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骨折
  • 6篇内固定
  • 5篇腰椎
  • 5篇颈椎
  • 4篇手术
  • 4篇节段
  • 4篇颈椎病
  • 3篇髓型
  • 3篇前路
  • 3篇椎管
  • 3篇椎间盘
  • 3篇螺钉
  • 3篇颈前
  • 3篇颈前路
  • 3篇脊髓
  • 3篇脊髓型
  • 3篇脊髓型颈椎病
  • 3篇钢板
  • 2篇单开门
  • 2篇单开门椎管扩...

机构

  • 20篇滕州市中心人...
  • 3篇济宁医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3篇宋将
  • 7篇苏长征
  • 7篇种衍学
  • 7篇郝清海
  • 6篇刘涛
  • 5篇康立新
  • 5篇孙建华
  • 5篇袁崇明
  • 3篇温冰涛
  • 3篇王书平
  • 3篇柴星宇
  • 2篇李明
  • 2篇葛庆霞
  • 2篇马健
  • 2篇李明
  • 2篇康立新
  • 1篇康立新
  • 1篇刘郑生
  • 1篇孙秀军
  • 1篇张西峰

传媒

  • 7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rion颈椎接骨板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应用Orion颈椎接骨板防止颈前路减压植骨术后植骨块脱落及增强植骨块的稳定性。方法 分析 2 9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Orion颈椎前路接骨板系统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及X线检查结果。结果 随访 3~ 4 8个月 ,平均随访 13个月。所有病例在术后 3~ 4个月椎体间植骨融合全部达骨性愈合 ,未见螺钉松动及钢板断裂等并发症。JOA评分由术前平均 6 8分恢复至术后平均 15 3分。结论 Orion颈前路钢板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内固定牢靠等优点 ,是一种理想的颈前路内固定方法。
苏长征康立新宋将温冰涛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钢板前路固定骨移植脊柱融合术
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
2009年
目的探讨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8例80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随访X光片均表现骨长入,无假体松动、下沉、骨折、股骨头中心性脱位等并发症。功能评定按Harris评分标准,优51例,良17例,优良率为87.2%。结论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操作简便,风险小,临床效果满意。
孙建华宋将
关键词:高龄股骨颈骨折非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
经皮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并发症及其处理被引量:97
2011年
目的总结经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出现的并发症,探讨其处理对策。方法2002年7月至2010年10月采用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9例,男性448例,女性241例;年龄13~84岁,平均39.8岁。单间隙椎间盘突出669例,双间隙椎间盘突出19例,三间隙椎间盘突出1例。中央型突出66例,旁中央型365例,外侧型242例,极外侧型10例,游离型6例。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结果术中髓核部分残留压迫神经根5例,2例术中改行开窗髓核切除术,2例二期行开窗髓核切除术,1例二期行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神经根纤维束部分损伤2例,术后3~6个月内完全恢复;硬脊膜破裂2例,给予缝合皮肤伤口后痊愈。689例患者随访6—96个月,平均33个月。出现椎间隙感染7例,1例保守治疗,4例给予经皮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持续局部应用抗生素,2例行后路开窗感染腰椎间盘清除术,均痊愈;术后复发6例,4例患者再次行PELD术,2例患者采用TLIF治疗,术后症状缓解;术后神经根性痛觉过敏和灼样神经根痛19例,经过止痛药物、神经营养药及物理治疗后好转;腰椎管狭窄症行单个节段的PELD术,效果不佳,二期行多节段TLIF治疗10例。结论术中主要并发症有髓核部分残留压迫神经根、神经根纤维束部分损伤、硬脊膜破裂;术后主要并发症有椎间隙感染、复发、神经根性痛觉过敏和灼样神经根痛等。严格的适应证选择、无菌、熟练操作及术后康复锻炼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温冰涛张西峰王岩肖嵩华刘郑生刘保卫张永刚宋将种衍学孙建华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微创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
颈前路ACCF联合AC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ACCF)联合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4-10诊治的7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ACCF ACDF治疗40例(观察组),采用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35例(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术后1年JOA评分、NDI指数、颈椎曲度。结果 7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12~24)个月。2组术后1年JOA评分、N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观察组与对照组JOA评分、N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颈椎曲度较术前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CF联合ACD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在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的同时恢复和维持颈椎正常曲度,对周围软组织干扰小,短期疗效满意。
宋将郝清海刘涛袁崇明李庆超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三种内固定术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解剖锁定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femoral plate,LPF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2-08月作者医院收治并获得随访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9例,分别采用DHS(A组,n=36)、PFNA(B组,n=50)、LPFP(C组,n=43)治疗。3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有限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颈干角丢失角度及关节功能优良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9~23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C组比A、B组手术时间短,出血少,颈干角丢失角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有限负重时间比A、C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PF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出血少及术后颈干角丢失角度小等优点,LPFP可允许患者早期有限负重,但对于骨质疏松患者仍有内固定物切出的风险。
袁崇明宋将种衍学孙建华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解剖锁定接骨板
后路长节段侧块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颈椎骨折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后路长节段侧块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颈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01—2014-12应用后路长节段侧块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的AS患者颈椎骨折13例,骨折伴有脱位患者在伤椎上下各3个节段行侧块钉板系统内固定,单纯骨折无脱位者行伤椎上下各2个节段侧块钉板系统内固定。结果 1例(术前ASIA分级为A级)术后3个月死于肺部感染,其余12例术后获得平均23(11~43)个月随访。4例脊髓神经功能由C级恢复到D级;3例D级中2例恢复到E级,1例感觉较术前恢复明显;5例E级术后无神经功能恶化。术后2例并发肺炎,1例抗感染治疗后痊愈,1例死亡。2例因气管插管导致术后咽喉疼痛,对症处理3~5 d后好转。1例切口浅表感染,经换药后治愈。结论颈椎后路长节段侧块钉板系统适用于AS患者颈椎骨折的治疗,手术效果良好。
郝清海宋将孙建华种衍学鞠学壮李明刘涛周猛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颈椎后路手术长节段内固定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的研究
2003年
目的 :观察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血清IGF Ⅰ浓度 ,与其它骨病老年人血清IGF Ⅰ水平作比较。方法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 32例 (股骨颈 17例、粗隆部骨折 15例 )及其它骨病老年患者 2 0例 (对照组 ) ,用放免方法测定血清IGF Ⅰ浓度。结果 :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组较对照组IGF Ⅰ下降 5 0 %左右。结论 :检测老年人IGF Ⅰ血清浓度可作为预测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参考指标之一。
康立新苏长征宋将
关键词:髋部骨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CT测量指导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VP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术前通过CT图像测量穿刺参数完成术前规划,术中指导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Kü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6-01行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VP治疗的26例Kümmell病,比较术前、术后3 d及术后1年的VAS评分、ODI指数、KPS评分、伤椎Cobb角。结果 26例术后随访12~1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3 d的VAS评分、ODI指数、KPS评分、伤椎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VAS评分、ODI指数、KPS评分较术后3 d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伤椎Cobb角较术后3 d有所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T测量穿刺参数完成术前规划,指导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VP治疗Kümmell病效果满意,可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辐射损伤。
李明种衍学宋将朱中蛟张国栋李勇孙晋保袁崇明郝清海刘涛李庆超
关键词:单侧穿刺
胫骨上下端骨骺联合牵伸延长术的研究
王书平苏长征宋将康立新孙秀军
该项目属于矫形外科领域。下肢不等长,不单纯是跛行问题,也存在着功能问题,对这类病人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单骺牵伸延长术,治疗时间长,并发症多,需病人以及家长以最大的精力参与此过程。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简易套管式延长器,...
关键词:
肱动脉外膜剥脱术治疗雷诺氏综合征的研究
王书平苏长征程利林王维科宋将
该项目属于显微外科,周围血管外科领域。雷诺氏综合征是一组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常表现为肢端皮肤间歇性苍白,紫绀和潮红,伴有局部发凉,针刺感,感觉减退及烧灼样胀痛,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肢端坏疸。但是,...
关键词:
关键词:雷诺氏综合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