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悦
- 作品数:88 被引量:43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文学更多>>
- 《黄帝内经》寒邪理论及临床诊治发微被引量:7
- 2021年
- 《黄帝内经》被历代医家奉为“医家之宗”,是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理论渊薮和方法指导。通过研读《黄帝内经》有关“寒”的论述,分析寒邪致病机理、寒性疾病及治疗方法,结合古代医案、现代报道及本团队研究实践,探讨“寒者热之”“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理论在治疗寒性疾病中的实用价值。
- 袁丽霞孙悦丁成华李石林李琪石国栋
- 关键词:寒邪病机病证
- 关于中医四诊客观化的思路探讨
- 中医四诊客观化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前提条件,其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非常棘手,但又不得不去解决,本文从目前四诊客观化常见的一些关键问题,提出一些思路来初步讨论一些应对之策。
- 王瑞何瑜徐丽周灵情齐城成王河宝孙悦郑绍勇程绍民丁成华
- 关键词:中医四诊客观化
- 远红外线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0年
- 远红外线是一种热辐射,对人类健康具有较好的生物效应。作为一种便捷无创的重要物理疗法,远红外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等临床领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收集了近年来远红外在医学临床应用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对远红外的生物效应机制及其在疾病诊断、痛经、慢性疼痛、咳嗽、压疮、肿瘤、腹泻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远红外的临床应用与发展。
- 李石林孙悦潘华平丁成华袁丽霞石国栋李琪李洋
- 关键词:远红外线生物效应疾病诊断
-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的生物学基础被引量:4
- 2022年
-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精髓,在临床运用广泛并行之有效,但其具体作用靶点及机制尚不够明朗。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不同疾病、证型间肠道菌群存在差异,中医药可通过作用于相关肠道菌群而起到治疗不同病证的作用。中医辨证论治的生物学基础可能与证型间肠道菌群差异及中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有关。因此,深入研究临床病证肠道菌群的特征与差异、中医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对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的生物学基础意义重大。
- 李琪孙悦丁成华齐城成石国栋李石林袁丽霞
-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生物学基础
- 命门与三焦关系浅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通过对中医经典文献的研究,笔者认为命门是人体的第六脏,并与三焦形成阴阳表里的对应关系。命门为水中之阳,三焦为火中之阴,形式上符合五行学说。命门藏元气,通行三焦以发挥作用;三焦运后天之气下行,培补先天元气,这样形成了一个升降的体系,以产生人体不竭的生命动力。
- 齐城成孙悦丁成华王河宝董艳玉郑绍勇顾佳毛卓鹏
- 关键词:三焦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 泄泻湿证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分析被引量:13
- 2022年
-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肠道湿热证和寒湿困脾证泄泻患者肠道菌群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符合筛选标准的肠道湿热证和寒湿困脾证泄泻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12例,提取3组人员的粪便样本DNA,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结果:肠道湿热证泄泻患者、寒湿困脾证泄泻患者及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肠道湿热证泄泻患者肠菌中变形菌门下的埃希氏志贺杆菌属、放线菌门下的双歧杆菌属及厚壁菌门下的毛螺菌科和丹毒丝菌属显著升高,寒湿困脾证泄泻患者肠菌中厚壁菌门下的Negativicutes纲及瘤胃球菌属显著增多,而健康对照组肠菌中拟杆菌门下的拟杆菌属显著富集。结论:埃希氏志贺杆菌属、双歧杆菌属、丹毒丝菌属及毛螺菌科丰度显著升高,可能是肠道湿热证泄泻患者的特征性表现,而Negativicutes纲及瘤胃球菌属丰度显著升高,可能是寒湿困脾证泄泻患者的特征性表现。同时上述两证型患者可能存在正气亏损的表现,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正气的扶助。
- 李琪孙悦丁成华潘华平齐城成石国栋董艳玉李石林袁丽霞
- 关键词:肠道菌群
- 案例教学与中医思维培养
- 案例教学是以提升学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以讨论、合作、反思、探究为主要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结合、师生共同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有利于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良好氛围。案例教学有利于启迪中医思...
- 孙悦丁成华王河宝程绍民喻松仁
- 关键词:案例教学中医思维中医诊断学中医学
- 舌诊在慢性肾病诊治中的应用述略被引量:4
- 2015年
- 从文献研究入手,探讨舌诊与肾病证型分类、肾功能分期、肾病的生化指标变化关系;并对舌下络脉与舌图像客观化分析、舌象在肾病治疗前后变化与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等情况进行回顾与整理;认为舌诊在慢性肾病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深入研究与发掘。
- 陈铃丁成华孙悦邓露露李伟张伟
- 关键词:舌诊慢性肾病
- 经行泄泻病因病机探讨被引量:5
- 2018年
- 经行泄泻是一种常见的月经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属于现代医学的经前期综合征范畴。通过研究分析历代医家相关论述,认为经行泄泻的病机以素体脾虚、肾虚,经行肝郁为主,外感邪气为辅。肝郁、脾肾亏虚是产生水湿而致泄泻的根本原因,湿邪内停是经行泄泻病程中的关键病机。同时整理分析近20年来部分有关经行泄泻文献中36例病例描述的舌象特征,佐证中医舌诊司外揣内的临床意义及经行泄泻的内在病机。
- 董艳玉孙悦王河宝程绍民齐城成丁成华
- 关键词:经行泄泻病因病机
- 干燥综合征血瘀证方药运用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找出干燥综合征血瘀证的方药运用规律,为干燥综合征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1979年至2017年公开发表的中医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对文献中的涉及干燥综合征血瘀证的方剂和中药规范化整理后,运用WPS2016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1344篇,按标准纳入血瘀证相关文献40篇,涉及方剂29个,中药179味。初步总结了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血瘀证"的方药运用规律:基础方首选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中药加减首选麦冬、丹参、茯苓、丹皮、黄芪、半夏、黄芩、鸡血藤、太子参等中药。结论: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血瘀证具有一定的组方用药规律,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可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一些参考。
- 郑绍勇孙悦王朝晖程绍民丁成华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血瘀证方剂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