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政吉
- 作品数:21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面向近地小行星防御验证的协同监测任务分析与设计
- 2024年
- 协同监测任务通过全过程链条测定小行星轨道并监测撞击过程,可有效评估以动能撞击手段进行小行星防御的效能,是实施近地小行星防御演示验证任务的关键环节。文章在全面调研“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任务的评估特点和协同监测情况的基础上,面向我国近地小行星防御演示验证任务,综合分析我国现有地基、天基监测能力以及协同监测任务的特点,按照“远探、近监、回看、联测”的思路设计协同监测任务方案,并梳理出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最后,从推进监测能力体系建设、深化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启示与建议,以期为我国未来近地小行星防御演示验证任务论证实施以及天地协同的监测预警能力体系建设提供支撑。
- 冯思亮高绿化宋政吉武子科唐梦辉潘腾朱圣英赵坚
- 关键词:近地小行星
- 一种基于周期变星的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
- 一种基于周期变星的航天器自主导航方法,其基本流程为:首先,在航天器上安装周期变星观测器,测量周期变星光亮度,得到测量时刻的光变相位以及周期变星在航天器本体系中的方位信息;其次,利用周期变星的星钟模型,计算得到周期变星光变...
- 刘勇宋政吉郭丁
- 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六度分析框架被引量:3
- 2023年
- 近地小行星撞击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威胁.作为来自外空的非传统类型灾害风险,其中包含着威胁整个人类文明安全的超级重大风险.通过监测预警发现并识别风险,是实施小行星防御、防范化解小行星撞击风险的前提条件.当前,经过多年持续投入和开展专用设备业务运行,人类已发现编目超过2.9万颗近地小行星,并且通过专用系统分析了它们的撞击风险.按照小行星群体分布的理论模型,还有大量可能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土安全甚至是地球环境安全的近地小行星藏匿于茫茫太空之中.2013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地区的近地小行星撞击事件发生前没有任何预警信息,表明现有小行星监测预警系统尚存在漏洞.面对人类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需求,本文在分析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现状的基础上,围绕对近地小行星“全面监测”“精准预警”的总体要求,面向“普查编目”和“风险预警”运行场景,提出了基于“六度”(深度、广度、频度、精度、维度和速度)分析框架评估监测预警体系能力的构想,并对六度要素的内涵进行了理论探讨,冀望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为我国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体系规划、论证、设计、建设和运行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 赵坚张如生李明涛于喜双赵海斌宋政吉宋政吉程昊文刘志敏张嵬刘志敏冯思亮
- 关键词: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
- 一种火星表面可重复使用浮空探测器系统的设计方法
- 本发明属于航天测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航天仪器的设计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火星表面可重复使用浮空探测器系统的设计方法。所述浮空探测器系统由浮空探测器、缆绳、机械臂和可移动浮空探测器底座组成,所述设计方法包括六个步骤完成,本发明...
- 高冀陈颖杨哲赵志伟杜菲宋政吉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成像几何反演的星敏感器在轨定姿误差获取方法
- 一种基于成像几何反演的星敏感器在轨定姿误差获取方法,步骤为:(1)在卫星平台上搭载星敏感器和光学相机;(2)选取标志性的人工或者自然地物作为地面控制点;(3)利用光学相机对地面控制点成像,获得包含有地面控制点像点的全色波...
- 黄宇飞蓝朝桢程侃熊笑王文龙高冀赵志伟宋政吉徐嘉
- 一种基于空间朗伯球体的光学遥感卫星绝对辐射定标方法
- 一种基于空间朗伯球体的光学遥感卫星绝对辐射定标方法,通过在空间中部署空间朗伯球体,将衰减到合适范围的太阳辐射直接引入卫星遥感器。通过卫星姿态机动对深空背景成像确定背景信号;利用卫星工具软件计算满足定标条件的时间段,并选取...
- 王倩莹赵志伟高冀宋政吉徐鹏
- 文献传递
- 基于GNSS精密定轨的圆轨道切向小推力在轨标定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GNSS精密定轨的圆轨道切向小推力在轨标定方法,标定后的切向推力F用于航天器轨道控制。利用GNSS测量得到的航天器位置信息,采用Unscented卡尔曼滤波方法,得到J2000坐标系下航天器位置和速度信...
- 刘勇宋政吉李林凌高冀赵烁
- 文献传递
- 一种变孔径微孔蜂窝夹层结构板
- 本发明根据普通蜂窝板夹层结构板几乎不具备吸声性能,在普通蜂窝夹层结构板上按正方形、菱形、等边三角形布置不同直径(变孔径)微孔。由于变孔径微孔蜂窝夹层结构板结构形状的变化,能起到微穿孔板组合吸声效果的特点;同时,利用多种孔...
- 李林凌郭丁赵烁庄海孝徐超刘勇闫雪梅宋政吉
- 文献传递
- 多监测任务下空间碎片监测网调度优化方法
- 2023年
- 空间碎片监测网采集的轨道测量数据是轨道编目的基础。面对巨量碎片和有限的监测站点,数据采集方法与快速的作业任务调度优化是充分发挥监测效能、提升编目能力和精度的关键技术。监测任务包括常规监测、重点目标监测和应急监测等。针对监测网多任务调度优化问题,以监测收益为目标函数,分别提出线性指派模型和考虑移动成本的非线性指派模型,并使用改进的LAPJV算法和改进的2-opt算法进行解算。开展了地基观测网络空间碎片监测任务优化仿真实验,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处理200个测站、7170个碎片的4 h任务规划,改进的LAPJV算法和2-opt算法的解算时间分别为12.051 s和162.071 s,监测总收益分别为289399.07和285333.79,分别可监测2931和2918个碎片,占碎片总数的40%以上。结果表明,模型/算法兼顾解算速度和精度,具有近实时监测任务优化的能力,可以作为监测任务优化的有效解决方案。
- 钱阳波夏胜夫宋政吉桑吉章
- 关键词:优化调度
- 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等级划分方法
- 2023年
- 风险等级研究是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重要前提。针对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预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风险等级划分方法。分析了近地小行星撞击的危害形式与严重后果,并梳理了撞击风险等级划分的要素;探讨了相对成熟的都灵指数模型和巴勒莫指数模型,并以等效直径与撞击概率为主要考虑因素,设计了撞击风险等级划分方案,建立风险等级精细划分模型;针对不同风险等级模型,进行了仿真对比与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在近地小行星等效直径和撞击概率的整个值域范围内连续描述撞击风险。
- 金岩梁子璇杨大陶李明涛唐梦辉赵海斌宋政吉石方圆
- 关键词:近地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