胎鼠直肠末端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p75NTR 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ARM直肠末端肠神经系统发育情况。方法成年SD孕鼠16只。其中实验组10只,对照组6只。实验组孕鼠在孕11 d、13 d 2次给予10 g.L-1乙烯硫脲(125 mg.kg-1)灌胃,制作先天性ARM动物模型;对照组灌胃注入等量9 g.L-1盐水。2组孕鼠在孕20 d时行剖宫手术取出胎鼠,取其直肠末端并保存于-80℃冰箱;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正常胎鼠和ARM胎鼠直肠末端TrkA、p75NTR mRNA表达情况。结果 TrkA、p75NTR mRNA在正常胎鼠直肠末端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是162.221±104.675,129.778±51.976,在ARM胎鼠直肠末端中表达分别是78.937±33.425,87.145±25.81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TrkA、p75NTR基因扩增后产物cDNA片段与引物设计的扩增片段完全吻合,TrkA、p75NTR基因条带亮度对照组均高于实验组。结论 TrkA、p75NTR mRNA在ARM胎鼠直肠末端的表达异常,提示神经生长因子及受体TrkA、p75NTR可能参与ARM肠神经系统的发育。 毛羽晨 刘远梅 孔萌 金祝 高明娟关键词:TRKA P75NTR 肛门直肠畸形 肠神经系统 腔镜下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腔镜下胸锁乳突肌始端切断松解术在小儿先天肌性斜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1~8岁斜颈患儿于患侧腋窝前缘顶端置入10 m套管针(trocar),在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锁骨头浅部及颈阔肌筋膜下建立皮下操作空间,充入CO_2气体加压至6 mm Hg(1 mm Hg=0.133 k Pa)。分别在病变侧颈后近端锁骨上缘处及对侧胸壁近端锁骨下缘穿刺置入5 mm trocar至颈前皮下间隙,并置入分离钳与电凝钩,分次电凝横断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锁骨头的肌纤维及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直至显露出颈血管鞘与肩胛舌骨肌。术后第1天佩戴颈托进行矫正。结果: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复发病例,手术时间为45~120 min,平均时间为55 min,术中出血较少,术后住院时间2~3 d,平均2.5 d,随访1~12个月,疗效满意。结论:腔镜下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好,操作简单,真正做到颈部无瘢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推广性。 孔萌 武玉睿 张士松 翟允鹏 刘红真 赵华善关键词:先天性肌性斜颈 儿童 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梅克尔憩室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治疗小儿梅克尔憩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11个月~6岁患儿脐环下方作一长约2 cm的弧形切口,切口两端分别置入一5 mm Trocar,分别于观察孔和操作孔Trocar处各置入腹腔镜和无损伤肠钳,由回盲部远端至近端探查到憩室包块后夹紧并固定包块及附近肠管。撤除气腹并适当扩大切口后将梅克尔憩室包块及附近肠管拖出切口外行切除吻合。结果 4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后3 d开始进流质饮食,4~6d出院,无术后便血、肠损伤、脐部切口疝等并发症。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下治疗小儿梅克尔憩室疗效好,操作简单。 孔萌 武玉睿 张士松关键词:梅克尔憩室 腹腔镜 疗效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直肠末端表达的下调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受体(TrkA、P75NTR)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患儿直肠末端的表达,探讨对其肠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ARM患儿直肠末端标本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高位ARM15例,中位ARM6例,低位ARM9例;手术年龄2d~13个月,平均1.4个月。一期腹会阴肛门成形8例;分期肛门成形13例,包括: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7例,腹会阴肛门成形2例,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4例,会阴肛门成形9例。肛门成形术中取直肠末端标本,运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计数直肠末端黏膜下及肌间神经丛数量,免疫组织化学(IHC)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NGF及其受体(TrkA、P75NTR)在低位ARM和中高位ARM患儿直肠末端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低位ARM患儿直肠末端黏膜下及肌间神经丛分布密集,神经丛面积大,节细胞数量多;中高位ARM患儿神经丛分布明显稀疏,神经丛数量较低位ARM患儿明显减少(1.30±0.82 vs 5.60±1.36)个,两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HC:NGF、TrkA、P75NTR主要在直肠末端黏膜下及肌间神经丛表达,NGF主要定位于胞核,TrkA主要定位于胞核及胞质,P75NTR主要定位于胞核、胞膜。NGF、TrkA、P75NTR在低位ARM患儿直肠黏膜下、肌间神经丛大量表达,其积分光密度(I0D值)分别为43.48±7.11、18.83±3.65和23.39±3.64;NGF、TrkA、P75NTR在中高位ARM患儿直肠末端表达明显减少,其积分光密度(IOD值)分别为3.70±1.21、8.49±2.68和7.17±2.28,两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qRT-PCR:NGF、TrkA、P75NTRmRNA在低位ARM患儿直肠末端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72.22±104.38、148.78±72.45和122.83±35.45);明显高于中高位ARM患儿(80.38±43.10、73.95±47.43� 高明娟 刘远梅 毛羽晨 金祝 郑泽兵 曲颜 孔萌关键词:消化系统畸形 直肠 肛门 神经生长因子 肠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