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先婉

作品数:35 被引量:29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16篇丘陵区
  • 13篇丘陵
  • 13篇紫色土
  • 11篇川中丘陵
  • 11篇川中丘陵区
  • 10篇土壤
  • 6篇生态
  • 5篇施肥
  • 5篇农业
  • 5篇农业生态
  • 4篇土壤侵蚀
  • 4篇小麦
  • 4篇垄作
  • 4篇耕作
  • 4篇旱地
  • 3篇氮肥
  • 3篇试验站
  • 3篇水土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农业生态系

机构

  • 26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成...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1篇科技部

作者

  • 35篇张先婉
  • 10篇朱波
  • 9篇刘刚才
  • 7篇廖晓勇
  • 6篇李同阳
  • 5篇艾应伟
  • 5篇陈实
  • 4篇彭奎
  • 3篇高美荣
  • 2篇蒋道德
  • 2篇邓良基
  • 2篇范志金
  • 2篇马志勤
  • 2篇陈实
  • 2篇魏朝富
  • 2篇徐佩
  • 1篇游祥
  • 1篇青长乐
  • 1篇高福晖
  • 1篇罗治平

传媒

  • 10篇山地学报
  • 3篇土壤通报
  • 2篇土壤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土壤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四川农业科技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土壤农化通报
  • 1篇山地研究
  • 1篇资源开发与保...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生态环境...
  • 1篇全国土壤胶体...
  • 1篇中国土壤学会...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6篇2001
  • 4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90
  • 2篇1989
  • 1篇1987
  • 1篇1986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紫色丘陵区坡坎的水土保持技术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为充分开发利用四川盆地丘陵区占总土地面积 15 %的坡坎 ,研究了坡坎的水土保持技术 :稻草覆盖、集水坑洞、种植黑麦草和等高扎稻草埂的效益。结果表明这些措施都有一定效果 ,其中 ,种植黑麦草在试验条件下 ,对提高土壤含水量有较好的作用 ,其次是扎草埂和稻草覆盖。保水效益较好的是稻草覆盖和集水坑洞措施 。
刘刚才廖晓勇张先婉
关键词:紫色丘陵区水土保持稻草覆盖
分层施肥对小麦植株含N量的影响
1997年
对平作表层(1~2cm)土层施肥与垄作表层(1~2cm)、中层(25cm)、底层(45cm)土层施肥时的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含N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垄作还是平作表层施肥,小麦从三叶期到拔节期根、叶的含N量由高到低;而垄作中层和底层施肥却由低到高。三叶期时根、叶含N量以表层施肥>中层施肥>底层施肥。而表层施肥的垄作与平作间对比,则根叶的含N量无显著差异,三叶期以后小麦根、茎、叶、粒、壳的含N量影响不大。另外,垄作底层,中层施肥比表层施肥显著增加了小麦产量。
徐佩艾应伟张先婉
关键词:施肥分层施肥小麦植株
碳酸盐紫色土肥力的限制因素和管理
张先婉郭永明李同阳
关键词:紫色土母质风化作用成土因素
川中丘陵区土壤侵蚀及其P值的确定被引量:18
1993年
运用川中丘陵区四种土壤母质类型5个观测点历年的数据,定义了可蚀模数和产流模数,通过关联和曲线回归分析,阐明旱作制抗水蚀的能力为聚土免耕>横坡种植>顺坡种植;坡旱地的侵蚀量 Q 和径流深 Z 与降雨量 R 的最佳回归关系:Q=a+b1nR 和 Z=A十BR定量描述了坡地旱作制下的水土流失特征。通过比较曲线方程确定了聚土免耕、横坡种植和顺坡种植的 P 值分别为0.29,0.49和1。结果得出,坡地旱作制下的土壤侵蚀方程应修正为:Q=K(t).C(t).P.S.L·ln(R-c~^(a/b)。
刘刚才罗治平张先婉
关键词:土壤侵蚀川中丘陵
川中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集水区为例被引量:7
2001年
通过长期的观测数据分析与土地利用现状的对比 ,研究四川盆地中部丘陵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集水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结果表明 ,截流村土地利用自 6 0年代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中有林地增长约 30 % ,有林地分布在丘陵坡顶、陡坎和地边 ,与农田形成镶嵌格局 ,由此构成的农林复合系统有较好的水土保持能力 ,缓减了农村燃料、饲料、材料和肥料的不足 ,具有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应 ,初步实现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朱波彭奎高美荣刘刚才张先婉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川中丘陵区生态环境效应
紫色丘陵区坡坎生态系统资源组合特征被引量:1
2004年
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紫色丘陵区坡坎生态系统,该文采用典型调查法对坡坎生态系统的光热、水土与植被等生境条件予以调查分析,综合评价其资源组合特征。结果表明紫色丘陵区不同地形部位的坡坎生态系统,其小气候、土壤及植被等资源特征不同。逆倾陡坡坡坎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状较差,雨后径流水分易于泄去,植被类型较为单一;顺倾缓坡坡坎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含量高,雨后径流入渗快而易于保蓄,光热资源利用充分,对农田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温湿调节作用,植被组合结构完整,类型丰富;梯地边坡与田边地埂坡坎生态系统,受人为耕作影响大,土壤养分含量较高,能得到梯地、稻田连续的水分供应,可利用的光热资源充足,覆地植物种类多,鲜生物量大。
廖晓勇张先婉朱波
关键词:紫色丘陵区
论聚土免耕生态工程在川中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引量:3
2001年
详细阐述了川中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指出旱地子系统是该区问题最多而又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子系统。通过分析旱地聚土免耕法的功能特点及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机制 ,得出它是川中丘陵区旱地恢复重建良性生态系统的技术依托。同时也提出了旱地聚土免耕生态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陈实刘刚才张先婉
关键词:川中丘陵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工程
紫色丘陵区坡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及其优化利用被引量:1
2001年
四川紫色丘陵区坡坎生态系统分布面积大 ,生物组合类型多样 ;合理建造坡坎生态系统是改善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生态功能显著 ;优化利用坡坎生态系统是提高土地持续生产力、增加农业收入的有效途径。
廖晓勇张先婉彭奎
关键词:紫色丘陵区生物组合生态功能
有机物料对紫色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2
1992年
本文在四川省中部丘陵盐亭农业生态站研究了有机物料对典型紫色土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木本落叶(马桑叶、桤木叶)最能提高土壤酶活性;物料不同施放层位的土壤酶活性研究表明:表施<浅施<深施,深施促进土壤酶活性的提高.田间定位研究指出,深施榿木叶渣肥较浅施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15~35cm的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较浅施提高59.5%、23.2%和83.4%,产量相应增产17.9%.最后评述了深施有机肥培肥土壤的肥力意义.
马志勤张先婉
关键词:紫色土酶活性有机物料
关于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口粮的解决办法探讨
1990年
目前三峡地区种植技术落后,品种老化.作者提出了优化管理,增施化肥,因地制宜地引进杂交品种,开发旱地聚土免耕耕作法和地膜覆盖技术,并在四川盆地选择几处地区进行了试验,结果证明,增加亩产幅度较大.作者认为,依靠科技,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解决三峡库区移民口粮问题是可行的.
高福晖张先婉
关键词:耕作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