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小淋

作品数:8 被引量:176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市崇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水稻
  • 3篇氮肥
  • 2篇氮肥利用
  • 2篇氮肥利用率
  • 2篇生理
  • 2篇利用率
  • 1篇氮肥管理
  • 1篇氮肥利用效率
  • 1篇氮肥运筹
  • 1篇演进
  • 1篇演进过程
  • 1篇早熟
  • 1篇中粳
  • 1篇中粳稻
  • 1篇生理机制
  • 1篇生理生态
  • 1篇生理生态效应
  • 1篇生理原因
  • 1篇施氮
  • 1篇施氮比例

机构

  • 5篇扬州大学
  • 2篇崇明县农业技...
  • 1篇上海市崇明县...

作者

  • 8篇孙小淋
  • 5篇杨建昌
  • 4篇刘立军
  • 2篇冯加根
  • 2篇周燕
  • 2篇杨立年
  • 2篇王志琴
  • 1篇薛亚光
  • 1篇谈桂露
  • 1篇郁海金
  • 1篇陈婷婷
  • 1篇张耗
  • 1篇施红兵
  • 1篇张自常
  • 1篇龚才根
  • 1篇李维维

传媒

  • 3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上海农业科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0
  • 3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及其生理生态效应被引量:22
2010年
水稻是中国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农业上第一用水大户。随着人口的增长、城镇和工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球气候的变化,一方面需要不断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质量以满足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应对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严重问题。因此,研究水稻高产优质节水灌溉技术,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节约水资源,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介绍了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生理生态效应,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水稻节水灌溉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孙小淋杨立年杨建昌
关键词:水稻节水灌溉生理
江苏省中籼水稻品种演进过程中米质的变化被引量:16
2009年
以江苏省近60年来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13个中熟籼稻品种(含杂交稻组合)为材料,依据品种种植年代结合株型特点将其分为早期高秆、矮秆、半矮秆常规稻、半矮秆杂交稻和超级稻5个类型,研究了品种演进过程中米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稻米的碾磨品质(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在同一类品种间有较大差异,在品种演进过程中无明显变化。与早期品种相比,现代品种(半矮秆杂交稻和超级稻)稻米的垩白度显著降低,崩解值变大,消减值变小,稻米中的清蛋白、谷蛋白、赖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增加,醇溶蛋白含量显著降低。随着品种演进,产量逐步提高,其原因主要是总颖花量的增加及每穗粒数的显著增多。说明中籼水稻品种演进过程中,米质和产量协同提高。
张耗谈桂露孙小淋刘立军杨建昌
关键词:中籼水稻演进
不同施氮比例对‘花优14’大田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14年
在总施氮(纯氮)量为300kg/hm2的条件下,研究了前后期不同施氮比例对水稻‘花优14’大田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后期不同施氮比例对‘花优14’大田生长阶段的叶龄、绿叶数均无明显影响,对株高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小;前期施氮比例过高,则无效分蘖多,穗型小,产量较低;适当提高后期施氮比例,虽然一定程度上使有效穗数有所减少,但能促进幼穗分化、有利大穗形成、更易获得高产;后期施氮比例过高,有效穗、实粒数、千粒重均明显降低,更不利于产量提高,而且容易导致贪青迟熟;前后期施氮比例为6∶4~5∶5时不但能够取得较高产量,而且能够安全成熟。
郁建飞冯加根孙小淋周燕许恩龙李维维
关键词:水稻氮肥运筹
早熟中粳类品种(系)在崇明县的种植表现初报
2015年
为稳定崇明县水稻生产,促进粮油作物合理茬口安排和品种搭配,并筛选出适合崇明种植的高产优质早熟稻米,2013年崇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观察研究了3个水稻早熟中粳类品种(系)的种植表现。结果表明,"松1004"、"闵香早粳"、"早玉香粳"在崇明均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可在崇明县示范推广。
孙小淋施红兵郁海金冯加根
不同浸种时间及浸种方式对水稻‘秀水134’发芽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研究不同的浸种时间和不同间隙次数对稻种发芽率的影响,为提高种子发芽率提供合理依据。以‘秀水134’为试材,探究了不同浸种时间48、60、72 h和不同浸种方式连续浸种、间隙1次、间隙2次对‘秀水134’浸种催芽的影响。对‘秀水134’稻种发芽率影响的效应是浸种方式>浸种时间,在平均17.5℃的环境中,浸种间隙的影响以2次浸种间隙处理的发芽率最高,其次是一次浸种间隙处理,连续浸种的发芽率最低。浸种时间的影响中,72 h浸种时间的种子,在催芽初期就表现出极高的发芽率。在上海崇明地区,以浸种72 h,间隙2次可以提高‘秀水134’的发芽率,并对稻种萌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孙小淋龚才根周燕
关键词:浸种发芽率
覆盖旱种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2
2010年
以超级稻武粳15(粳稻)和两优培九(籼稻)为材料,从移栽至成熟进行覆膜旱种(PM)、覆草旱种(SM)和裸地旱种(NM)处理,以水种(TF)为对照。结果表明,与TF相比,旱种水稻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NM、PM和SM的减产率分别为38.7%~46.5%,9.8%~17.4%和1.7%~7.0%,NM和PM的产量与TF有显著差异,SM的产量与TF差异不显著。SM改善了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NM和PM则降低了稻米这些品质;SM还提高了稻米的最高黏度和崩解值,降低了消减值,NM和PM的结果则相反。两品种的结果趋势一致。SM提高了灌浆期的根系氧化力、叶片光合速率和籽粒中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NM和PM则降低了上述生理指标值。在SM条件下,结实期较高的根系活力、叶片光合速率和籽粒中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是获取较高产量和较好稻米品质的重要生理原因。
张自常孙小淋陈婷婷刘立军杨建昌
关键词:水稻覆膜旱种
水稻实地氮肥管理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生理原因被引量:66
2009年
以代表性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水稻实地氮肥管理(SSNM)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SSNM的施氮量较常规施肥方法(FFP)降低了48.1%~63.0%,产量提高了0.1%~9.3%。SSNM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分别较FFP提高了31.4%~56.8%和143.6%~166.0%。水稻氮吸收高峰出现在穗分化期至抽穗期,此阶段SSNM处理氮的吸收量和其占最终总吸收量的比例均明显高于FFP。抽穗后SSNM水稻的吸氮量也明显高于FFP。自幼穗分化期开始,SSNM水稻根系重量和根系活力(尤其是单茎占有的根系活性)逐步超过FFP。SSNM明显提高了幼穗分化期和抽穗期水稻叶片中谷氨酰胺合成酶、硝酸还原酶和Fd-谷氨酸合酶的活性。抽穗后SSNM处理水稻剑叶的光合速率高于FFP,上述结果表明SSNM有利于促进水稻中后期根系生长,提高物质生产和养分吸收,从而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
刘立军杨立年孙小淋王志琴杨建昌
关键词: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氮肥利用率生理机制
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43
2009年
以杂交籼稻汕优63和丰优香占及粳稻武育粳3号和9516为材料,研究了中期搁田、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以及旱作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层灌溉相比,搁田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因施氮量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常规施氮量(240 kg/hm2)下,干湿交替灌溉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而在高氮(300 kg/hm2)条件下,干湿交替灌溉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水稻旱作与常规水作产量无明显差异。除武育粳3号外,中期搁田处理显著提高了汕优63和丰优香占的氮肥利用率;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提高了高施氮量处理氮肥的农学利用率和生理利用率;水稻旱作有利于提高氮肥吸收利用率。
刘立军薛亚光孙小淋王志琴杨建昌
关键词:水稻水分管理氮肥利用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