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洁

作品数:19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乙型
  • 3篇细胞
  • 3篇护理
  • 3篇肝炎
  • 3篇穿刺
  • 2篇胆管
  • 2篇乙型肝炎
  • 2篇食管
  • 2篇手术
  • 2篇衰竭
  • 2篇细针
  • 2篇细针穿刺
  • 2篇急性肝
  • 2篇急性肝衰
  • 2篇急性肝衰竭
  • 2篇健康
  • 2篇健康教育
  • 2篇肝衰
  • 2篇肝衰竭
  • 2篇IL-12

机构

  • 15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15篇宋洁
  • 5篇邵雪
  • 4篇贾胜男
  • 3篇刘佰纯
  • 3篇王炜佳
  • 3篇朱洪权
  • 2篇韩莹波
  • 2篇李东复
  • 2篇金珍婧
  • 2篇张倩
  • 2篇马静婷
  • 2篇杨力
  • 2篇张雪
  • 2篇吴杰
  • 2篇张传辉
  • 1篇高洪文
  • 1篇杨岚岚
  • 1篇王玉珏
  • 1篇王秀岩
  • 1篇刘瑶

传媒

  • 4篇吉林医学
  • 3篇肝脏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镜超声检查对老年食管癌手术切除的判断意义
2005年
目的探讨胃镜超声检查(EUS)判断老年食管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方法选择34例经胃镜诊断的老年进展期食管癌实施胃镜超声检查,记录癌组织深度、临近器官浸润、淋巴结肿大等数据,通过超声胃镜引导细针穿刺(EUS-FNA)对可疑淋巴结针吸活检进行临床病理检查。以T4为标准判断食管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与手术结果进行同一样本对照。结果EUS判断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9例患者中,8例未能经手术切除(88.89%);25例判断可以切除的患者中,手术成功切除24例(96.0%)。结论EUS在判断老年食管癌术前TNM分期及手术可切除性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避免不必要手术的发生。
刘佰纯孙寒吴杰朱洪权宋洁
关键词:食管癌针吸活检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健康教育被引量:2
2006年
杨力王炜佳宋洁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健康教育
乳腺癌病人术后的心理状态分析和心理干预被引量:18
2006年
韩莹波宋洁张艳明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心理护理
脱落细胞检查诊断食管肌源性肿瘤的价值
2005年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引导细针穿刺所获取的脱落细胞对食管肌源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食管肌源性肿瘤进行胃镜超声检查(EUS),通过超声胃镜引导细针穿刺(FNA)获得穿刺物,固形成分经福尔马林固定后进行病理学检查,液形成分制成涂片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两种诊断结果进行同一病例对照。结果在同一病例对照当中,2例经脱落细胞学根据肌源性细胞的核形、核染等指标诊断为平滑肌肉瘤的病例,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平滑肌瘤。结论超声胃镜引导细针穿刺物的脱落细胞学检查对穿刺物病理学检查有重要补充作用。
刘佰纯朱洪权吴杰高洪文宋洁
关键词:细针穿刺脱落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对IL-12诱导PBMC产生Th1/Th2类细胞因子协同效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对IL-12诱导其PBMC产生Th1/Th2类细胞因子协同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的血清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含量进行测量,对不同血清HBV DNA含量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Th1/Th2类细胞因子含量进行测量。结果 HBV DNA含量<10^3拷贝/mL的患者21例,在10^3~10^5拷贝/mL之间的患者37例,在10^5~10^7拷贝/mL之间的患者32例,>10^7拷贝/mL的患者30例;随着HBV DNA含量升高,抗原单独诱导或者是与IL-12一同诱导,PBMC产生Th1类细胞因子IL-2(白细胞介素-2)、IFN-γ(γ-干扰素)的含量不断下降,而Th2类细胞因子IL-4(白细胞介素-4)、IL-10(白细胞介素-10)的含量不断增高。抗原单独诱导与联合IL-12一同诱导相比较,随着HBV DNA含量升高,IL-12对PBMC产生的IFN-γ细胞因子协同效应不断下降,尤其对于>10^7拷贝/mL的患者基本无协同效应。对于<10^3拷贝/mL的患者,IL-12对HbeAg(e抗原)诱导PBMC产生的IL-4细胞因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10^3~10^5拷贝/mL之间的患者,对IL-4细胞因子、IL-10细胞因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抗原阴性患者PBMC产生的IFN-γ、IL-4细胞因子高于e抗原阳性患者( P <0.05);e抗原阴性患者PBMC产生的IL-10细胞因子含量低于e抗原阳性患者( P <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对IL-12诱导其PBMC产生Th1/Th2类细胞因子协同效应的研究期间,血清HBV DNA含量越高对IL-12诱导其PBMC产生IFN-γ细胞因子协同效应存在明显的抑制。
宋洁邵雪贾胜男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DNA含量IL-12PBMCTH1/TH2类细胞因子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1例报告
2018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可致多系统损伤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患病率为30.13/10万~70.41/10万[1],多发生于育龄期女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肝脏为主要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易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桥本氏甲状腺炎、类风湿关节炎、雷诺病等,但合并SLE少见.为提高对SLE合并PBC的认识,现报道1例如下.
魏丽娜宋洁马静婷赵芮王武东李东复
关键词:病例报告
替比夫定片致周围神经病变1例被引量:2
2019年
病例:患者,男,35岁。因“四肢麻木无力半年”于2017年5月2日收入神经内科。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四肢末梢麻木,麻木范围逐渐进展到双侧肘关节、大腿,不伴疼痛,伴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现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既往史:2型糖尿病病史14年,应用优泌乐50R降糖治疗,血糖控制良好。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4年,曾经干扰素治疗后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后停药。
刘梦晓宋洁张传辉贾胜男邵雪金珍婧
关键词:周围神经病变乙型病毒性肝炎四肢麻木乙肝表面抗原降糖治疗进行性加重
围手术期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难点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
2007年
王秀岩王玉珏宋洁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健康教育护理
前列地尔干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纤维化指标及对IL-6、TNF-α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行常规保肝抗病毒治疗与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联合前列地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脏纤维化指标、IL-6、TNF-α水平及肝功能相关指标与疗效差异。结果 4周药物治疗后,患者血清HA、PCⅢ、Ⅴ-C、LN及ALT、TBil及IL-6、TNF-α及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血清Alb、PTA含量明显上升(P<0.05),两组治疗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82.50%)较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发生率(47.50%比82.50%、17.50%比77.50%)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肝硬化腹水发生率差异显著(47.50%比17.50%)(χ~2=17.878,P=0.000),而患者肝性脑病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显著降低肝纤维化,抑制血清炎性因子产生,恢复肝脏功能,并发症治愈率显著。
宋洁韩莹波贾胜男刘瑶张雪
关键词:前列地尔乙型肝炎肝硬化IL-6TNF-Α
COSSH ACLF评分联合血清NLR、AFP对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COSSH ACLF评分联合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甲胎蛋白(AFP)对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成功接受人工肝治疗的ACLF患者260例,作为治疗组。基于患者治疗90 d后是否存活,将治疗组患者分为生存组236例和死亡组24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2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COSSH ACLF评分、NLR和AFP。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的COSSH ACLF评分、NLR和AFP。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ACLF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COSSH ACLF评分、NLR和AFP对人工肝治疗ACLF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组COSSH ACLF评分(6.32±0.57 vs.1.03±0.20)、NLR(12.45±1.26 vs.5.28±1.74)和AFP(89.24±7.38 vs.20.45±3.46)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死亡组COSSH ACLF评分(5.34±1.53 vs.7.93±1.37)、NLR(10.37±1.24 vs.14.29±2.04)和AFP(73.82±10.25 vs.108.21±15.30)均高于生存组(均P<0.05);人工肝治疗ACLF短期预后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C反应蛋白(CRP)、COSSH ACLF评分、NLR和AFP相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TBil、INR、COSSH ACLF评分、NLR、AFP为人工肝治疗ACLF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COSSH ACLF评分、NLR、AFP联合预测ACLF短期预后的AUC为0.877,大于单独预测的AUC,COSSH ACLF评分、NLR、AFP分别为0.733、0.798、0.794(P<0.05)。结论COSSH ACLF评分、NLR和AFP是人工肝治疗ACLF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其联合检测对患者的短期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张雪宋洁邵雪
关键词:人工肝慢加急性肝衰竭NLRAFP短期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