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洪义

作品数:20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内障
  • 8篇白内障
  • 5篇植入
  • 5篇人工晶体
  • 5篇先天
  • 5篇先天性
  • 5篇先天性白内障
  • 4篇摘除
  • 4篇后囊
  • 4篇角膜
  • 4篇白内障摘除
  • 3篇手术
  • 3篇撕囊
  • 3篇人工晶体植入
  • 3篇连续环形撕囊
  • 3篇晶体植入
  • 3篇后囊连续环形...
  • 3篇环形撕囊
  • 2篇羊膜
  • 2篇水肿

机构

  • 16篇山东大学第二...
  • 8篇山东大学

作者

  • 19篇孙洪义
  • 13篇肖瑛
  • 11篇刘景
  • 10篇王静
  • 10篇王磊
  • 6篇李镜海
  • 6篇陈国玲
  • 5篇高志娟
  • 5篇张晗
  • 4篇高雪
  • 4篇杨丽霞
  • 2篇刘执玉
  • 2篇潘庆敏
  • 2篇王玉霞
  • 1篇高雪
  • 1篇魏璐婉
  • 1篇孙鹏飞
  • 1篇张晗
  • 1篇周亚滨
  • 1篇刘景

传媒

  • 3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眼视光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山东省第十八...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白内障二期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不同技术方法的探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分析先天性白内障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不同技术方法、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对27例(36眼)已行先天性白内障摘除的无晶状体眼患儿行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包括眼前节重建、后囊膜撕开或切开、前部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等技术。术后观察分析视力、人工晶状体及后囊膜情况及其他并发症。结果术后第3天视力>0.5者8眼,0.5以下者28眼;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5者12眼,0.5以下者24眼;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5者17眼,0.5以下者19眼。术后1个月发现残留后囊膜混浊10例,人工晶状体前纤维膜2例,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无夹持或脱位。观察6个月,无眼后节并发症,但屈光度的变化尚需长期观察。结论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2岁以上儿童无晶状体眼的最佳方法,需要熟练掌握处理复杂情况的显微手术技巧和经验。
肖瑛王静李镜海高志娟刘景王磊孙洪义
关键词:白内障无晶状体眼
A常数校正在人工晶体测量中的应用
刘景张晗王静王磊高雪孙洪义
胸腹部外伤引起Purtscher病16例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胸腹部外伤引起的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6例20眼胸腹部外伤引起的purtscher视网膜病变综合征的视力、眼底、视野及荧光素眼底造影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视力预后与眼底表现的关系。结果:20眼中11眼视力恢复为1.0,占55%;6眼视力恢复为0.5-0.8,占30%;3眼预后差,视神经萎缩,黄斑受损,视力永久丧失。结论:严重的胸腹部外伤后应关注是否伴有视网膜病变,及时诊断,及时治疗。视力预后取决于视网膜脉络膜损伤的部位,黄斑部损伤预后差。
肖瑛李镜海王静刘景王磊孙洪义高志娟
关键词:视网膜疾病
白内障摘除联合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治疗先天性白内障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观察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CCC)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采用小切口先天性白内障单纯囊外摘除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58例97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使晶状体后囊中央形成约3~5mm的囊膜缺损区,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以避免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结果: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50眼;术后1mo矫正视力≥0.6者18眼,0.5以下42眼;术后3mo矫正视力≥0.6者20眼,0.5以下46眼;术后6~12mo矫正视力≥0.6者21眼,0.5以下50眼。术后1mo第1次复查,无1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3mo周边部后囊膜浑浊40例,撕囊区清亮。6~12mo16眼发生新生膜,10眼少量玻璃体脱出于前房,玻璃体轻度浑浊,瞳孔不圆18眼,人工晶状体偏位10眼,无1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是一种经济、安全、高效的防止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适用于不能配合激光治疗的儿童,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肖瑛王静李镜海刘景王磊孙洪义高志娟
关键词:先天性白内障前部玻璃体切除
人眼玻璃体基底部形态学特征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人眼后玻璃体基底部玻璃体视网膜粘连区域的显示,评价基底部玻璃体视网膜粘连的形态学特征,揭示其在基底部视网膜撕裂和玻璃体后脱离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对55对(110只)眼库眼球,用机械分离的方法,将玻璃
王静肖瑛刘景王磊孙洪义
文献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黄斑OCT变化分析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2型糖尿病(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区组织结构的影响,评估术后黄斑水肿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选择84例需要单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
孙洪义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黄斑水肿人工晶体植入术
文献传递
大黄素对脂多糖诱导的角膜基质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角膜基质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角膜基质细胞,选取第4代细胞进行实验。根据在LPS刺激角膜基质细胞前是否先用40μmol/L大黄素培养细胞30 min,将细胞分为大黄素+LPS组和LPS组,分别在10μg/LLPS刺激角膜基质细胞前以及刺激后1、2、4、8 h收集细胞;或先用0、5、10、20和40μmol/L的大黄素培养细胞30 min后,再用10μg/L LPS刺激8 h。Western blot检测角膜基质细胞κB抑制因子-α(IκB-α)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角膜基质细胞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mR-NA表达。结果LPS刺激角膜基质细胞后1、2、4、8 h,细胞表达IκB-α蛋白均较刺激前明显下降(P<0.01);大黄素对LPS引起的角膜基质细胞IκB-α蛋白的降解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该作用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P<0.05)。LPS刺激引起角膜基质细胞IL-6和IL-8 mRNA表达升高,刺激后各时间点IL-6和IL-8 mRNA表达均较LPS刺激前明显升高,呈一定时间依赖性(P<0.01);大黄素对LPS诱导的角膜基质细胞IL-6和IL-8 mRNA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该作用呈一定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大黄素能抑制体外培养的角膜基质细胞表达IL-6和IL-8,可能与其抑制IκB-α降解、促进NF-kB活化有关。
陈国玲张晗刘艳丽孙洪义魏璐婉刘执玉
关键词:大黄素脂多糖细胞因子角膜基质细胞
复方天然和复方人工熊胆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对照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2006年2—6月我们用复方天然和复方人工熊胆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并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肖瑛潘庆敏杨丽霞陈国玲王磊高雪孙洪义
关键词: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安全性
贝伐单抗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的实验研究
肖瑛王玉霞周亚滨孙洪义刘景陈国玲杨丽霞
儿童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危险因素分析
刘景王静张晗王磊高雪孙洪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