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志

作品数:13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药
  • 4篇八珍
  • 4篇八珍汤
  • 3篇代谢
  • 3篇代谢组学
  • 3篇中药代谢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研究
  • 2篇学成
  • 2篇液质联用
  • 2篇肾气
  • 2篇肾气丸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药
  • 2篇联用技术
  • 2篇金匮
  • 2篇金匮肾气丸
  • 2篇化学成分
  • 1篇代谢产物
  • 1篇药理

机构

  • 13篇哈尔滨商业大...
  • 8篇国家教育部
  • 1篇哈尔滨市食品...

作者

  • 13篇孙志
  • 13篇李文兰
  • 5篇杜娟
  • 5篇季宇彬
  • 4篇白晶
  • 3篇孙向明
  • 3篇张超
  • 3篇南莉莉
  • 1篇程斌
  • 1篇代岐昌
  • 1篇胡杨
  • 1篇成秉辰
  • 1篇杨洋
  • 1篇陈奇

传媒

  • 2篇上海医药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 1篇中国药理通讯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药学发展前沿...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均匀设计法优选八珍汤总苷类部位的提取工艺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优选八珍汤总苷类部位的提取工艺,以提取物中芍药苷、人参皂苷和总苷、总皂苷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目标成分的影响.最佳的工艺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72%,溶剂用量14倍量,提取2次,每次6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得膏率为38.22%;芍药苷和人参皂苷的含量为2.250 0、0.788 4 mg/g;总苷(以芍药苷计)的含量为51.178 2 mg/g;总皂苷(以人参皂苷Re计)的含量为145.910 8 mg/g.说明均匀设计法是优化多因素与多水平实验的有利工具.
张超李文兰南莉莉孙志成秉辰
关键词:八珍汤均匀设计
中药复方现代化与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
目的:建立中药的质量控制标准,阐明复方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有效成分)及作用原理,赋与传统医药以现代科学内涵。 方法:采用现代科技尤其是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得到信息多的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以研究中药复方。 ...
李文兰孙志杜娟
关键词:中药复方
文献传递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代谢动力学研究思路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代谢组学高通量、整体性的研究技术和研究思路,对中药中活性物质的分析方法及其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分析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揭示中医证候的科学内涵和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生命体.疾病.中药作用是一个动态的、紧密联系的整体过程,代谢组学则是连接的枢纽和中心,其全景式、整体互动性的特点与中医药的整体观念、证候的复杂体系及动态连贯性、中药作用的多靶点和突出整体效应不谋而合,是中医药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中药进入生命体后,起效的是中药中的原形成分或代谢产物,或与机体作用形成的新成分,三者构成体内中药成分的代谢物组。而中药代谢物组通过多靶点、多系统,协调干预人体内源性代谢物组来治疗疾病,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实质上仍然是代谢动力学变化,如能科学阐明原方成分与体内代谢成分的规律,自然能揭示中药成分的代谢规律,因此推动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相关联的代谢组学和成分组学的研究,从根本上解决中药的药动学问题。
李文兰孙志杜娟孙向明
关键词:代谢组学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证候中药作用
中药复方现代化与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
目的:建立中药的质量控制标准,阐明复方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有效成分)及作用原理,赋与传统医药以现代科学内涵。方法:采用现代科技尤其是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得到信息多的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以研究中药复方。结果:建立了科学规...
李文兰孙志杜娟
文献传递
基于HPLC-DAD-ESI/MS^n技术分析八珍汤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化学成分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鉴定口服八珍汤后大鼠血中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方法对八珍汤给药后所得血清样品,应用HPLC-DAD-MS联用技术,在线进行选择离子扫描(SIM)、二级碎片离子全扫描,对八珍汤的体内代谢化学成分进行解析。结果大鼠口服八珍汤后从血中发现了22个入血成分,其中16个成分为八珍汤所含成分的原型,6个为新产生的代谢产物,其中原型成分分别为白术内酯Ⅰ、5-羟甲基-2-糠酸、羟基芍药苷、白术内酯Ⅲ、芍药内酯苷、芍药苷、甘草苷、阿魏酸、藁本内酯、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代谢产物分别为芍药苷代谢素Ⅰ、3-O-β-D-18β-甘草次酸单葡萄糖醛酸苷、甘草次酸、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d。结论为揭示八珍汤的药效物质基础、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原则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李文兰陈奇白晶孙志杨洋季宇彬
关键词:八珍汤液质联用技术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代谢动力学研究思路探讨
代谢组学高通量、整体性的研究技术和研究思路,对中药中活性物质的分析方法及其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分析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揭示中医证候的科学内涵和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生命体-疾病-中药作用是一个动态的、紧密联系的整体过程,代...
李文兰孙志杜娟孙向明
文献传递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代谢动力学研究思路探讨
李文兰孙志杜娟孙向明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鉴定金匮肾气丸总苷化学成分及代谢产物被引量:10
2010年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HPLC-ESI/MSn)鉴定金匮肾气丸总苷的化学成分及总苷大鼠灌胃给药血浆化学成分或代谢产物。对比体内外样品色谱图各色谱峰,根据负离子模式下的分子离子峰获得化合物分子量信息,金匮肾气丸总苷含19个化学成分:没食子酰-3-O-芹糖基(1→6)葡糖苷、羟基芍药苷、莫诺苷、马钱苷、獐芽菜苷、地黄苷A或B、1,2,3-三-O-没食子酰葡萄糖、芍药苷、山茱萸新苷Ⅱ、6'-(3,4,5-三羟基苯甲酰)芍药苷、1,2,3,6-四-O-没食子酰葡萄糖、山茱萸新苷Ⅰ、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羟基芍药苷、丹皮酚原苷、苯甲酰芍药苷、4'-羟基,6'-(3,4,5-三羟基苯甲酰)芍药苷和两个未知化合物成分。金匮肾气丸总苷大鼠灌胃血浆鉴定出17个化学成分,其中有8个化合物以原型存在,9个可知代谢转化成分,分别为没食子酸,2-羟基苯乙酮-4-O-葡萄糖醛酸酯,芍药苷代谢素Ⅰ,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5-O-硫酸酯,2,4-二羟基苯乙酮-5-O-硫酸酯,2,4-二羟基苯乙酮和3个未知成分。
李文兰胡杨季宇彬杜娟孙志白晶
关键词:金匮肾气丸化学成分代谢产物SPECTROMETRY苯甲酰芍药苷
HPLC-ESI/MS分析八珍汤化学成分及来源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的方法研究八珍汤的化学成分及与四物汤和四君子汤的相关性,并确定八珍汤的各色谱峰来源。方法采用Symmetry ShieldTMRP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乙腈-0.15%甲酸梯度洗脱,对八珍汤全方、单味药、缺味药、四君子汤、四物汤进行HPLC分析。质谱仪所用离子源为大气压电喷雾电离源(ESI),雾化气压力:0.17MPa;干燥气流速:9.0L·min-1;毛细管电压:4kV;传输电压:70V。选择负离子扫描方式,扫描范围:m/z100~1200,记录总离子流(TIC)色谱图和其特征碎片。结果八珍汤全方色谱图分析中共标出27个主要色谱峰,其中2、3、4等13个色谱峰为八珍汤与四物汤共有成分,1,8,9等9个色谱峰为八珍汤与四君子汤共有成分;根据标准品紫外光谱-质谱信息,鉴别出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阿魏酸、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6个峰的化学成分;由质谱峰特征碎片,进一步推测出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甘草素-4′-芹糖苷、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苷PGG、异甘草素葡萄糖芹菜苷、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b210个色谱峰的可能化学成分;根据单味药和缺味药的HPLC分析确定各峰来源。结论确定了八珍汤补益气血功效的化学物质基础及其来源,对八珍汤化学表征及质量评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文兰代岐昌季宇彬孙志杜娟白晶
关键词:八珍汤液质联用化学成分
中药复方现代化与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技术被引量:1
2009年
孙志杜娟孙向明张超李文兰
关键词:联用技术质谱高效液相中医药传统理论有机化学分子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