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祥 作品数:17 被引量:29 H指数:2 供职机构: 天津市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天津市科技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181例猪胰腺移植的体会 2005年 目的:总结猪胰腺移植的经验,进一步提高大动物模型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02.3~2004.1月我院实验室行猪胰腺移植手术的科研资料。结果:以5天器官功能均正常达到实验要求作为成功的标准,胰腺移植模型预实验组40例,完成手术16对,9例存活,存活率为56.2%;胰腺移植实验组67例,完成手术32对,25例存活,存活率为78.1%;胰肾联合移植组74例,完成手术37对,其中胰腺功能良好31例,移植肾功能良好29例,移植肾及胰腺功能均良好28例,存活率为77.2%。结论:模型成功的关键:术后对动物的精心管理;合适动物麻醉方法;手术操作技巧;研究者对动物和手术的态度;合理的营养支持。 李建水 张肇达 唐勇 胡伟明 孟令祥关键词:胰腺 穿孔素和颗粒酶B蛋白表达对胰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早期诊断的研究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移植胰腺局部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蛋白表达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将40只四川当地杂种长白猪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n=8)、移植组(n=16)、移植+免疫抑制剂治疗组(n=16)。移植手术为同种异体经门静脉回流、肠内引流全胰十二指肠移植。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在进行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术同时应用环孢A+骁悉+甲强龙三联免疫抑制治疗。分别于术前1d和术后1、3、5、7d检测受者的锁骨下静脉血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血糖水平。术后1、3、5、7d,开腹取胰腺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蛋白表达。结果①对照组、移植组以及移植+免疫抑制剂组之间受者的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胰腺移植+免疫抑制剂组与单纯胰腺移植组相比胰腺组织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蛋白表达及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阳性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后胰腺组织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蛋白表达。比常规病理学检查诊断排斥反应早2~4d。结论移植胰腺组织穿孔素和颗粒酶B局部蛋白表达变化早于常规病理学改变,结合常规病理学检查可以对胰腺急性排斥反应做出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胡伟明 张肇达 韩方海 周祥 孟令祥 柯能文关键词:胰腺移植 排斥反应 穿孔素 颗粒酶B 异基因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的体会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总结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经验,建立稳定的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方法对119例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预试验组71例,存活率为74.6%;试验组48例,存活率为93.8%.所有存活病例均于24小时内恢复正常,移植后24小时血糖为4.64±0.98mol/L。结论合理的麻醉方法,熟练的操作技巧和技术,是建立稳定的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的关键因素。 孟令祥 张肇达 李军杰 何满西关键词:胰腺移植 动物模型 猴猪非协调性异种胰肾联合移植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尝试猴猪非协调性异种胰肾联合移植,观察异种移植间的免疫反应。方法整块切取猴的胰十二指肠、右肾及脾,保留带有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的腹主动脉段。切除猪的胰腺制成I型糖尿病的模型,并切除猪的右肾。以端侧吻合的方式将供体猴腹主动脉段和门静脉与猪的肾后腹主动脉段和门静脉分别对应吻合;以端端吻合的方式将供受体的右肾静脉进行吻合;供体输尿管自腹壁引出腹腔。将猴的十二指肠与猪空肠行端侧吻合。结果移植物恢复灌注后5分钟开始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受体于术后19h死亡。结论本实验是对异种移植研究的初探;猴→猪异种移植间的超急性排斥反应可能存在其它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何满西 唐勇 李建水 孟令祥 田伯乐 胡伟明 李刚栉 李军杰 张肇达关键词:异种移植 胰肾 天津市自然人群大肠癌筛查实践与成效分析 被引量:11 2014年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老龄化进程加快,癌症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受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特别是在城市地区,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2012年天津地区首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社区自然人群为基础的大肠癌筛查工作。天津市总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市辖区13个,市辖县3个,全市常住人口为1293.87万,50~60岁人口为20.57727万。2012年,天津市卫生局决定按年龄段以三年为一周期对全市40~74岁居民开展大肠癌筛查。2012年筛查对象为60~74岁居民,2013年筛查对象为50~60岁居民,2014年筛查对象为40~50岁居民。2012年和2013年工作已按计划完成,现将2013年筛查效果做初步分析。 马东旺 赵丽中 张锡朋 张庆怀 俞林 王贺桐 周毅 孟令祥 赵嵘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便血 汗孔角化症诱发肛周鳞癌合并不全肠梗阻1例 2016年 患者女,44岁.主因排便困难2个月余,加重2d于2015年8月12日入院.2个月余前患者自觉排便困难,偶有腹胀、腹痛等不适.无恶心呕吐、发热等不适.患者既往体健,无手术及外伤史.1年前曾因臀部皮肤破损、瘙痒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汗孔角化症,未予正规治疗.近1年来臀部皮肤破损反复溃破不愈合,向肛门部及肛管侵犯.家族无类似病史.查体T:37.0℃,心肺未见异常,腹膨隆,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亢进,局部有气过水声.右大腿可见局部皮肤丘疹样隆起破溃. 宇永军 李玉玮 许晨 孟令祥 张锡朋RNAi抑制胰腺癌细胞survivin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构建RNA i表达载体,并分析其对胰腺癌细胞PANC-1 surv iv in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用免疫荧光技术和RT-PCR检测胰腺癌细胞PANC-1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 iv in的表达,并把surv iv in基因克隆到T载体进行测序,构建针对surv iv in基因的干扰载体,用脂质体转染胰腺癌细胞PANC-1,RT-PCR、w estern-b lot分析干扰载体对surv iv in表达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surv iv in在胰腺癌细胞PANC-1中高表达,其基因序列与G enB ank中公布的一致,干扰载体pTZU 6+1-svv2可以有效的抑制surv iv in的表达,抑制率约为74%,并诱导了肿瘤细胞的凋亡。结论用RNA i表达载体可以有效抑制胰腺癌细胞PANC-1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 iv in的表达并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 何满西 孟令祥 唐勇 李建水 田伯乐 胡伟明 黄雄 刘忠荣 张肇达关键词:RNAI 胰腺癌 SURVIVIN 凋亡 雷公藤多甙在糖尿病大鼠胰腺移植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TⅡ)对同种异体大鼠胰腺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应用32只胰腺移植Wistar大鼠,分为两组:对照组,TⅡ组;分别于术后每日监测血糖,ELISA检测术后3、7天血清IL-2浓度,取移植物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TⅡ组大鼠移植后血糖低于对照组;血清IL-2浓度对照组明显高于TⅡ组;TⅡ组移植胰腺排斥反应较对照组轻。结论雷公藤多甙能诱导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 杨琴 李军杰 孟令祥 孙静关键词:胰腺移植 雷公藤多甙 免疫耐受 猪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门静脉回流肠内引流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猪胰十二指肠移植治疗实验性Ⅰ型糖尿病的可行性及其意义。方法选四川当地杂种长白猪46头(体重25-32kg),分为供、受体2组(n=23),进行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手术。观察术后手术并发症,术前、术中及术后1、3、5及7d检测血糖、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水平,观察移植物存活及急性排斥反应情况。结果进行猪同种异体胰十二指肠移植23例,手术中因麻醉意外死亡1例,手术成功率为95.7%。发生手术并发症2例,其中静脉血栓形成1例(4.5%),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漏1例(4.5%)。在切除胰腺30min内即可见血糖升高,术后第3d开始恢复至术前水平。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切除胰腺30min内开始下降,术后第3d开始恢复到术前水平。手术后第1d开始出现排斥反应,并逐渐加重,第9d达到高峰,但未出现血糖、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水平变化和排斥反应的临床症状。结论猪胰十二指肠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效果确实、可靠,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是影响术后功能的主要因素。 胡伟明 韩方海 张肇达 周详 孟令祥关键词:胰腺移植 排斥反应 P-32玻璃微球与I-125粒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比较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比较p-32玻璃微球局部注射与I-125粒子植入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的特点。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将放射性核素P-32玻璃微球(32例)及I-125粒子(57例)在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导入肿瘤组织内。结果:治疗后1-6月影像学复查,肿瘤体积有不同程度缩小,I-125粒子植入的放射性药物价格是P-32玻璃微球局部注射的10-15倍。结论: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确实可控制肿瘤发展,缩小肿瘤,缓解症状。I-125粒子较P-32玻璃微球储存使用更方便,适用于增殖较慢的恶性肿瘤。两种方法的合理使用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江 孟令祥 常克力 朱殿清 薛军关键词:恶性肿瘤 放射性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