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艳秋

作品数:45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玉米
  • 8篇土壤
  • 7篇病菌
  • 6篇葡聚六糖
  • 6篇抗体
  • 6篇斑病
  • 5篇黄瓜
  • 4篇信号
  • 4篇生物菌
  • 4篇试纸
  • 4篇试纸条
  • 4篇作物
  • 4篇莠去津
  • 4篇微生物
  • 4篇免疫
  • 4篇胶体金
  • 4篇瓜类
  • 4篇瓜类作物
  • 3篇穴施
  • 3篇液相色谱

机构

  • 44篇沈阳农业大学
  • 8篇辽宁省农业科...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5篇孙艳秋
  • 25篇高增贵
  • 20篇姚远
  • 14篇刘限
  • 11篇曹远银
  • 7篇陈捷
  • 7篇刘长远
  • 7篇赵奎华
  • 6篇李宝聚
  • 5篇董辉
  • 4篇石延霞
  • 3篇王素娜
  • 3篇李婉莹
  • 3篇李兴海
  • 2篇朱桂清
  • 2篇李会娜
  • 2篇魏松红
  • 2篇刘博
  • 2篇孙淑清
  • 2篇梁春浩

传媒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玉米科学
  • 3篇中国植保导刊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农药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现代农药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化感自毒作用的玉米连作障碍修复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化感自毒作用的玉米连作障碍修复剂及其应用,其特征是:修复剂由栖稻假单胞菌和伯克霍尔德菌按照1:3‑3:1比例组成,栖稻假单胞菌在修复剂菌液中浓度为2.0‑3.0×10<Sup>8</Sup>cfu/ml...
高增贵董辉姚远孙艳秋李兴海
文献传递
植物病原细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综述了近年来出现的植物病原细菌免疫和分子检测技术,简要介绍并比较了它们的原理、特点及其应用。免疫和分子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等优点,在植物病原细菌的检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孙艳秋赵奎华曹远银刘长远
关键词:植物病原细菌
玉米大斑病菌StSNF1的基因组定位、蛋白质结构预测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明确StSNF1在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中的位置,解析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特征,探究该基因在侵染寄主的不同时期、分生孢子萌发侵染过程中以及不同碳源培养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该基因ID号为008026214,全长3 046 bp,位于scaffold_17负链的97 793-100 838位置。StSNF1与玉米圆斑病菌SNF1同源关系较近,由877个氨基酸残基编码而成。StSNF1蛋白具有氮端的蛋白激酶结构域、氮端的碳代谢产物去阻遏蛋白激酶结构域和碳端的激酶相关结构域。在蛋白激酶结构域内,具有ATP结合位点和丝氨酸/苏氨酸活性位点。Real-time PCR结果表明,StSNF1在侵染后期高表达,72 h表达量最高;StSNF1在分生孢子萌发24 h时(即侵入丝形成时期)表达量最高;StSNF1在蔗糖为单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表达量最高,果胶培养基次之。综上所述,StSNF1与侵染寄主和碳源利用密切相关,在侵染后期发挥作用,利用寄主细胞内的非发酵型碳源进行次级侵染。
何世道杨瑞秀刘博苑德鹏姚远孙艳秋高增贵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蛋白激酶
不同碳源对生防木霉菌T23、T56生长和生防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碳源培养木霉菌T23、T56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碳源对木霉菌生长、产孢量和生防活性的影响,以期获得木霉菌理想的碳源。同时,评价生物炭作为碳源或基质的效果。结果表明,葡萄糖、淀粉、乳糖、生物炭单独为碳源时,木霉菌生长和产孢以葡萄糖为较优;与生物炭复配后,以生物炭和葡萄糖的复配为最佳,T23与T56的菌丝干重分别为1.24、1.41 g,孢子产量分别高达177.5×107个/m L、172.5×107个/m L,第3天的生长直径分别为75.30、79.20 mm。T23与T56对镰孢菌的抑制作用以生物炭和葡萄糖复配的培养基最好,抑制率分别为83.42%、72.00%。
甄雅静谭磊姚远高增贵孙艳秋刘限
关键词:木霉菌镰孢菌碳源抑菌率
东北小麦白粉病的分子预警与遗传防控技术研究
曹远银邱永春朱桂清迟文娟王立新孙艳秋于基成
小麦白粉病是影响东北小麦生产与产量的最主要的病害,课题组经过5年多的协同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1)小麦白粉病菌小种及毒性变异监测。五年来连续监测了东北及黄淮麦区白粉菌小种及毒力变异规律,及时探明了三次优势小种的演变,并对...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防治病害防治
哈茨木霉菌BM6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研究哈茨木霉菌BM6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拮抗作用和对温室盆栽苗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小麦叶片中活性氧、木质素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哈茨木霉菌BM6发酵液对小麦白粉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84.26%,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可达51.59%。在哈茨木霉菌BM6发酵液处理小麦叶片后,提高了活性氧活性、木质素和丙二醛的含量,分别在第1天、5天和第3天出现高峰值。说明哈茨木霉菌BM6发酵液诱导引起小麦叶片活性氧迸发、木质素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进而增强了小麦的抗病性。
孙艳秋谢婷婷姚远高增贵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拮抗作用
莠去津在沈阳地区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分析
三嗪类除草剂莠去津,又名阿特拉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是一种选择内吸传导型苗前、苗后除草剂。目前,莠去津在国内外杂草防除上仍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莠去津及其混剂仍作为玉米田最重要的除草剂。近年来,莠去津在环境...
王素娜孙艳秋刘限李婉莹高增贵
关键词:莠去津土壤降解动态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研制被引量:14
2011年
应用免疫胶体金技术进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的快速检测研究。为了研制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免疫胶体金检测试纸条,通过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选择25 nm胶体金标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多克隆抗体(CMb)。采用双抗夹心法,将CMb-胶体金复合物包被在胶体金结合垫上,将羊抗兔二抗和CMb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分别作为质控线(C)和检测线(T),组装成试纸条。该试纸条检测灵敏度为106 cfu/mL,与唐菖蒲疮痂病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biovarⅡ)等26个菌株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检测时间为15 min。稳定性试验表明试纸条在37℃条件下放置15 d可保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用试纸条对田间采集的病叶进行检测,C线和T线清晰可见,缓冲液对照呈阴性反应。本试纸条可应用于生产上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早期快速检测,进而指导病害防治。
孙艳秋赵奎华曹远银刘长远梁春浩
关键词: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胶体金试纸条
葡聚六糖诱导植物防卫反应信号转导及其作用受体的研究
本文首次对生物激发子葡聚六糖诱导植物防卫反应信号转导及作用受体进行了系统研究。(1)明确了葡聚六糖可以有效激发植物防卫反应的最初事件。(2)明确了胞内信使活性氧、钙信使系统及胞外信使分子水杨酸和茉莉酸是葡聚六糖诱导系统抗...
孙艳秋
关键词:葡聚六糖系统抗性信号转导防卫反应植物病理学
文献传递
葡萄无公害安全优质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赵奎华刘长远金桂华娄春荣苗则彦梁春浩于天颖郑冶刚庞占荣焦敏刘慧颖陈彦王辉樊金娟孙艳秋孙柏欣
(1)首次确定葡萄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利用系数,提出葡萄测土配方施肥策略;研制出“葡萄膨大专用肥”和“葡萄着色专用肥”2个专用肥配方。(2)首次提出葡萄包膜肥配方及简化施肥技术,施用后产量、品质均优于常量分次施肥,可减少化肥...
关键词:
关键词:葡萄测土配方施肥选育栽培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