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昆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凹槽孔槽深和动量比对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瞬态液晶全表面测量技术测量了凹槽孔的气膜冷却特性,研究了动量比和槽深对冷却效率的影响,并和圆柱形孔的测量结果实施了比较.结果表明:冷气在凹槽内横向传播,凹槽抑制了冷气射流分离,凹槽孔比圆柱形孔提供更多的二维气膜.槽深孔径比为0.75是最佳的.随着动量比的增加,冷却效率值逐渐趋于稳定,冷却效率仅有轻微增加.
- 王振伟朱惠人张宗卫孟庆昆
- 关键词:气膜冷却热色液晶
- 全气膜冷却叶片表面换热系数和冷却效率研究被引量:20
- 2012年
- 为了研究全气膜冷却涡轮导叶叶片的换热特性,采用瞬态液晶技术获得了叶片全表面的高分辨率换热系数和冷却效率.实验在三叶片两通道放大模型中完成,叶栅进口雷诺数是1.0×105.叶片前缘有8排复合角孔,压力面有21排轴向角孔,吸力面有24排轴向角孔.气膜孔排由2个供气腔供气,前腔二次流与主流的质量流量比为4.56%,后腔为4.67%.结果表明:受叶栅通道涡作用,气膜出流在吸力面呈聚敛状,在压力面则呈发散状.气膜出流受气膜孔角度影响,气膜孔下游的换热系数和冷却效率都较高.叶片前缘受到冲击,换热强,冷却效率低;叶片吸力面冷却效率维持在0.4左右,压力面维持在0.35左右.该全气膜冷却叶片气膜覆盖效果较好,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分布均匀,是一种较好的冷却结构.
- 张宗卫朱惠人刘聪孟庆昆
- 关键词:换热导叶全气膜冷却液晶
- 质量流量比对全气膜冷却叶片冷却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瞬态液晶技术获得了全气膜冷却涡轮导向叶片全表面的高分辨率气膜冷却效率分布云图。实验在放大模型中完成,叶栅构成为三叶片两通道,叶栅进口雷诺数是1.0×105。叶片前缘有8排扩张型孔,压力面有21排轴向角孔,吸力面有24排轴向角孔。气膜孔排由2个供气腔供气,前腔二次流与主流的质量流量比为4.56%,后腔为4.67%。结果表明:受叶栅通道涡作用,气膜出流在吸力面呈聚敛状,在压力面则呈发散状。在三种质量流量比情况下,叶片平均冷却效率分布大体一致。随质量流量比的提升,叶片平均冷却效率提高,叶片前缘区域,气膜冷却效率提升更加明显。
- 孟庆昆朱惠人张宗卫刘聪
- 关键词:全气膜冷却涡轮叶片
- 涡轮叶片表面流动及换热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为深入了解叶片表面的流动和换热特性,在叶片表面布置静压测孔获得叶片中截面压力系数和速比系数分布规律,同时采用瞬态液晶技术获得叶片表面高分辨率的努塞尔数分布云图。结果表明,叶片前缘受来流直接冲击,努塞尔数中间高两侧低;在吸力面上努塞尔数在分离区域降低,在再附着区域升高;在压力面上努塞尔数先降低再逐渐升高。
- 黄小杨朱惠人张宗卫孟庆昆
- 关键词:努塞尔数液晶雷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