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利民

作品数:300 被引量:1,638H指数:2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1篇期刊文章
  • 84篇专利
  • 49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8篇建筑科学
  • 14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理学
  • 9篇天文地球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机械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8篇桥梁
  • 74篇斜拉
  • 71篇拉索
  • 70篇阻尼
  • 55篇振动
  • 48篇阻尼器
  • 42篇斜拉桥
  • 42篇健康监测
  • 34篇斜拉索
  • 34篇模态
  • 29篇地震
  • 29篇减振
  • 24篇结构健康监测
  • 20篇传感
  • 18篇抗震
  • 18篇耗能
  • 15篇桥梁工程
  • 15篇梁结构
  • 14篇剪切
  • 13篇振动控制

机构

  • 300篇同济大学
  • 21篇宁波大学
  • 11篇深圳大学
  • 6篇北京科技大学
  • 5篇合肥工业大学
  • 5篇苏州科技学院
  • 4篇上海师范大学
  • 4篇上海材料研究...
  • 4篇河北工业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广东省公路勘...
  • 2篇河北省交通规...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陕西省公路勘...
  • 2篇山东高速集团...
  • 2篇日本制铁株式...
  • 2篇上海市政工程...

作者

  • 300篇孙利民
  • 42篇淡丹辉
  • 31篇陈林
  • 23篇谢文
  • 18篇孙智
  • 15篇周海俊
  • 12篇张启伟
  • 12篇闵志华
  • 12篇程纬
  • 11篇范立础
  • 9篇常军
  • 9篇王君杰
  • 9篇陈祖贺
  • 7篇夏烨
  • 7篇孙守旺
  • 7篇周亚刚
  • 6篇孙汝蛟
  • 6篇魏俊
  • 6篇徐斌
  • 6篇周毅

传媒

  • 3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2篇工程力学
  • 14篇振动与冲击
  • 8篇地震工程与工...
  • 7篇土木工程学报
  • 6篇振动工程学报
  • 6篇中国公路学报
  • 4篇结构工程师
  • 3篇湖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预应力技术
  • 3篇建筑科学与工...
  • 3篇2006年全...
  • 2篇振动.测试与...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力学学报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16篇2023
  • 24篇2022
  • 20篇2021
  • 16篇2020
  • 23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8篇2016
  • 18篇2015
  • 19篇2014
  • 14篇2013
  • 11篇2012
  • 11篇2011
  • 12篇2010
  • 18篇2009
  • 12篇2008
  • 15篇2007
  • 15篇2006
  • 10篇2005
  • 6篇2004
3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MD和ATMD组合系统对施工状态斜拉桥的风振减振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该文研究分布式TMD(tuned mass dampers)和ATMD(active tuned mass dampers)对斜拉桥抖振响应竖向减振的优化设计和减振效果,采用H∞控制理论设计分布式TMD和ATMD,并通过对竖向减振效果的评价实现控制方案优化。以处于施工状态的南京长江三桥为例,考虑自激力对气动刚度和阻尼的贡献,实现分布式TMD和ATMD参数的同步优化和控制器设计,对斜拉桥抖振响应及其竖向减振进行数值分析,结果显示若仅采用分布式TMD或分布式ATMD将难于同时实现对斜拉桥位移和加速度响应的有效减振,而采用分布式TMD和ATMD的组合系统并对结构多个模态振型调谐,可有效减小施工状态斜拉桥的竖向风振响应。
文永奎孙利民
关键词:斜拉桥风振控制质量阻尼器
大跨桥梁主塔施工阶段塔吊风致振动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大跨桥梁主塔施工阶段的高耸塔式吊机抗风安全性问题十分关键,在动力响应方面无规范明确指导。该文提出大跨桥梁施工过程中附着高耸塔吊精细化抗风分析流程,以南京长江五桥为例对桥塔-塔吊联合结构进行了抖振风荷载时程分析,并进行了安全性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工作风速(20m/s)下,塔吊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均满足要求;极限风速(42 m/s)下,塔吊的安全性满足要求。提出的抗风安全性验算流程对同类结构的抗风性能分析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夏烨简旭东孙利民沈斌
关键词:大跨斜拉桥抖振
一种背索式部分双层悬带拱桥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背索式部分双层悬带拱桥,设置在河流上,悬带拱桥包括一对锚锭、一对桥塔、一对主缆、一对拱肋、上行桥面板系统和下行桥面板系统,一对锚锭和一对桥塔均分别固定在河流的两岸,锚锭设置在桥塔的外侧,锚锭和桥塔之间设有背索,...
王傲罗岚炘刘展行夏烨孙利民
带剪切连梁双柱式桥墩地震响应特性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研究剪切连梁对双柱式桥墩地震响应的影响,该文将双柱式桥墩和带剪切连梁双柱式桥墩置于全桥模型中开展振动台试验研究,其中带剪切连梁双柱式桥墩沿墩等间距附有5根剪切连梁。因此设计了一座几何相似比为1/70且包含桥墩(含双柱式桥墩和带剪切连梁双柱式桥墩)、主塔、主梁、群桩和模型土等在内的斜拉桥试验模型并开展振动台试验,比较研究人工波、El Centro波和Mexico City波等不同频谱特性地震作用下双柱式桥墩和带剪切连梁双柱式桥墩的地震响应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与双柱式桥墩结果相比,在人工波、El Centro波和Mexico City波作用下,带剪切连梁双柱式桥墩的墩底最大应变明显减小,表明附加的剪切连梁可有效降低墩柱的弯矩应变响应,实现了剪切连梁起分散墩柱受力的作用;与振动台输出最大加速度相比,三条地震波作用下带剪切连梁双柱式桥墩的墩底加速度放大1.4倍~1.8倍,表明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纵向加速度产生不利影响,具有明显放大效应;地震输入的频谱特性明显影响双柱式桥墩和带剪切连梁双柱式桥墩的加速度、位移和应变等地震响应,且其影响程度取决于地震输入卓越频谱与结构频率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
谢文何天涛孙利民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双柱式桥墩桩-土-结构相互作用频谱特性
一种主梁转角控制型桥梁阻尼减振装置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主梁转角控制型桥梁阻尼减振装置,包括上旋转板、竖向滑块、中间支座、阻尼器和底板;上旋转板顶部连接桥梁主梁,底部中间位置连接竖向滑块,竖向滑块底部深入中间支座并与中间支座活动连接,...
陈林刘展行孙利民赵林葛耀君
结构-群桩基础地震响应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被引量:21
2016年
为研究桥梁群桩基础的大质量承台和外露桩基对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效应的影响,分别对低承台(与土接触)和高承台群桩基础进行了离心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中地基土采用了黏质粉土,上部结构简化为质点和杆构件,基础形式包括单桩和群桩。为模拟地震剪切波作用下土层运动效应,采用叠环式层状剪切箱实现土体的层状自由剪切,箱内壁设置橡胶膜以消除边界反射效应。在加速度为50g的离心环境中,选取Chi-Chi地震波作为基底激励输入,在不同输入峰值加速度下,分析了结构-群桩基础的地震响应。试验结果表明:与低承台群桩基础相比,高承台形成的群桩外露会增加上部结构和承台的惯性效应,改变桩身峰值弯矩的分布,表现为承台与桩接触处的桩身峰值弯矩下降,但桩身最大峰值弯矩改变较小。
梁发云陈海兵黄茂松孙利民
关键词: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响应
弧形轨迹摩擦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弧形轨迹摩擦阻尼器,包括阻尼器外部套筒、阻尼器摩擦内垫层、阻尼器摩擦触头、阻尼器连杆系统。所述阻尼器外部套筒为弧形圆桶,为内部摩擦垫层提供支撑并且改变摩擦触头之间的距离;所述摩擦垫层与摩擦触头之间通过拉...
陈祖贺淡丹辉孙利民
文献传递
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我国早期建设的桥梁普遍对抗震考虑不足,而独柱式桥墩又应用广泛。通过对不同箍筋间距的独柱式桥墩缩比模型进行拟静力和pushover试验,得到破坏特征、滞回特性、耗能特性等结果,从而得知我国早期所建造的某些独柱式桥墩在地震作...
左晓明叶献国汪日光王海波孙利民闫兴非
关键词:抗震性能滞回耗能脆性
文献传递
拉索-弹簧-阻尼器系统的动力特性分析
拉索是斜拉桥的主要受力构件,由于其具有长、柔、轻且阻尼小的特点,在外界环境激励下极易产生各种振动,尤其是风雨导致的大幅风雨振动,易导致行人的不安和拉索的破坏.辅助索减振措施用辅助索将各拉索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索网,由此可以...
周海俊丁炜朱亚峰孙利民
关键词:斜拉桥
文献传递
一种针对桥梁竖向振动控制的惯容-阻尼减振系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针对桥梁竖向振动控制的惯容‑阻尼减振系统。当桥梁主梁发生振动时,上部质量体与桥梁主梁发生相对位移,驱动介质流体穿过阻尼孔并在软管内流动,分别提供阻尼和流体惯容效果;弹簧提供回复力...
陈林刘展行孙利民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