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地基
  • 3篇载体桩
  • 2篇地基处理
  • 2篇土桩
  • 2篇垃圾
  • 2篇加固处理
  • 2篇建筑垃圾
  • 2篇夯扩
  • 2篇夯扩桩
  • 2篇复合地基
  • 2篇复合载体夯扩...
  • 2篇刚性桩
  • 2篇刚性桩复合地...
  • 1篇预制
  • 1篇预制管桩
  • 1篇载力
  • 1篇振动
  • 1篇软土
  • 1篇软土地基
  • 1篇深层搅拌

机构

  • 6篇北京波森特岩...
  • 2篇沧州师范专科...
  • 1篇河北水利电力...
  • 1篇河北工程技术...

作者

  • 8篇孙玉文
  • 3篇杨启安
  • 3篇王继忠
  • 3篇张连喜
  • 2篇周秋燕
  • 2篇杨浩军
  • 2篇戚银生
  • 2篇杨秋新
  • 2篇安亚伟
  • 1篇张健
  • 1篇徐彤

传媒

  • 2篇工程勘察
  • 2篇河北工程技术...
  • 1篇建筑结构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1
  • 1篇199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载体桩施工振动影响及隔振的研究
2009年
载体桩施工过程中,由于采用柱锤夯实,必然产生振动。本文通过一个特定的试验,检测载体桩施工过程中的振动影响,并且提出了减少振动影响的措施,并通过现场试验对该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试验。
孙玉文周秋燕
关键词:载体桩振动加速度
复合载体夯扩桩技术
王继忠戚银生杨启安葛宝亮杨浩军孙玉文杨秋新张连喜蔺忠彦安亚伟贾世谊张健
该项目利用难以进行回收处理的碎砖烂瓦等固体废物,直接作为一种建筑材料,通过一定的机械运作成为一种人工处理后的复合载体。平均一根桩可消纳建筑垃圾1~1.5立方米,不仅消纳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并且节约一栋六层楼房可消纳建筑垃圾...
关键词:
关键词:建筑垃圾夯扩桩
沧州某大型坑填地基的工程特点与加固处理
2009年
对沧州某大型坑填地基的工程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多个地基处理方案,经过技术与经济比较,最终采用载体桩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加固处理,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护筒中重锤的冲级能,将夯实的建筑垃圾层一锤一锤的击碎、挤向周围,并及时将护筒跟进,有效地穿越夯实的建筑垃圾层,同时又对该层产生了进一步挤密的作用,达到对其下部土层实施加固处理的目的。针对场地地下承压水对施工的影响,采取了打减压孔,孔底封堵,局部降水等有效措施,成功的解决了场地地下承压水的问题,确保了每根复合载体桩的施工质量。
孙玉文段树松赵文革伊海昌周秋燕
关键词:地基处理载体桩刚性桩复合地基
用建筑垃圾加固软土地基
1993年
用重夯按一定夯距夯击软土地基,在夯击坑中填充建筑垃圾,再进行夯实。软土地基经此种方法处理后能满足低层(低于7层)楼房的需要。
王继忠孙玉文张力霆
关键词:建筑垃圾软土地基
沧州某大型坑填地基的工程特点与加固处理
2008年
对沧州某大型坑填地基的工程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多个地基处理方案,经过技术与经济比较,最终采用复合载体夯扩桩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了加固处理,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护筒中重锤的冲击能,将夯实的建筑垃圾层一锤一锤地击碎、挤向周围,并及时将护筒跟进,有效地穿越夯实的建筑垃圾层,同时又对该层产生了进一步挤密的作用,达到对其下部实施加固处理的目的。针对场地地下承压水对施工的影响,采取了打减压孔、孔底封堵、局部降水等有效措施,成功地解决了场地地下承压水的问题,确保了每根复合载体夯扩桩的施工质量。
孙玉文段树松赵文革伊海昌
关键词:地基处理复合载体夯扩桩刚性桩复合地基
载体桩成套技术研究与开发
王继忠沈保汉杨启安李广信戚银生葛宝亮杨秋新杨浩军孙玉文张连喜朱德勤安亚伟
该项目属于土木建筑深基础及地下工程科技领域。该项目的研究内容是将各种废弃建筑垃圾代替成型建材,直接在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处理中使用,通过连续柱锤夯实挤密和三击贯入度控制密实程度,在桩端形成复合载体,与周围被挤密的土体形成无筋...
关键词:
关键词:载体桩施工技术承载力静载试验
一种预制管桩的封底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管桩的封底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封底装置预先对预制管桩底端进行封闭处理,预制管桩在地基土体中沉入时能够有效防止土和水进入到预制管桩的内孔中;预制管桩沉入到位后,再通过锤击或挤压方式即可使封底装置简易...
王继忠张连喜徐彤王光亮王钧杨启安蔺忠彦李湘明孙玉文
关于就地深层搅拌水泥土桩若干技术问题的讨论被引量:2
2001年
针对就地搅拌水泥土桩施工工法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从加固机理出发 ,就设计、施工及施工机械、检测等环节中存在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较深入地讨论 ,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以引起工程技术人员的注意 ,使这一新工法得到更加广泛地应用。
尹玉荣闫斌孙玉文
关键词:水泥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