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佑祥

作品数:93 被引量:314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生物学
  • 14篇农业科学
  • 12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政治法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4篇翼手目
  • 13篇区系
  • 10篇保护区
  • 9篇自然保护
  • 9篇自然保护区
  • 9篇蝙蝠
  • 9篇高校
  • 8篇国家级自然保...
  • 6篇蝶类
  • 6篇溶洞
  • 5篇种群
  • 4篇多样性
  • 4篇栖息
  • 4篇区系特征
  • 4篇物种
  • 3篇动物
  • 3篇幼虫
  • 3篇山羊
  • 3篇生境
  • 3篇生物资源

机构

  • 74篇吉首大学
  • 15篇湘潭大学
  • 6篇广东省昆虫研...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广东省生物资...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环境保护部南...
  • 1篇澳大利亚国立...
  • 1篇泉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湖南省电力公...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武汉市城市防...

作者

  • 89篇张佑祥
  • 49篇刘志霄
  • 27篇吴涛
  • 14篇龚小燕
  • 10篇阎中军
  • 8篇彭清忠
  • 6篇刘世彪
  • 6篇张礼标
  • 6篇彭乐
  • 5篇邓凯东
  • 4篇张代贵
  • 4篇梁亮
  • 4篇李艳丽
  • 3篇陶双伦
  • 3篇李俊年
  • 2篇龚双姣
  • 2篇邵永刚
  • 2篇齐绍平
  • 2篇王本忠
  • 1篇刘稳丰

传媒

  • 11篇吉首大学学报...
  • 8篇四川动物
  • 6篇世界生态学
  • 5篇动物学杂志
  • 3篇生命科学研究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环境昆虫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兽类学报
  • 2篇中国草食动物
  • 2篇湖南林业科技
  • 2篇高等理科教育
  • 2篇教育信息化
  • 2篇湘潭大学学报...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野生动物学报
  • 2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教学研究
  • 1篇昆虫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9篇2019
  • 8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5
  • 6篇2004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蛾科昆虫区系特征被引量:3
2013年
2004~2012年,对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天蛾科昆虫进行了调查,采集到标本450号。初步鉴定出5亚科26属44种和亚种,其中包括湖南省7个新记录种及亚种(齿翅三线天蛾Polyptychus dentatus、菩提六点天蛾Marumba jankowskii、西昌榆绿天蛾Callambulyx tatarinovi sichangensis、曲线蓝目天蛾Smerinthus litulinea、黄颈木蜂天蛾Sataspes tagalica collaris、茜草白腰天蛾Deilephila hypothous和斑腹长喙天蛾Macroglossum variegatum)。区系成分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占54.5%,广布种与古北界种分别占36.4%和9.1%。
范茜张佑祥彭乐彭菊张自亮罗恒
关键词:天蛾科区系
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的栖息生态特征被引量:4
2019年
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洞栖食虫性蝙蝠,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近年于湘西州及张家界市的25个溶洞中共记录到该蝠450只次,对其栖息生态特征(空间分布、姿势、体温、栖点温度和栖点安全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测。结果表明:该蝠的栖点主要集中分布于离洞口440 m之内的洞段(占99.3%),栖点高度通常介于2—10 m之间(84%),主要采取双足倒挂的姿势栖息于洞顶壁或侧壁,但单足倒挂的栖息姿势也较为常见(36.2%)。体温介于10.7—25.2℃,体温总是稍高于栖点温度,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者呈线性正相关。约64%的栖点“安全性高”,而“安全性低”和“安全性中”的栖点分别占17.6%和18.4%。减少对洞穴的人为干扰是保护该物种的有效途径。
龚小燕黄太福吴涛张佑祥彭清忠刘志霄
关键词:溶洞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头蝰的调查及白头蝰属物种在湖南的记录修订
2022年
2020年4—11月,在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白头蝰(Azemiops kharini)专项调查,发现5条白头蝰,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修订了白头蝰在湖南省的记录,并对白头蝰属的物种多样性与保护做了简要分析,以期进一步保护白头蝰属物种。
徐万吉田永祥汪承龙谢娜兰香英张佑祥吴涛
关键词:多样性
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生物学野外实习的实践与创新——以吉首大学为例被引量:6
2013年
文章以地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吉首大学为例,介绍了民族地区地方性高校生物学野外实习的实践与创新。吉首大学在实习教学管理模式上,建立了规范的野外实习基地和完善的野外实习指导体系,制定了尊重民族习俗、维护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习原则。野外实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科研平台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刘世彪张佑祥张代贵龚双姣阎中军刘志霄
关键词:民族地区生物学野外实习
湖南省发现白化革胡子鲶被引量:5
2018年
2017年9月18日,在湖南省永顺县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酉水河码头附近(110°17′51″,28°42′42″N,海拔128 m)捕捉到1条白色的鱼,基于形态特征与分子数据,将其鉴定为革胡子鲶 Clarias gariepinus。湖南标本(编号为2017091801)置于75%乙醇中,保存于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动物标本室。
吴涛龚小燕黄太福向颖张佑祥刘志霄
关键词:革胡子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化分子数据环境科学生物资源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组成及垂直分布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2006年对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资源进行了专题调查,共采集到蝴蝶标本1050号,初步鉴定出134种,结合文献资料记载,共记录了153种,隶属于10科85属。蛱蝶科为优势科,计30属(占35.29%)61种(39.87%)。区系成分以东洋界种类为主,计79种(51.63%),广布种60种(39.22%),而古北界种类仅14种(9.15%)。蝶类呈4个垂直带分布,但主要(88.01%)分布于海拔1100 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带。多数蝴蝶适应范围比较窄,仅分布于某一垂直带内。在科级水平上,粉蝶科、眼蝶科和蛱蝶科中具多带种较多,是当地广布类群。
张佑祥刘志霄于桂清
关键词:蝶类区系
湖南永顺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被引量:2
2012年
为了解湖南永顺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鸟类的资源状况及其保护提供参考依据,2003年7月—2008年8月多次对该区的鸟类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湖南永顺小溪国家自然保护区共有鸟类111种,隶属于12目33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二级保护动物20种。留鸟67种,夏候鸟37种,冬候鸟7种;东洋界种类62种,古北界种类22种,广布性种类27种。
阎中军张佑祥
关键词:鸟类区系
湘西地区蚱总科昆虫多样性初步调查及区系分析
2022年
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对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区的蚱总科Tetrigoidea昆虫进行初步调查,结合吉首大学生物标本馆馆藏标本,共发现蚱总科昆虫4科12属22种,其中11种为湖南省新纪录种。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湘西地区蚱总科昆虫区系成分以东洋界为主,占所有种类的81.82%;广布种次之,占18.18%。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湘西地区蚱总科昆虫有6种分布型,以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型分布为主(占36.36%),其次是华中区(占31.81%),往北部和东北部逐渐减少,东北区和蒙新区则无分布。
滕彩丽刘晴程宇萌胡传豪李俊翰张佑祥黄兴龙朱爱华
关键词:蚱总科区系分析
大菊头蝠冬眠期栖点选择的初步调查被引量:7
2016年
大菊头蝠(Rhinolophus luctus)是湘西及武陵山地区体型最大而典型的洞栖型菊头蝠,2016年1~4月对其冬眠期间在喀斯特洞穴中的栖点选择模式进行了初步调查。在湘西州境内所调查的28个洞穴中,仅于11个洞穴中发现并记录了其孤居倒挂的20个个体。冬眠期间,多数大菊头蝠的栖点高度介于0.5~3 m,安全性低,易受到人为干扰或其他动物可能的捕食。栖点位置主要选择在离洞口距离20~40 m的范围内,该洞段的微环境易受到洞外天气或气象因子的影响,其体温变化的幅度也较大,介于7℃~17℃之间,并与该洞段栖点的微环境温度呈正相关。针对该物种的生存现状及生态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种群保护建议。
黄太福彭乐吴涛龚小燕王敏张佑祥刘志霄
关键词:冬眠期武陵山种群保护
基于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的稻米品种与真伪鉴别被引量:28
2009年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市场上5种稻米进行了鉴别.以ASD FieldSpec3地物光谱仪采集了5种稻米的光谱数据,各获取35个样本,随机分成训练集(150份)和检验集(25份),并分别采取全波段与特征波段(400~500nm、910~1400nm与1940~2300nm)两种方法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光谱经S.Golay平滑和标准归一化(SNV)处理后,以主成分分析法(PCA)降维.将降维所得的前9个主成分数据作为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的输入变量,稻米品种作为输出变量,建立3层BP-ANN鉴别模型.利用25个未知样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两类模型预测准确率均高达100%,其中特征波段模型比全波段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说明利用可见/近红外技术结合PCA-BP神经网络分析法进行稻米品种与真伪的快速、无损鉴别是可行的,且提取特征波段是优化模型的有效方法之一.
梁亮刘志霄杨敏华张佑祥汪承华
关键词:稻米主成分分析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