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波
- 作品数:227 被引量:6,732H指数:4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南方丘陵区土壤氮素尺度效应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4
- 2007年
- 利用GPS、GIS和随机过程抽样技术,研究了江西省兴国县潋水河流域土壤氮素在小、中和大3种研究尺度下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和有效氮尺度效应明显,均值随研究尺度的扩大而增加。其中,土壤全氮平均含量分别是0.60gkg-1、0.73gkg-1和0.83gkg-1,有效氮含量为64.8mgkg-1、66.3mgkg-1和80.2mgkg-1。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状况是影响氮素尺度效应的重要因素。3种尺度下母质与土壤氮素含量关系复杂,但均以花岗岩坡残积物发育土壤最低。在不同尺度下,水稻土全氮和有效氮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红壤,但大尺度下的石灰岩土与前二种土壤差异均不显著。在小尺度和中尺度下水田全氮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旱地和林地,在大尺度下它显著高于旱地而与林地差异不显著;水田有效氮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林地,但与旱地除小尺度下差异达显著水平外,中、大尺度下差异不显著。土壤侵蚀状况对土壤全氮和有效氮含量的影响与尺度大小有关,且随尺度增加差异显著性逐渐增强。
- 张世熔孙波赵其国李婷陈红琳黄丽琴
- 关键词:全氮有效氮丘陵区
- 不同施肥措施对水稻土壤微生物镉抗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21年
- 镉(Cd)是最常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对植物和人体具有毒害作用,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的土壤微生物Cd抗性水平,可以为有机肥改良重金属污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了探讨施无机肥和有机肥对于微生物Cd抗性水平的影响,在中国江苏常州、江西上高和福建福州水稻种植区采集了施有机肥(猪粪)和无机肥的土壤样品及猪粪样品,利用功能基因芯片(GeoChip 5.0)技术,研究了土壤微生物Cd抗性功能基因的响应及影响Cd抗性功能微生物群落互作的因素.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1.08±0.70)mg·kg^(-1)]显著低于施无机肥土壤[(3.75±1.22)mg·kg^(-1)](P<0.05).土壤及猪粪样品中共检测到639个Cd抗性功能基因,施有机肥土壤中微生物Cd抗性基因丰度高于施无机肥土壤;有效态Cd含量、含水率、pH和铵态氮含量是影响Cd抗性微生物分布的重要环境因素.对Cd抗性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分析表明,施无机肥条件下,pH、含水率和有效态Cd含量是影响功能微生物潜在互作关系的主要因素;施有机肥条件下,主要影响因素是全钾和含水率.相比较无机肥,施用有机肥提高了土壤中微生物的Cd抗性水平及耐Cd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中的正相互作用.
- 郑开凯马志远孙波梁玉婷
- 关键词:镉有机肥无机肥功能基因
- 不同尺度下丘陵区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特征研究
- 利用GPS和多种采样技术,研究了江西省兴国县潋水河流域不同尺度下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小、中和大3 种尺度的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3.76、16.40和20.29 g/kg。红壤有机质含量随研究尺度的扩大而...
- 黄丽琴张世熔孙波李婷
-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丘陵
- 文献传递
- 基于WebGIS中国农田养分平衡与环境风险评价系统的构建被引量:3
- 2008年
- 在分析了ArcIMS的体系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基于ArcIMS9.0平台,采用空间数据引擎技术、数据库技术及ASP.NET编程技术,结合农田养分平衡模型和环境风险评价模型,设计开发基于WebGIS中国农田养分平衡与环境风险评价系统。系统主要包括远程基础数据库管理、基本数据查询分析、养分专题制图、在线养分平衡分析、环境风险评价分析及施肥策略咨询等6大功能,将农业基础数据通过模型运算的结果与地图数据相结合,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基本农业数据、农田养分平衡与环境风险等信息的在线共享、评价与施肥咨询服务。
- 周娟沈润平孙波
- 关键词:WEBGIS农田养分环境风险评价ARCIMS
- 典型红壤水稻土剖面细菌和真菌分子生态网络特征研究被引量:10
- 2021年
- 土壤表层及深层的微生物互作对土壤养分循环和物质转化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典型红壤水稻土剖面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特征,通过16S rRNA和18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运用CoNet分析方法,构建上层(0~20 cm)、中层(20~60 cm)和下层(60~100 cm)土壤细菌、真菌分子生态网络。结果表明,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沿土壤剖面显著降低(P<0.05)。微生物网络拓扑参数,如连通度、群聚系数和网络密度等均明显增加,表明微生物互作随深度增加而增强。与细菌和真菌界内网络互作特征相反,界间的网络互作随深度减弱。进一步利用随机森林模型和方差分解分析,表明土壤碳氮是影响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的关键因素;沿土壤剖面碳对微生物互作的贡献逐渐增加,由上层的3.58%增加到下层的32.67%。
- 黄兰婷倪浩为李新宇孙波梁玉婷
- 关键词:土壤深度网络分析
- 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 Ⅱ.土壤质量评价的碳氮指标被引量:116
- 1997年
- 土壤质量评价中碳氮指标的表示方法很多,其中生物活性碳、氮能敏感地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但其测定困难,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认识并不统一。本文对《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美国土壤学会1994年发行》一书中土壤质量评价在碳氮方面的指标、测定方法以及土地利用管理对这些指标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 孙波赵其国张桃林
- 关键词:土壤质量
- 太湖地区蔬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变化被引量:11
- 2008年
- 有机氯农药(Organochlorine pesticides,OCPs)从1983年在中国蔬菜地中已被禁止使用,但由于其高残留和高毒性,至今依然对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本研究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方法,分别对太湖地区不同利用时间(分别为1、5、10、15、20、30、50a)蔬菜地的OCPs残留进行研究,并以附近水稻田作为对照。结果表明,(1)表层(0~15cm)和下层(15~30cm)没有显著性差异,OCPs含量范围为19.81~45.0ng·g-1(平均值为32.5ng·g-1),OCPs从1~15a逐渐增加,15~50a又呈逐渐减少趋势;(2)测定土壤的∑DDT,∑HCH(Hexachlorocyclohexane),HCB(Hexachlorobenzene),狄氏剂(Dieldrin),异狄氏剂(Endrin),五氯硝基苯(Pentachloronitrobenzene,PCNB),硫丹(α-Endosulfan)的检出率均高达100%;(3)其中,∑DDT和∑HCH占OCP的主要成分(平均为80%),大部分都低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95)一级标准含量(50ng·g-1);(4)从α-HCH/γ-HCH,DDE/DDT的比率看,在1983年中国禁用后,太湖地区的蔬菜田中依然有新的HCHs和DDTs进入土壤。
- 郝红涛孙波周生路赵振华赵其国黄洪光
- 关键词:有机氯农药DDTHCH太湖
- 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的估算与空间分布分析被引量:401
- 2004年
- 基于 1∶40 0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图》和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对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做出估算 ,并且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 :10 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 1 19kgm- 2 到 176 46kgm- 2 之间 ,2 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 0 2 7kgm- 2 到53 46kgm- 2 之间 ;10 0cm和 2 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 84 4Pg (1Pg =10 15 g)和 2 7 4Pg ;土壤有机碳密度具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 ,东北地区、青藏高原的东南部、云贵高原等森林、草甸分布的地区有机碳密度最高 ,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阿拉善高原与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等沙漠化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最低 ;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气候。
- 解宪丽孙波周慧珍李忠佩李安波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储量
- 黑土地保护利用与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的协调及生态屏障建设战略被引量:26
- 2021年
- 我国东北黑土地在长期高强度利用下土壤“变薄、变硬、变瘦、变酸”,且面临水资源短缺及生态失衡等问题,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已经成为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黑土地保护和利用不仅是耕地系统自身问题,更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协同发展的问题,需要充分发挥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在开展黑土地耕地数量保障和提升黑土地质量行动基础上,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黑土地生态屏障生态条件,阻控和修复黑土地退化,实现黑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
- 张佳宝孙波朱教君汪景宽潘喜才高添
- 关键词:黑土地
- 丘陵区水稻土Cu Cd污染的空间变异与影响因子被引量:9
- 2006年
- 以江西铜冶炼厂区域为例,运用地统计学采样和分析方法结合数理统计,研究了红壤丘陵区水稻土重金属复合污染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铜冶炼厂排污和污水灌溉导致了土壤Cu、Cd复合污染,其中Cu污染具有表聚性,Cd在0~60cm剖面中均引起污染。表层土壤与水稻秸秆和籽粒中全Cu含量间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但Cd没有显著相关。地统计学分析表明,表层土壤Cu、Cd的空间变异主要发生在西南-东北方向,与地势的变化和灌溉渠的走向一致,也与常年风向相似。污染物排放、飘尘和灌溉是影响表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土壤吸附性能。土壤pH值、有机质、孔隙性质影响了Cu的长期迁移过程,但对Cd迁移影响没有表现出显著相关性。
- 孙波曹尧东
- 关键词:水稻土重金属丘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