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晓东
- 作品数:1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颏部毛细血管畸形并发鳞状细胞癌一例
- 目的:毛细血管畸形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血管病变,但是,局部恶变临床罕有报道,本文就颏部毛细血管畸形并发鳞状细胞癌一例进行报道。方法:术前增强CT检查,未见骨质侵袭破坏,颈部淋巴结超声提示左颈异常淋巴结。颏部溃疡病变部位局部...
- 王德明尹晓东李祥彬王鹏余少壮尹学敏
- 关键词:血管畸形鳞状细胞癌
- 文献传递
- 秋水仙碱对三叉神经痛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大鼠眶下神经干注射秋水仙碱是否对三叉神经痛有治疗作用。方法 将一个 1mm2 的滤纸片(浸有 0 .2 %苦毒素 )直接放置于两侧延脑尾侧 1~ 2mm颈髓质表面至少 5min ,形成三叉神经痛模型。于右侧眶下神经干注射 0 .0 4 %秋水仙碱 2 0 0 μl。于用药后当日和第 2、5、6日分别记录实验侧与对照侧大鼠胫前肌肌电图 (EMG)。测量EMG波的振幅、时限、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开始出现发作的时间及至不发作的全程时间 ,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侧术后第 2天较手术当日EMG振幅明显减小 ,术后第 5、6日EMG振幅虽有所回升 ,但与对照侧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结论 0 .0 4
- 张冰李晓刚郭福林高瑞驹尹晓东
- 关键词:秋水仙碱三叉神经痛
- 药物诱发三叉神经痛觉敏感征的实验研究
- 2004年
- 目的 :通过对苦毒素和马钱子碱引起三叉神经痛样刺激过敏征进行分析 ,探讨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方法 :在大鼠脊髓表面使用此两种药物 ,引发后肢搔抓运动。记录胫前肌肌电图 (elec tromyogram ,EMG)并进行测量。通过对同只大鼠左右两侧对比 ,来分析它们在诱发疼痛中的作用。结果 :在麻醉和清醒状态下 ,两药物引起的EMG振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其中在麻醉状态下 ,马钱子碱引起的EMG振幅大于苦毒素 ;清醒状态下 ,苦毒素引起的EMG大于马钱子碱。结论 :三叉神经痛可能与GABA抑制系统异常有关。
- 张冰李晓刚郭福林高瑞驹尹晓东
- 关键词:马钱子碱发病机制
- 先天性左上唇皮肤隐裂伴唇红缘中断1例报告
- 2002年
- 尹晓东刘晶刘琰
- 关键词:外科手术病例报告
- 秋水仙碱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浓度筛选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筛选秋水仙碱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适当浓度。方法 选择 4个浓度的秋水仙碱注射于大鼠眶下神经干。观察注射后 5天内痛觉敏感征发作时 ,大鼠胫前肌肌电图 (EMG)发放情况。记录同一侧和对照侧EMG各项指标。结果 统计学分析表明 ,秋水仙碱各浓度间及与对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过对临床症状和EMG比较 ,0 0 8%秋水仙碱的治疗作用比较理想。
- 张冰李晓刚范红梅高瑞驹尹晓东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秋水仙碱肌电图动物实验
- 上颌前庭沟及下睑缘联合入路治疗上颌骨LefortⅡ型骨折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上颌骨LefortⅡ型骨折的手术入路。方法 全麻下沿上颌前庭沟切开 ,两侧达第 1磨牙 ,切至骨面 ,充分暴露术区 ,将骨折端直视下进行解剖复位。结果 术后 14d拆除口内缝线 ,软组织创口Ⅰ期愈合 ,咬合关系良好。结论 经上颌前庭沟及下睑缘联合入路治疗上颌骨LefortⅡ型骨折优点较多。
- 尹晓东陈东张冰吕克文
- 关键词:手术入路
- 颌面部陈旧性、多发性骨折的治疗
- 2006年
- 目的:总结5年颌面部陈旧性、多发性骨折治疗体会,探讨有关问题。方法:选用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治疗的颌面部陈旧性、多发性骨折278例,男171例、女107例。根据骨折类型,手术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治疗有效率98.56%。全部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骨间固定,169例(60.79%)再佐以颌间或颅颌固定进行加强。术后感染4例(1.44%),经大剂量抗生素应用后骨延迟愈合。术后咬合关系欠佳2例(0.72%),经正畸或修复矫治后效果满意。结论:①三维CT在颌面部陈旧性、多发性骨折治疗中具有指导作用。②正颌外科技术的成功应用使颌面部陈旧性、多发性骨折能够准确复位。③坚固内固定技术为颌面部陈旧性、多发性骨折治疗提供可靠保证。④颌面部发生陈旧性、多发性骨折后出现骨质缺损者主要依赖植骨进行修复和重建。
- 吴衍昌张冰尹晓东罗虹艺高毅
- 关键词:颌面部骨折
- 腭裂围手术期发生急性阑尾炎3例分析
- 2003年
- 张冰毛立民尹晓东高瑞驹历微
- 关键词:腭裂围手术期急性阑尾炎整复术
- 口腔鳞癌血管密度与增殖细胞比率关系的研究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血管密度与增殖细胞比率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ABC酶标法对 8例健康人口腔粘膜、15例口腔癌前病变组织、4 3例口腔鳞癌标本 ,分别检测其F8-RA和PCNA的表达。结果 ABC法比HE染色法更直观、特异 ,并有更高的阳性率。血管密度和增殖细胞比率 3组比较逐渐递增 ,1组与 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3组与前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血管密度和增殖细胞比率在口腔鳞癌病理不同分级之间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口腔鳞癌血管密度和增殖细胞比率呈现直线正相关。这 2个指标互相促进 。
- 尹晓东李吉辰胡腾龙李晓刚高瑞驹
- 关键词:口腔鳞癌血管密度免疫组化癌前病变细胞增殖
- 颏部毛细血管畸形并发鳞状细胞癌一例
- 目的:毛细血管畸形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血管病变,但是,局部恶变临床罕有报道,本文就颠部毛细血管畸形并发鳞状细胞癌一例进行报道。方法:术前增强CT 检查,未见骨质侵袭破坏,颈部淋巴结超声提示左颈异常淋巴结。颠部溃疡病变部位局...
- 王德明尹晓东李祥彬王鹏余少壮尹学敏
- 关键词:血管畸形鳞状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