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洁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他汀
  • 2篇金属蛋白
  • 2篇金属蛋白酶
  • 2篇基质
  • 2篇基质金属
  • 2篇基质金属蛋白...
  • 2篇伐他汀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低分子肝素钙
  • 1篇动脉
  • 1篇心梗
  • 1篇心绞痛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普伐他汀
  • 1篇综合征

机构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牛凡
  • 3篇宋洁
  • 2篇王伟
  • 1篇李哲

传媒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氟伐他汀、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60例ACS患者被随机分为氟伐他汀组(30例)及辛伐他汀组(30例),测定治疗前,治疗4周后CRP和MMP-9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CRP和MMP-9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辛伐他汀组较氟伐他汀组MMP-9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氟伐他汀、辛伐他汀均可降低ACS患者CRP及MMP-9,同剂量辛伐他汀较氟伐他汀降MMP-9效果更显著,其抗炎作用无显著差别。
宋洁牛凡
关键词:氟伐他汀辛伐他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反应蛋白质基质金属蛋白酶9
普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梗后胞外基质重构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胞外基质重构的作用机制,以及普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MI组、MI+普伐他汀组、MI+阿托伐他汀组和伪手术组。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MI)模型,在相应部位挂线不结扎作为伪手术组。8周后血流动力学检查,测量体质量(BW)、左、右心室质量(LVW,RVW);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检测非梗死区的胶原容积分数(CVF),ELISA法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结果MI组RVW/BW,LVW/BW,左室舒张末压(LVEDP)、非梗死区CVF均显著升高,MMP-2的水平亦明显升高(P均<0.05);与MI组比较,MI+他汀组的RVW/BW,LVW/BW,LVEDP,CVF显著降低,血清MMP-2水平显著减弱(P均<0.05)。两用药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缓解了MI后心肌细胞外基质的重构,其机制可能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和活性调节有关。而普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两组药物在心肌重构中差异无显著性。
宋洁牛凡王伟
关键词: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细胞外基质基质金属蛋白酶-2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梗死前心绞痛、恶化性心绞痛、中间综合征)特征是心绞痛症状进行性增加,新发作的休息或夜间性心绞痛或出现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属于不稳定性冠状动脉病,与稳定型心绞痛相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易进展成急性心肌梗死,其中包括缺血所致的心脏性猝死。阻止疾病的进行性恶化,及时治疗使之恢复稳定状态极为重要。我们于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获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李哲牛凡王伟宋洁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低分子肝素钙疗效观察阿司匹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