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惠萍

作品数:36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省妇幼保健所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福特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美国健康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保健
  • 9篇妇幼
  • 8篇儿童
  • 7篇健康
  • 7篇妇幼保健
  • 6篇育龄
  • 6篇生殖
  • 6篇生殖健康
  • 5篇妇女
  • 4篇育龄妇女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健康教育
  • 4篇艾滋病
  • 4篇KAP
  • 4篇产科
  • 3篇孕产
  • 3篇农村育龄妇女
  • 3篇脑瘫
  • 3篇脑性

机构

  • 35篇安徽省妇幼保...
  • 12篇安徽医科大学
  • 6篇中国预防医学...
  • 5篇安徽省界首市...
  • 4篇复旦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2篇安徽省卫生厅
  • 2篇铜陵市卫生局
  • 2篇铜陵市妇幼保...
  • 2篇安徽省阜南县...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鞍山市卫生局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 1篇安徽省医学高...
  • 1篇安徽省马鞍山...

作者

  • 36篇尹惠萍
  • 14篇计国平
  • 12篇陶芳标
  • 8篇张松卫
  • 8篇孔圣华
  • 7篇倪进发
  • 6篇吴尊友
  • 5篇徐志一
  • 5篇张洪波
  • 5篇张业武
  • 3篇宋清华
  • 3篇朱晓明
  • 3篇储诚志
  • 3篇陈建华
  • 3篇李竹
  • 2篇马新
  • 2篇李云
  • 2篇羊乐霞
  • 2篇沈福民
  • 2篇邓国支

传媒

  • 9篇中国农村卫生...
  • 7篇安徽预防医学...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第一届中国艾...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9篇1999
  • 1篇199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综合干预措施对农村育龄妇女艾滋病防制效果的评价被引量:4
2002年
通过妇幼保健系统对农村育龄妇女进行艾滋病 (AIDS)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干预 ,提高农村育龄妇女预防AIDS能力。干预前基础调查 ,培训妇幼保健机构人员 ,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 ,干预后调查、分析对比干预措施对农村育龄妇女AIDS预防与控制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发现农村育龄妇女对AIDS三大传播途径的正确认识率分别有显著的提高 ,尤其对预防观念的认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认为“AIDS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的人数由干预前的 2 7.8%下降到干预后的 1.0 % ;对AIDS的态度有了明显改善 ,认为“只有城市人才可能得AIDS”的人数由干预前的 4 2 .1%下降到干预后的 6 .5 % ,基本消除了“AIDS离我们很遥远”的错误认识 ;通过干预 ,农村育龄妇女AIDS防制的行为也得到了加强 ,会正确使用避孕套的人数由 8.3%提高到 76 .9% ,使用过避孕套的人数由 8.3%提高到 2 6 .8% ,患过性病的人数由 4 .4 %下降到 0 .5 %。认为在妇幼保健系统实施AIDS防制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 ;健康教育形式应多样化 ;加强基层组织人员培训 ,在农村社区建立AIDS宣传点 ;推广使用避孕套任重道远 ;
张松卫尹惠萍计国平孔圣华刘永生何玲秀张永武
关键词:育龄妇女综合干预措施艾滋病
安徽省两城市1~8岁儿童脑性瘫痪的现患研究被引量:12
2002年
目的 描述安徽省两城市 1~ 8岁儿童脑瘫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运用横断面研究设计 ,利用两座城市社区妇幼保健网络对常住人口中 1~ 8岁儿童进行筛查 ,可疑脑瘫儿童由专科医生诊断。结果  1~ 8岁儿童脑瘫患病率为 1 6 5‰ ,95 %的可信区间为 1 30‰~ 1 99‰ ,其中男童脑瘫患病率为 1 70‰ (1 2 2‰~ 2 18‰ ) ;女童患病率为 1 5 9‰ (1 10‰~ 2 0 8‰ ) ,男女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10 2 ,P =0 74 9) ;1~ 8岁儿童各年龄组脑瘫患病率为 1 2 2‰~ 1 84‰ ,年龄组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χ2 =1 2 2 0 ,P =0 991) :脑瘫患儿中 ,轻、中和重度分别占13 6 %、33 6 %和 5 0 0 % ;用丹佛发育筛查询问表检查 1~ 6岁脑瘫患儿 ,有 6项以上发育迟缓项目占 89 1% ,而正常儿童无 6项以上发育迟缓者。结论 脑瘫亦为城市儿童常见神经疾病之一 。
陶芳标许进邓国支刘兆芳徐叶清尹惠萍倪进发徐志一沈福民
关键词:脑性瘫痪流行病学
安徽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现状分析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为了解全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发展现状,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和发展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调查表,采用信函调查法对全省100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全面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录入EXCEL进行分析。结果安徽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人员技术素质不高,人力资源管理滞后;业务用房面积狭小、拥挤;业务经费紧张,收支基本平衡,仅能维持目前运转,没有后续发展能力;开展工作必须的基本设备装备不全;技术服务内容单一,缺乏深层次、高技术的保健服务。结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发展缓慢,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各级政府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把妇幼卫生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同步推进妇幼卫生建设,落实人员编制,保证正常运转及合理发展的必要经费,改善房屋建设、装备,提高人员技术素质,以提供全面、优质、适应当前妇女儿童健康需求的保健服务。
张松卫尹惠萍
关键词:妇幼保健
农村育龄妇女外阴卫生习惯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研究农村育龄妇女外阴卫生习惯及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妇女保健工作提供可以参考的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样。使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安徽省某县18—49岁的育龄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在956名育龄妇女中,有56.07%的妇女拥有自己独用的洗下身的盆,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和地理位置;56.59%有自己独用的洗下身毛巾,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和地理位置。结论 育龄妇女外阴卫生习惯不太好,应引起有关卫生单位和妇女组织的重视。加强基础教育和社区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妇女外阴卫生习惯。
徐芳计国平尹惠萍
关键词:育龄妇女影响因素
儿童脑性瘫痪的早期筛查研究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运用“婴儿异常运动功能评定表”在城市社区早期筛查儿童脑性瘫痪的有效性评价。方法 在安徽省两座城市通过社区妇幼保健专业人员对8137名婴儿,分别于3、6、9、12月龄时运用“婴儿异常运动功能评定表”中的运动里程碑评价作为筛查第一步,有1项运动里程碑发育异常者运用该筛查表的原始反射和姿势反应检查,作为筛查的第二步,其中有1项异常者由临床医生进行脑瘫诊断。结果 在一般人群中对4个年龄组婴儿分两步筛查,其灵敏度为94.1%,特异度为99.8%,阳性预测值为48.5%,阳性似然比为449.3。结论 运用“婴儿异常运动功能评定表”,通过分步筛查策略,可有效地在婴儿期筛查脑性瘫痪患儿,为早期诊断和早期康复赢得时间。
陶芳标许进邓国支倪进发张洪波吴系科尹惠萍徐志一
关键词:儿童脑性瘫痪早期筛查方法
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与儿童亚临床VitA缺乏的关系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与儿童亚临床VitA缺乏的关系。方法:对于6—71个月儿童VitA营养状况进行横断面研究,荧光法测定血清VitA含量。半定量频率问卷收集调查前2周内儿童辅食情况,同时调查儿童的家庭经济、围生期保健及疾病情况等。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母乳喂养为亚临床VitA缺乏的危险因素(OR=3.52,95%CI为2.02-6.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在控制性别、月龄、儿童排行、母亲文化水平、母亲职业、VitA增补剂、腹泻等因素后,仍然有显著意义(OR=2.39,95%CI为1.22—4.69)。单因素分析添加鲜奶或奶制品、蛋类、豆类及豆制品、蔬菜以及鱼虾等辅食对亚临床VitA缺乏有保护作用,伽均小于1;在控制已知协变量和混杂变量后,只有豆类及豆制品辅食添加有统计学意义(OR=0.41,95%CI为0.18—0.94)。结论:6个月以后母乳喂养不能成为亚临床VitA缺乏的保护因素,辅食添加不足与亚临床VitA缺乏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业武尹惠萍陶芳标朱晓明孔圣华宋清华陈建华储诚志李竹
关键词:儿童母乳喂养辅食
安徽省县级妇产科业务骨干对普遍性防护原则的知-信-行调查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了解县级妇产科业务骨干对普遍性防护原则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及职业暴露和防护情况。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问卷方法 ,对参加安徽省降低孕产妇死亡专题县级师资培训班的学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有 1 5 %的人听说过普遍性防护原则 ,有 2 5 4%的人能正确地写出普遍性防护原则的内容 ;没有人能正确回答出污染针头刺伤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概率 ,3 3 6%的人知道针头刺伤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概率 ;1 68%的人在工作中遇到过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患者 ,96 61 %人在工作中遇到过感染了乙型肝炎的患者 ;妇检、产检和全身检查时戴手套的频率分别是 95 76%、 1 1 0 2 %和 6 78% ,妇检比其他两类检查高 (P <0 0 1 ) ;妇检、产检和全身检查前后洗手的频率分别是 84 75 %、 77 3 9%和 73 0 4% ,妇检洗手率比其他两类检查高 (均P <0 0 5 ) ;其中妇检同全身检查的洗手率比较 (P <0 0 5 ) ,产检同全身检查的洗手率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安徽省县级妇产科工作人员对普遍性防护原则的了解程度有限、对职业暴露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存在明显的职业暴露现象 ,且县级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在妇产科职业防护方面措施不到位。
计国平尹惠萍
关键词:妇产科医生
安徽省农村地区1~8岁儿童脑瘫现况及地区分布的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3 个自然地理区域7 个县所辖20 个乡镇的50714 名1 ~8 岁儿童进行脑瘫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农村地区1 ~8 岁儿童脑瘫患病率为2-07 ‰,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脑瘫患病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3 个地区儿童脑瘫患病率呈显著性差异,以淮北地区最低(1-28 ‰) ,皖南地区最高(3-34 ‰) ,江淮地区居中(2-09 ‰) 。
陶芳标倪进发张洪波傅佳尹惠萍徐志一沈福民汪玲许韶君陈燕
关键词:脑性瘫痪流行病学儿童农村
安徽省“降消”项目县85例孕产妇死亡原因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对2008年安徽省"降消"项目县85例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以探讨导致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促进妇幼卫生可持续发展。方法:对项目县的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统计、整理与分析。结果:2008年孕产妇死亡原因的前四位依次是:产科出血、肺静脉栓塞、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疾病。死亡原因与妇幼卫生服务可及性及服务质量密切相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妇幼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结论:结合"降消"等项目,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医疗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群众利用卫生服务的能力。促进沟通和协作,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李莉马新张松卫尹惠萍
关键词:孕产妇死亡
安徽省2005年至2007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了解安徽省出生缺陷发生情况,找出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2005年至2007年全省出生缺陷监测的35万多围生儿中发现的3127例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我省3年平均发生率为94.81/万,低于全国水平。3年来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镇,报告缺陷以体表畸形为主。结论加强培训与指导,提高监测质量;加大对农村围产生神经管畸形的预防力度。
孔圣华李云羊乐霞尹惠萍
关键词:发生率围生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