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书富

作品数:52 被引量:199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动脉
  • 14篇冠状
  • 13篇冠状动脉
  • 10篇综合征
  • 8篇血管
  • 7篇心肌
  • 7篇血小板
  • 7篇血压
  • 7篇介入
  • 5篇心绞痛
  • 5篇心脏
  • 5篇血小板活化
  • 5篇起搏
  • 5篇绞痛
  • 4篇心病
  • 4篇心动过速
  • 4篇心力衰竭
  • 4篇室上性
  • 4篇室上性心动过...
  • 4篇衰竭

机构

  • 45篇上海市杨浦区...
  • 3篇同济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市第一...

作者

  • 51篇张书富
  • 29篇陈德
  • 29篇华尔铨
  • 20篇郑鹏翔
  • 16篇何祚佑
  • 13篇马瑾
  • 10篇吴波
  • 10篇周依蒙
  • 10篇张斌
  • 6篇王豪
  • 5篇陈楠楠
  • 5篇王渊铭
  • 3篇王蕊
  • 3篇吴波
  • 2篇宋晓敏
  • 2篇蔡晓莺
  • 2篇徐虹
  • 2篇朱文
  • 2篇庄海平
  • 2篇张大东

传媒

  • 5篇上海医学
  • 3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临床心电学杂...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4
  • 6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快速测定脑利钠肽预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快速测定脑利钠肽预测充血性心力衰竭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7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 ,NYHA心功能Ⅲ级 3 7例、Ⅳ级 3 3例。入院时、出院前或临终前 2 4小时内分别测定血浆BNP ,分析住院治疗前后BNP水平变化与心源性死亡、3 0天内再住院事件的关系。结果  2 3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 (因心功能恶化死亡 6例、再住院 17例 ) ,其入院时BNP水平 ( 15 16pg/ml± 872pg/ml)高于未发生临床终点者 ( 10 3 7pg/ml± 65 4pg/ml) ,P <0 .0 1;发生临床终点者住院期间BNP升高 3 18pg/ml ,而未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 ,住院期间BNP平均降低 3 5 9pg/ml ,P <0 .0 1;BNP升高组患者发生临床终点 68.2 % ,BNP降低组患者发生临床终点 16.7% ,P <0 .0 0 5。
张书富华尔铨何祚佑郑鹏翔陈德徐虹马瑾周依蒙张斌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利钠肽预后
慢性心衰-心肾综合征及生物标志物被引量:13
2012年
慢性心衰不仅是一种疾病诊断,更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在合并慢性肾病尤其是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心衰发病率增加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脏和肾脏之间存在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即所谓"心肾综合征"),心衰患者一旦合并慢性肾病或肾损伤均显示预后不良。因而,对于这类高风险患者应予以早期诊断并积极干预治疗。一些标志物已被证明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价中具有新的、重要的作用,由于其与慢性心衰-心肾综合征具有密切关系而备受关注,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吴波张书富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心衰肾脏病心肾综合征
心绞痛患者介入术后血小板活化及纤溶功能的变化
2002年
目的 研究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stent)后外周循环中血小板活化及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 由外周静脉采血 ,采用ELISA检测PTCA和stent术前后血浆血小板表面α -颗粒膜蛋白 (GMP - 1 4 0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 1 (PAI- 1 )、D -二聚体 (D -D)的含量。结果  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TCA术后 1 0min血浆血小板膜表面GMP - 1 4 0及D -二聚体明显增高 ,术后 2 4h虽明显下降 ,但血小板膜表面GMP - 1 4 0尚未降至正常 ,PAI - 1术后 2 4h亦明显增高。
陈德华尔铨张书富郑鹏翔
关键词:心绞痛介入术后血小板活化纤溶功能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05年
目的评价曲美他嗪(TMZ)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常规服用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调脂药、血小板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曲美他嗪组在服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加服TMZ 20mg,每天3次治疗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有效率、运动试验结果以及治疗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与试验前相比,曲美他嗪组较对照组运动时间延长10%和运动总作功提高25%(P<0.05),运动后ST段下降1mV时间均明显延长30%(P<0.001).且硝酸甘油消耗量明显减少40%,治疗组较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基础上加用TMZ,可减轻患者心绞痛症状,增加运动耐量,心血管危险降低.
鲁蒨张书富陈德华尔铨马瑾周依蒙王渊明吴波
关键词:曲美他嗪心绞痛
二级医院开展冠心病介入诊治的质量控制
2000年
目的探讨二级医院开展冠心病介入诊治的可行性。 方法分析 1 997年 6月~ 1 999年 7月进行的冠状动脉造影 (CAG)病例资料。 结果 1 5 1例CAG ,阴性 73例 ,阳性 78例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6 9例 ,成功率 89.9%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 39例 ,成功率 92 .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二级医院开展冠心病介入诊治必须加强冠心病理论学习 ,加紧队伍建设 ;具备基本设备 ;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 ;对“特殊病例”及时总结 ;在上级医院专家指导下开展工作 ,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
郑鹏翔华尔铨张大东何祚祐张书富陈德
关键词:冠状造影冠心病介入治疗
盐酸舍曲林对伴焦虑症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对伴焦虑症状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伴焦虑症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盐酸舍曲林片)及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无焦虑症状患者列为无焦虑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观察治疗6周后三组患者降压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无焦虑组较对照组降压效果差异显著,治疗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舍曲林治疗伴焦虑症状高血压患者能提高降压疗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焦虑的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张书富华尔铨何祚佑陈德马瑾周依蒙张斌王渊铭吴波王豪陈楠楠
关键词:高血压焦虑生活质量
冠状动脉自发性夹层一例
2005年
马瑾郑鹏翔张书富朱小风华尔铨
关键词:入院冠状动脉血压波动珍菊降压片血脂检查导联
心尖球形综合征一例被引量:3
2012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2岁,因活动性胸闷、气促伴双下肢水肿1周于2010年4月26日入院。入院前一周因受凉后出现活动性胸闷、气促、双下肢水肿,伴咳嗽、咳少量白痰,夜间不能平卧。4月19日曾至外院就诊查心电图:窦速,左室肥厚,
吴波马瑾张少衡张文佳唐静辉王豪陈德张书富华尔铨
关键词:应激性心肌病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影响研究被引量:52
2014年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熄者心律失常影响的研究。方法:将80例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标准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支持,采用持续性正压通气模式,呼吸频率12~16次/min,滴定在6~10cmH2O(1cmH2O=0.098kPa),每晚至少3h。对照组40例,按冠心病指南进行标准治疗。两组均在入选第1天和3个月后检测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浓度。主要终点:心律失常负荷的变化。次要终点:心源性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植入永久起搏器联合终点。结果:动态心电图监护:治疗组第1天和3个月后的前后差值与对照组第1天和3个月后的前后差值比较,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计数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连续24h内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每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校正的QT值(QTc)、QT间期的离散度(QTd)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3个月内共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3例,其中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对照组植入永久起搏器2例,治疗组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结论: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予兀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显著降低心律失常发生。
刘新兵冯六六黄红漫俞建华曹国良张书富周明成许其倓陈允硕李毅刚
关键词:稳定型冠心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心律失常
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化及纤溶功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活化及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检测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前后血浆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
陈德华尔铨张书富郑鹏翔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