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凌云

作品数:11 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盆地
  • 6篇盆地成因
  • 4篇新生代
  • 3篇拉张
  • 2篇特提斯
  • 2篇中生代
  • 2篇拉分盆地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压力
  • 1篇读者决策采购
  • 1篇新生代盆地
  • 1篇压实作用
  • 1篇岩浆
  • 1篇洋壳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勘探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图书
  • 1篇图书馆

机构

  • 1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国立台湾师范...

作者

  • 11篇张凌云
  • 10篇许浚远
  • 1篇彭大钧
  • 1篇杨巍然
  • 1篇罗蛰潭
  • 1篇曾佐勋
  • 1篇李兆麟
  • 1篇陈开远
  • 1篇罗志立
  • 1篇李通艺

传媒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图书馆学刊
  • 1篇吉林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04
  • 2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本海域与中国东北地区“此起彼伏”的拉张作用被引量:3
1996年
日本海打开前奏及打开以来,拉张(扩张)作用强度与其西北岸的中国东北地区(东部)的拉张强度不是同步的,而是互为消长的,体现在岩浆活动和沉积作用及应力特征三方面,这种互为消长现象可分为五个阶段,其成因可能是日本海强烈扩张时软流圈物质推挤中国东北地区,使后者拉张作用遭遏止。
许浚远张凌云陈开远罗志立彭大钧罗蛰潭
关键词:拉张岩浆
南中国海成因:右行拉分作用与左行转换挤压作用交替被引量:13
2004年
总结分析了南中国海各次级盆地及其周缘有关盆地的裂谷作用序列 ,认为它们的裂谷作用序列是相似的 ,虽然存在局部差异。古近纪 (—早中新世 )和新近纪分别为一级裂谷阶段和后裂谷阶段 ,并可进一步划分次一级裂谷和后裂谷阶段。南中国海总体几何学特征及其次级盆地和周缘盆地的几何学特征表明 ,它们的裂谷作用是以近南北向主断裂为主剪切的右行拉分作用。在右行拉分过程中 ,东越南断裂的南延 (翼他陆架部分 )可能没有发生巨大脆性平移而表现为巨大的右行韧性牵引 ;印支—苏门答腊地块是被东越南断裂、东安达曼海断裂、红河断裂和苏门答腊断裂等四条断裂围限的呈菱形的右行走滑双重构造。深海盆的洋壳在许多方面与概念化大洋洋壳不同 ,相互矛盾的各种磁异常条带年龄并不可信。它的洋壳是右行拉分作用形成的洋壳。它们的后裂谷作用是以近南北向主断裂为主剪切的左行转换挤压反转变形为特征。联系到裂谷作用序列 ,南中国海成因具有右行拉分作用、裂谷作用和左行转换挤压作用交替出现的特征 ,表现了具有转换性质的“开”与“合”
许浚远杨巍然曾佐勋ZviBEN-AVRAHAM李通艺李兆麟Christophe BASILE张凌云
关键词:洋壳
歧口凹陷构造演化被引量:15
1996年
在查明歧口凹陷构造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运用现代区域构造演化思想、分析方法将歧口凹陷构造演化划分为6个主要阶段:(1)左行平移剪切阶段;(2)北西向拉张阶段;(3)北西向挤压阶段;(4)近南北向快速拉张阶段;(5)近南北向拉张和热沉降过渡阶段;(6)热沉降阶段。
许浚远张凌云张凌云黄晓燕陈国童
关键词:歧口凹陷油气勘探
略论拉张性“花状”构造成因被引量:2
1996年
拉张性“花状”构造可以分为对称性,非对称性和复合的三种亚样式,它们虽然在许多几何特征上与负花状构过类似,但成因却有本质的不同,其各级别断层是依次发育的,亚样式类型取决于断层形态,断层形态受沉积压实、异常流体压力等控制,由于控制因素空间上复杂变化造成亚样式的多样型。
许浚远张凌云
关键词:拉张构造压实作用地层压力花状构造走滑断裂
西北太平洋边缘新生代盆地成因(中):连锁右行拉分裂谷系统被引量:33
2000年
在平面应变等的一级近似假定下 ,恢复了边缘盆地拉分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对压缩量和南海、日本海盆地的拉分量。得出两板块碰撞时 ,其间缝合线在现今位置南约 2 6°(沿东经 85°方向 ) ,南海北岸在现今位置南约 14°,日本海北岸相对西南日本在南约 4 5°位置 ,而西南日本岛本身在现今位置南约 8 5°位置。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后 ,加速了后者向北退却 ,西北太平洋边缘发生右行剪切 ,在老第三纪 (或至早中新世末 )形成南海、日本海、菲律宾海、苏禄海及苏拉维西海等右行拉分裂谷 ,它们共同构成巨大的连锁右行拉分裂谷系统 ,以保持运动学平衡。秦岭和贝加尔 -斯塔诺夫左行剪切带为该系统派生的R′断裂。在全球构造上 ,欧亚板块向北退却与美洲板块南移是和谐的 。
许浚远张凌云
关键词:边缘盆地拉分盆地
西北太平洋边缘及特提斯北缘中生代盆地成因(上)被引量:4
2001年
西北太平洋边缘及特提斯北缘中生代盆地在早-中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和早-中白垩世处于裂谷期,前者残存的构造样式表明裂谷作用源于右行剪切拉分,后者的构造样式表明裂谷作用源于被动拉伸兼左行剪切。后裂谷期以中性环境为主并发生热沉降。在裂谷期末和后裂谷期末均发生脉动式剪切挤压作用.中生代盆地的裂谷作用可能源于亚洲大陆相对太平洋板块和北特提斯板块向北漂移,分别在后两者之间产生右行剪切和拉张。脉动式挤压可能源于亚洲大陆板块转向相对南移(或太平洋板块和北特提斯板块相对亚洲大陆北移),造成西北太平洋边缘沿北北东-北东向左行剪切。中新生代盆地应变-时间曲线可能具有分形分布特征。
许浚远张凌云
关键词:特提斯边缘海拉张盆地中生代裂谷作用
图书馆资源建设中读者决策采购方案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在推动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中国的大环境下,对近7年中国地质大学图书馆的读者荐购工作进行了数据跟踪和汇总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系统研究了读者在图书荐购过程中的行为和心理状态,设计了以读者为主导的图书馆资源建设方案,逐步解决信息资源数量激增与图书馆有限收藏能力的矛盾,使读者参数也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指标。
张凌云陈泰安
关键词:读者决策采购资源建设实证研究
西北太平洋边缘新生代盆地成因(上):成盆机制述评被引量:27
2000年
全面地简述了西北太平洋边缘新生代盆地成盆机制各种学说 ,强调了成盆机制分析原则。按弧后主动扩张说、弧后被动拉张说、局部区域左行挤出说等 ,演绎出的盆地空间几何形态与实际情形不符 ,演绎出的块体运动及位移在空间上不能平衡。局部区域的右行剪切拉分说是揭示西北太平洋边缘盆地成因的良好开端。以日本海和南海为例 ,讨论了边缘海“洋壳基底”性质 ,认为所谓的“洋壳”实为变薄的陆壳。现行边缘海的年龄值没有实际意义。
许浚远张凌云
关键词:新生代盆地成因
西北太平洋边缘新生代盆地成因(下):后裂谷期构造演化被引量:14
2000年
西北太平洋边缘形成连锁右行拉分裂谷系统后 ,在后裂谷期它们虽然基本上继承了原来盆地格架 ,但遭到一定程度的改造。其中改造作用最显著的盆地是菲律宾海盆地。在中新世 ,由于北移澳大利亚板块新几内亚块体的楔入 ,菲律宾海盆地反转成转换挤压型盆地 ;与菲律宾海沟断裂公轭剪切而形成的西菲律宾海盆中央断裂 ,小角度切割原NWW向密集的R′断裂 ;四国海盆和帕里西维拉海盆转为“撞击”裂谷 ;马里亚纳海盆则为马里亚纳洋脊弯曲裂开的产物 ;班达海盆受到近NS向挤压而变形 ;东海盆地也随琉球岛弧形成受压而变形。中新世末台湾岛开始形成。在上新世至第四纪 ,太平洋板块向西的挤压较澳大利亚板块向北的挤压强烈 ,新几内亚海沟具明显左行位移 ;印度板块强烈推挤欧亚板块 ,大多数盆地叠加有弱右行拉分作用 (由西向东减弱 )。全球构造上 。
许浚远张凌云
欧亚板块东缘新生代盆地成因:右行剪切拉分作用被引量:54
1999年
欧亚板块东缘新生代盆地具有惊人相似的几何学特征,盆地边界均为Y 断裂及R,R’断裂,平面形态呈准菱形( 或Z形),均为右行剪切拉分盆地。此拉分始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成形于欧亚板块向北退却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右行剪切作用。太平洋西北边缘独特的裂谷型“弧后盆地”现象,恰是特有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造成的。据沉降及变形特征,其构造演化可划分为3 个一级阶段:右行走滑拉分裂谷阶段( 始新世中期—中新世早期) 、挤压隆起阶段( 中新世中期) 和后裂谷沉降阶段(中新世中晚期—第四纪)
许浚远张凌云
关键词:欧亚板块新生代盆地拉分盆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