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宇
- 作品数:21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焦虑情绪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MPO、LXA4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合并焦虑情绪对围手术期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血清脂氧素A4(LXA4)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所收治的60例老年食管癌合并焦虑情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行食管癌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加抗焦虑干预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焦虑情绪、血清MPO、血清LXA4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后6个月预后情况和观察组治疗后不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与血清MPO、LXA4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SAS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SAS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MPO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MPO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LXA4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LXA4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内皮素(ET)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一氧化氮(NO)、血管扩张率(FMD)及动脉内径变化率(GTN)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不同SAS评分与血清MPO、LXA4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预后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焦虑干预治疗能有效消除老年食管癌患者合并焦虑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围手术期血清MPO、LXA4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可作为理想的辅助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郝雁冰王丽容宇魏东李彦明陈万生
- 关键词:食管癌焦虑髓过氧化物酶脂氧素血管内皮功能
- 循环肿瘤细胞状态监测食管癌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作为食管癌患者疗效监测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检索建库至2020年6月所有关于食管癌患者治疗前后CTCs变化与疗效关系的研究。根据已制订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以MINORS评价条目为标准对每个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2篇,包含961例食管癌患者。总体分析显示,治疗后CTCs阳性率明显下降(RR=0.77,95%CI:0.63~0.95,I^(2)=68%,P=0.010)。亚组分析显示,手术治疗不能降低CTCs阳性率,而同步放化疗、其他治疗均可降低CTCs阳性率。治疗后CTCs降低的患者疾病缓解率明显升高(OR=3.40,95%CI:1.50~7.70,I^(2)=0%,P=0.003)。结论CTCs状态可以作为监测治疗效果的指标,并指导食管癌的后续治疗。
- 焦学功范玉宏郝雁冰容宇王剑锋
- 关键词:食管癌循环肿瘤细胞疗效META分析
- E-钙黏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术后复发的相关性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E-cad)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并保留有完整肿瘤组织切片的食管癌患者60例,肿瘤组织60例,癌旁正常组织20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E-cad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E-cad阳性表达率43.33%(26例/60例),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85.00%(51例/6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浸润深度未达肌层组与深达肌层组、淋巴结组与淋巴结未转移组之间,E-cad表达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肿瘤分期<Ⅲ期与≥Ⅲ期之间,E-cad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E-cad阳性表达率为32.00%(8例/25例),低于未复发组的51.43%(18例/35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cad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且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与术后复发没有直接关系。
- 郝雁冰王丽容宇魏东李彦明陈万生
- 关键词:食管癌E-钙黏蛋白复发
- MSI、PD-L1在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收集的86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及对应距病灶5 cm以上癌旁正常组织。利用PCR技术检测172例样品中BAT-25、BAT-26、D2S123、D5S346、D17S250五个位点的MSI,判断MSI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的水平。对MSI、PD-L1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根据病情给予手术切除联合抗PD-L1等相应治疗,对影响NSCLC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因素进行分析,观察MSI、PD-L1表达对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非小细胞癌组织中MSI表达率为63.9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是否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MSI状态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有关(P<0.05)。MSS及MSI-L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低于MSI-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阳性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D-L1阳性(OR=3.888)、淋巴结转移(OR=3.823)、TNM分期Ⅲ~Ⅳ期(OR=3.380)为影响患者5年生存率独立危险因素,MSI-H阳性为NSCLC患者5年生存率的保护因素(OR=0.289)(P<0.05)。结论 MSI和PD-L1的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NSCLC预后预测的重要指标。
- 张文静章春芝王贵刚容宇韩媛媛陈丽君
- 关键词:MSIPD-L1非小细胞肺癌
- 不确定切除对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不确定切除[R(un)]对术后生存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7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资料。男性302例,女性175例,年龄(59±8)岁(范围:27~79岁)。依据国际肺癌协会颁布的手术切除标准将患者分为完整性切除(R0)组(286例)和R(un)组(191例)。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以性别、年龄、吸烟史、辅助治疗、TNM分期、病理学类型及肿瘤部位为协变量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采用最近邻法1∶3匹配,卡钳值为0.02。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总体生存的预后因素,对TNM分期、纵隔淋巴结转移状态进行亚组分层分析。结果R(un)组中最高组淋巴结阳性68例,纵隔淋巴结未达到清扫范围129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后,R0组227例,R(un)组142例。匹配后R0组和R(un)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4.3%和52.1%(P=0.021),Ⅰ、Ⅱ、Ⅲ期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5.2%、65.9%、34.8%(P<0.01),TNM分期(χ^(2)=46.913,P<0.01)、病理学分型为腺鳞癌(HR=5.970,95%CI:3.117~11.431,P<0.01)及R(un)(HR=1.512,95%CI:1.065~2.147,P=0.021)是总体生存的预后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Ⅲ期患者中,R0组和R(un)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5.8%和9.5%(P=0.002);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R0组和R(un)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0.6%和7.1%(P<0.01)。结论TNM分期、病理学类型及是否为R(un)是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总体生存的预后因素。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R(un)不影响术后总体生存;在Ⅲ期及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R(un)患者的总体生存较R0患者更差。
- 张难张少为韩晶王哲容宇刘俊峰
- 关键词:淋巴结切除术预后病理学分型
- pN0期非小细胞肺癌VEGF、Ki-67、P53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pN0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Ki-67、P53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pN0期NSCLC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手术治疗的非肺癌(肺良性病变)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取肺癌组织与肺良性病变组织标VEGF、Ki-67、P53蛋白表达。比较肺癌组织与肺良性病变组织VEGF、Ki-67、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不同病理特征VEGF、Ki-67、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及VEGF阳性表达、Ki-67阳性表达、P53阳性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相关性。结果研究组VEGF、Ki-67、P53阳性表达率为61.25%、67.50%、70.00%,高于对照组(16.25%、12.50%、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和肿瘤直径VEGF、Ki-67、P53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微转移VEGF、Ki-67、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1%、90.48%、95.24%,均高于无淋巴结微转移(52.54%、59.32%、6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表达、Ki-67阳性表达、P53阳性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呈正相关(r=0.724,0.798,0.846,P<0.05)。结论PN0期NSCLC患者VEGF、Ki-67、P53表达率较高,且与淋巴结微转移密切相关。
- 魏东辛运超刘博容宇李彦明郝雁冰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KI-67P53淋巴结微转移
- 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合并COPD的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比较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比较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接受临床治疗的138例食管癌合并COPD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69)和微创组(n=69),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根治术治疗,微创组患者给予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各项肺功能指标和手术情况等采用(■±s)的方式来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呼吸困难指数(MRC)分级采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MRC轻度患者比例明显提高,重度患者比例明显下降(P<0.05);微创组的肺弥散容量(DLco/SB)和每单位肺容积时的肺弥散量(DLco/VA)指标均明显升高,两组的用力肺活量(FVC)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比,微创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下降(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χ^2=10.817,P=0.001),两组的手术清扫淋巴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合并COPD患者,可明显改善食管癌合并COPD患者的肺功能,同时其手术情况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
- 容宇郝雁冰
- 关键词:食管肿瘤疗效比较研究
- 肺癌乳腺癌重复癌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3年
- 重复癌是多种原发癌出现在同一患者体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逐渐成为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乳腺癌,作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癌症,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健康与美丽。乳腺癌和肺癌的重复癌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二者之间有着一定的相互关联。通过研究此种重复癌,可以及早对重复癌做出诊断,从而达到及早治疗,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目的。
- 李国雷赵润生容宇王赟柳立军
- 关键词:肺肿瘤乳腺肿瘤重复癌
- PROX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意义
- 2022年
- 目的分析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PROX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拟接受微创切除术的NSCLC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患者NSCLC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PROX1表达情况。统计NSCLC复发情况,比较复发者与未复发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SCLC癌组织中PROX1表达水平预测术后复发。结果癌组织中PROX1表达水平比癌旁组织高(P<0.05),癌组织中PROX1高表达例数比癌旁组织高(P<0.05);13例患者复发(24.07%)。复发患者淋巴结转移、PROX1高表达、TNM分期为Ⅱ期例数比未复发患者高(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ROX1高表达、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Ⅱ期是NSCLC术后复发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癌组织中PROX1表达水平预测NSCLC术后复发的最佳截点为8.36,灵敏度为84.78%,特异度为89.13%。结论NSCLC癌组织PROX1高表达,PROX1蛋白表达是NSCLC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预测NSCLC术后复发的指标。
- 魏东辛运超刘博容宇李彦明郝雁冰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微创切除术
- 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及效果比较被引量:3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取0~Ⅲb期食管癌患者123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组68例和常规开胸手术组55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淋巴结清扫个数以及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胸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少于开胸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短于开胸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开胸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多于开胸组(P<0.05)。微创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开胸组(P<0.05),2组吻合口瘘、脓胸、乳糜胸、声音嘶哑、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高于开胸组(P<0.05),2组1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食管癌根治术较常规开胸手术损伤小、安全性高,对提高患者无瘤生存期有益。
- 容宇郝雁冰李彦明魏东陈万生
- 关键词:食管肿瘤微创手术常规开胸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