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4篇血性
  • 4篇缺血
  • 4篇外科
  • 4篇颅脑
  • 4篇脑血
  • 3篇外伤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血管
  • 2篇诊治
  • 2篇中风
  • 2篇术后
  • 2篇缺血性中风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外科治疗
  • 2篇颅脑损伤
  • 2篇颅内
  • 2篇脑损伤
  • 2篇脑外伤

机构

  • 18篇蚌埠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8篇孙建国
  • 16篇李金堂
  • 10篇陶玉铭
  • 8篇刘家明
  • 8篇韩跃彬
  • 5篇曹本福
  • 5篇崔海燕
  • 3篇曹本阜
  • 2篇邓爱琼
  • 1篇孙茂琦
  • 1篇张齐刚
  • 1篇王建胜
  • 1篇刘洁一
  • 1篇赵卫国
  • 1篇周建国

传媒

  • 7篇蚌埠医学院学...
  • 4篇淮海医药
  • 2篇职业与健康
  • 1篇现代康复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蚌埠医药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5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介绍一种改进的脑脓肿手术方法
2001年
1996年以来,我院对传统的脑脓肿治疗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小骨窗、脓肿切开、置管引流的方法治疗4例脑脓肿,均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陶玉铭曹本阜韩跃彬刘家明孙建国
关键词:脑脓肿切开引流
真丝线段和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联合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联合使用真丝线段和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NBCA)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AVM)。方法 均经股动脉插管 ,先用真丝线段栓塞 ,再根据畸形血管团的大小及动静脉循环时间将 NBCA调配成适当浓度 ,栓塞AVM。结果 较小的 AVM一次栓塞后完全消失 ,大型 AVM栓塞范围达 80 %。结论 单独使用真丝线段栓塞脑AVM,有线段漂移造成复发之虞 ;单独使用 NBCA栓塞大型 AVM,对于其浓度和注射速度不易掌握 ,可能出现栓塞引流静脉和过度灌注综合症 ,而联合使用常能将 AVM完全栓塞 。
陶玉铭孙建国刘家明韩跃彬曹本阜李金堂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真丝线段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栓塞AVM脑血管造影
脑震荡患者脑血流断层显像30例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报道30例脑震荡的99mTc-ECD脑血流断层显像。99mTc-ECD的积聚程度与局部脑血流量(r-CBF)呈正相关。脑震荡着力部位和(或)对冲部位局部可出现r-CBF减少,而在SPECT(Singlephotonemissiontomograph)三维层显像中显示出来。
曹本福李金堂孙建国周建国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成像脑震荡脑血流量
脑缺血性中风131例临床疗效分析
1994年
我院自1980年10月~1992年10月共收治脑缺血性中风131例,现将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的结果分析如下。
孙建国李金堂邓爱琼王建胜崔海燕
关键词:脑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
颅内松果体区绒毛膜癌的诊治
2001年
曹本福赵卫国李金堂孙建国
关键词:脑肿瘤
重度颅脑外伤后并发ARDS40例的抢救分析
1998年
重度颅脑外伤后并发成人型呼吸窘迫征(ARDS)是较常见的一种非通气障碍型的呼吸衰竭。我院自1978年以来共收治重度颅脑外伤300例,并发ARDS 40例,诊断均符合规定标准。
孙建国李金堂陶玉铭韩跃彬刘家明崔海燕曹本福
关键词:重度颅脑外伤ARDS抢救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综合治疗的研究
李金堂崔海燕邓爱琼孙建国刘洁一
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采用颈内动脉加压灌注、光量子血疗、内科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以及高压氧、理疗、功能康复训练等系统治疗的综合研究,得出该病的急性期应以光量子血疗法和内科保守治疗为主,恢复期则采用颈内动脉加...
关键词: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光量子血疗法加压灌注保守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207例的外科治疗
2002年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总结手术死亡率 ,术后功能恢复情况 ,从而探讨手术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不同年龄组、不同部位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血肿清除术。结果 提出意识水平、手术时机、血肿部位与大小及术前高血压、年龄及合并心肺功能障碍、糖尿病等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 ,减少死亡率较重要环节。
曹本福李金堂孙建国刘家明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手术指征预后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再出血相关因素分析(附18例报告)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2004年1月~2008年4月手术治疗HICH104例中,术后再出血18例;分析术后再出血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7.30%。初次手术于HICH24h内实施者36例,术后再出血10例(27.78%),初次手术于HICH24h以上实施者68例,术后再出血8例(11.7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原发出血部位再出血11例、非原发部位再出血7例;初次手术中止血困难8例中,术后再出血4例(50.00%);术后血压波动6例中再出血4例(66.67%)。结论:影响HICH术后再出血的因素很多、机制复杂;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术中彻底止血、术后控制血压和颅内压,对防止术后再出血、降低死亡率有积极意义。
陶玉铭张齐刚孙茂琦孙建国韩跃彬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再出血
缺血性中风患者颈内动脉灌注治疗200例分析
1997年
目的:研究颈内动脉加压灌注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可行性。方法:对发病2周以后的4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0例治疗作对照。A组行颈内动脉加压灌注治疗,B组为内科保守治疗。疗效由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和临床表现来判定。结果:两个疗程后发现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P<0.005)。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
崔海燕李金堂孙建国
关键词:中风颈内动脉灌注法缺血性中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