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基伟

作品数:8 被引量:367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烟气
  • 3篇脱除
  • 3篇脱碳
  • 2篇低温烟气
  • 2篇电厂
  • 2篇电厂烟气
  • 2篇脱硫脱碳
  • 2篇脱硝
  • 2篇联合脱除
  • 2篇化学循环
  • 2篇氨水
  • 2篇
  • 1篇多污染物
  • 1篇选择性
  • 1篇选择性催化还...
  • 1篇烟气同时脱硫...
  • 1篇烟气脱硝
  • 1篇氧化碳
  • 1篇同时脱硫
  • 1篇同时脱硫脱硝

机构

  • 7篇华北电力大学

作者

  • 7篇崔基伟
  • 6篇马双忱
  • 3篇孙云雪
  • 2篇金鑫
  • 2篇高莉
  • 1篇陈伟忠
  • 1篇马京香
  • 1篇赵毅
  • 1篇王梦璇
  • 1篇姚娟娟

传媒

  • 1篇化学通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热力发电
  • 1篇动力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氨水与MEA的CO_2捕集对比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介绍了氨水及MEA捕集CO2的反应原理,探讨了吸收液中吸收剂的质量分数、CO2体积分数、入口烟气体积流量、溶液的pH值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氨水、MEA脱碳效率的影响,通过吸收容量试验分别测定了氨水和MEA的CO2吸收容量,并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对其产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吸收剂的质量分数和pH值均可增大脱碳效率;温度对氨水和MEA的脱碳效率均有较大的影响;氨水对CO2的吸收容量远远大于MEA的吸收容量;氨法工艺在吸收剂再生、能耗以及副产品利用价值等方面优于MEA吸收法.
马双忱王梦璇孙云雪崔基伟陈伟忠
关键词:氨水烟气CO2捕集
一种联合脱除电厂烟气中硫碳氧化物的方法及装置
一种联合脱除电厂烟气中硫碳氧化物的方法及装置,用于高效、低耗脱除电厂烟气硫碳氧化物。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将静电除尘后的高温烟气引入换热器,利用烟气余热加热脱除工序的脱碳后溶液;经过加热的脱碳后溶液进入解析塔,分解出氨...
马双忱高莉崔基伟
一种联合脱除电厂烟气中硫碳氧化物的方法及装置
一种联合脱除电厂烟气中硫碳氧化物的方法及装置,用于高效、低耗脱除电厂烟气硫碳氧化物。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将静电除尘后的高温烟气引入换热器,利用烟气余热加热脱除工序的脱碳后溶液;经过加热的脱碳后溶液进入解析塔,分解出氨...
马双忱高莉崔基伟
文献传递
SCR烟气脱硝过程硫酸氢铵的生成机理与控制被引量:274
2010年
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原理。指出SCR脱硝过程出现硫酸氢铵的危害,详细分析了硫酸氢铵形成的影响因素,如NH3/NOx摩尔比、SO3浓度、硫酸氢铵的露点温度等。根据硫酸氢铵的特性提出了控制硫酸氢铵生成的方法与减少其负面影响的措施:通过控制SCR脱硝过程氨逃逸量和烟气中SO2氧化率的方法减少硫酸氢铵的生成量;为防止催化剂因硫酸氢铵的滞留而失去活性,合理控制SCR脱硝装置在低负荷下的运行时间;为有效降低硫酸氢铵在空气预热器(空预器)换热元件上的形成速率,选用搪瓷镀层换热元件。
马双忱金鑫孙云雪崔基伟
关键词:烟气脱硝
高级氧化技术用于烟气同时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
燃煤电厂燃烧过程排放的S02和NOx,形成酸雨和其他二次污染物,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传统的烟气脱硫脱硝工艺需要分级进行,存在设备投资高、占地面积大、系统复杂等缺点,开发工艺简单、可靠、适合我国国情的烟气多污染物...
崔基伟
关键词:脱硫脱硝高级氧化技术
文献传递
聚乙二醇二甲醚抑制脱碳吸收剂中氨逃逸的实验及原理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CO2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其减排问题引起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燃煤电厂CO2减排技术研究至关重要。氨法脱除电厂烟气中CO2具有低成本、高脱除效率等特点,但该技术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是氨的逃逸。针对氨法脱碳过程中氨逃逸问题展开实验研究,采用鼓泡吸收反应器研究了聚乙二醇二甲醚(NHD)对氨逃逸的抑制效果以及氨水和NHD浓度对氨逃逸的影响,并分析了NHD抑制氨逃逸的机理。结果表明,NHD对氨逃逸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脱碳效率。添加5%NHD后,氨逃逸量降低24.86%,CO2的脱除效率增加10%左右。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开展氨法捕集CO2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马双忱孙云雪崔基伟赵毅
关键词:氨水二氧化碳聚乙二醇二甲醚
微波化学中微波的热与非热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56
2011年
微波作为一种传输介质和加热能源已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如食品加工、药物合成、橡胶和塑料固化等,但是对在反应过程中微波的非热效应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详细地阐述了微波化学中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机理,并具体介绍了微波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在化学领域的应用实例。
马双忱姚娟娟金鑫崔基伟马京香
关键词:微波热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