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鑫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五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肛门行直肠癌局部切除6例报告
- 2002年
- 目的 探讨选择性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对 6例低位直肠癌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 ,术后常规化疗。对切缘残留癌者 ,予以放射治疗。结果 6例中 1例局部复发 ,占 16 .6 % ;生存 4例 ,生存时间分别为 10 4、93、6 1、17个月。结论 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低位直肠癌选择合适病例 ,与传统的根治术有着共同的效果 ,并且对病人损伤少 ,痛苦小 ,保证了正常的生理功能。
- 茅允成韩宝华张光鑫
- 关键词:直肠癌外科手术局部切除
- 盆底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失迟缓性便秘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表面肌电介导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迟缓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失迟缓性便秘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及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表面肌电介导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对照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治疗前后肛管排便舒张压、肛管静息压和表面肌电评估基线值均显著改善,总有效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表面肌电介导盆底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失迟缓性便秘疗效确定,值得推广。
- 鲍聚喜张光鑫张孝通朱智慧
- 关键词:便秘表面肌电
- 氯诺昔康联合复方亚甲蓝治疗肛门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9年
- 为探讨肛门病术后应用氯诺昔康联合复方亚甲蓝镇痛的临床效果,将60例肛门病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使用氯诺昔康片口服联合复方亚甲蓝局部封闭镇痛,对照组30例口服氯诺昔康片镇痛,比较2组患者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肛门病术后,使用氯诺昔康联合复方亚甲蓝止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鲍聚喜冯作鹏张光鑫秦川杨明李彩娥
- 关键词:肛门病氯诺昔康亚甲蓝疗效
- 维和二级医院麻醉33例分析
- 2011年
- 2009年7月-2010年3月,我们在维和二级医院共实施了33例手术麻醉,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 贺雅琳梁华田晓琳张光鑫蒙跃翀
- 关键词:维和医疗分队麻醉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 2001年
- 目的 :评价肋下三角小切口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简称MC)的优缺点。方法 :自 1 995-0 5~ 2 0 0 0 -0 3应用作者设计的肋下三角小切口对 1 2 3 5例胆囊疾病患者施行了MC ,观察术后疼痛及止痛针应用次数、下床、进食及住院时间 ,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简称CC)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MC手术时间短 ,术后疼痛轻 ,平均应用止痛针 0 .8次 /例 ,术后 8~ 1 2h下床 ,2 4h内进食 ,6.5d出院 ,明显优于CC手术 (P <0 .0 1 )。结论 :肋下三角小切口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一种损伤小、病人痛苦轻、预后好、恢复快、费用低的手术方法 ,值得推广。
- 肖公正张予平韩宝华王磊李晓军张光鑫茅允成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MC
- 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直肠感觉功能及肛管动力学变化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通过研究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直肠感觉功能及肛管动力学变化,了解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肛管直肠动力学特征,以期研究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发病机理,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ZJ-D3直肠压力测定仪、生物刺激反馈仪,对36例盆底失弛缓型便秘患者与28例健康对照者分组进行直肠一肛管的压力变化测定及表面肌电状态评估,测定直肠一肛管的压力变化及直肠对容量刺激的感觉阈值、排便阈值、直肠的顺应性和表面肌电基线并比较其差别。结果:直肠肛门的收缩压、肛门内外扩约肌的净减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1),而直肠肛管的静息压、肛管高压带长度、肛管直肠的屏障压、直肠对量刺激的感觉阈值、排便阈值、直肠的顺应性及前基线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1)。结论:直肠感觉功能异常及盆底肌肉动作不协调是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主要发病原因。
- 鲍聚喜张光鑫张孝通杨凤霞
- 关键词:肛门直肠测压
- 35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索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早期诊断方法,以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确诊率,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采用作者所建腹部外伤数据库,收取广州南方医院、宁夏银川解放军第五医院1995~2006年收治十二指肠损伤患者35例,对其早期诊断方法、诊断结果及漏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13例(37.1%)患者剖腹前得到明确诊断;22(62.9%)例患者术前首诊漏诊,其中19例(54.3%)患者剖腹探查术后确诊,3例(8.6%)患者首次剖腹探查术后仍漏诊。结论:十二指肠损伤发病率低,漏诊率高,术前诊断困难,术中仍易被漏诊。行腹腔穿刺及CT、口服泛影葡胺造影、腹部X光片及腹部B超检查的综合应用有利于明确诊断,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发生。
- 鲍聚喜马力群张光鑫李晓军邓海军
- 关键词:十二指肠损伤
- 结、直肠损伤和梗阻一期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结直肠损伤和梗阻一期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结、直肠损伤和梗阻行急诊手术 2 4例。术前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 ,术中结肠灌洗清洁后一期肠修补或肠切除吻合术。结果 切口感染 11例 ,吻合口漏 2例 ,均治愈出院。结论 结、直肠一期手术是安全的 。
- 茅允成张光鑫李晓军
- 关键词:结肠损伤直肠损伤结肠梗阻直肠梗阻一期手术
- 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158例分析
- 2012年
- 目的:评价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的疗效。方法:15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94侧患肢),单纯行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主干结扎)56例(83侧患肢),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大隐静脉主干及五个分支均结扎)92例(99侧患肢),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并点式切口剥脱严重曲张浅静脉10例(12侧患肢);术后观察下肢疼痛、皮下血肿等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近期疗效情况。结果:158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24个月,疗效满意。1例术后2个月复发,1例术后大隐静脉主干血栓样硬结现象较明显,1例隐神经损伤残留内踝区麻木。结论: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是一种穿刺代替切口、简化操作、恢复快、腿部不留瘢痕或减少瘢痕、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 马力群王磊董会元张光鑫李晓军胡庆华肖卫科王志刚
- 关键词:静脉曲张激光下肢小隐静脉
- 火器伤致喉、气管、食管断裂一例报告被引量:1
- 2001年
- 肖公正韩宝华张光鑫
- 关键词:火器气管疾病喉疾病食管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