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利

作品数:17 被引量:4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理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化合物
  • 4篇氧化合物
  • 4篇配体
  • 4篇配位
  • 4篇卟啉
  • 4篇金属
  • 4篇环加成
  • 4篇环加成反应
  • 4篇环氧化
  • 4篇环氧化合物
  • 4篇加成
  • 4篇加成反应
  • 3篇配合物
  • 3篇晶体
  • 3篇晶体结构
  • 3篇光催化
  • 3篇
  • 3篇催化
  • 2篇银配合物
  • 2篇有机化学

机构

  • 17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7篇张利
  • 5篇康北笙
  • 4篇苏成勇
  • 2篇陈春龙
  • 2篇蔡跃鹏
  • 2篇吕兴强
  • 2篇张华新
  • 1篇张倩
  • 1篇邓良容
  • 1篇陈六平
  • 1篇李厚金
  • 1篇朱可佳
  • 1篇石俊玲
  • 1篇刘汉钦
  • 1篇刘俊
  • 1篇赖瑢

传媒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大学化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化学学报
  • 1篇Chines...
  • 1篇中山大学研究...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属-有机框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18年
为了缓解并最终解决能源问题,自20世纪至今,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光能如太阳光高效环保地将水分解生成清洁能源氢气,以及利用光能实现人工二氧化碳的还原过程(模拟光合作用).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超高的比表面积、可设计和精确控制的孔洞、对光生电子的多种传递机制、方便与染料分子连接、或是可直接引入具有优异光学活性的配体和金属.作为一大类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的微孔/介孔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本文通过一些代表性的实例总结了MOFs作为新兴光催化材料的独特优势和内在优点,展望了MOFs在光催化应用中的机遇和发展前景.首先介绍了MOFs的基本概念和特性,阐述了相对于其他材料而言,MOFs的独特优势,并解释了为何它能在光催化领域引起广泛的关注;之后将用于光催化的MOFs分成3大类,分别是:(1)依靠无机金属簇作为半导体结点的MOFs;(2)引入具有光活性的有机连接体(即配体)的MOFs;(3)以及利用超分子化学中主-客体相互作用,在孔洞中包覆氧化还原物种的MOFs,其中又细分为包覆纳米粒子或者金属催化剂、多金属含氧酸盐和其他纳米复合材料3个小类;最后,总结了MOFs在光催化中应用时仍需解决的问题,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梁祥陈莲芬张利苏成勇
关键词:异相催化光催化
两种配体功能化的铅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结构以及催化性质
一种由含N-氧化物以及酰胺双功能化配体构筑的微孔铅金属有机框架,[PbL2]·2DMF·7H2O (1) (HL =N-(4-carboxyphenyl)-isonicotinamide 1-oxid...
林晓明张利苏成勇
关键词:KNOEVENAGEL缩合反应
一种可见光催化CO<Sub>2</Sub>环加成反应的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CO<Sub>2</Sub>环加成反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见光催化CO<Sub>2</Sub>环加成反应的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在卟啉金属‑有机框架的基础上,均匀负载上金...
陈之尧张利
钆(Ⅲ)与氨基羧酸类配体的配位特征及研究进展
2004年
概述了环形和非环形氨基羧酸类配体与钆(Ⅲ)形成的配合物的配位特征和热力学稳定性,并介绍了其可能作为核磁共振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吕兴强陈春龙张利张倩康北笙
关于反馈键理论在小分子活化中的应用的讨论被引量:1
2020年
小分子活化是目前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利用过渡金属和小分子间的反馈键作用,是实现对自然界中稳定存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和氢气等小分子的活化的一种重要策略。本文从分析过渡金属的d轨道和小分子的前线轨道的相互作用入手,对这一策略进行解读,希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金属有机化学课程中学习到的反馈键理论。
黄聪聪林莉莉李苏华张利苏成勇
关键词:前线轨道
一种可见光催化CO<Sub>2</Sub>环加成反应的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CO<Sub>2</Sub>环加成反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见光催化CO<Sub>2</Sub>环加成反应的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材料在卟啉金属‑有机框架的基础上,均匀负载上金...
陈之尧张利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探索被引量:30
2017年
对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全方位、系统化的改革探索。对传统有机化学实验内容,增加了新的知识和实验技术。将有机人名反应、优秀的科研成果改编成新的实验教学项目,同时增设了新的微型实验、绿色实验、原子经济反应实验、全英实验。该实验内容新体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有显著提高。
李厚金赖瑢朱可佳张利陈六平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
卟啉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和反应研究
<正>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异相催化剂,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1]。但是,MOF催化剂在向前进一步发展时,遇到了一些科学难题,例如框架的稳定性不够高,或者孔道不够大,较大底物难以接触位于内表面...
张利
文献传递
双膦调控的2-巯基苯并噁唑(Hmbo)四核银配合物的自组装被引量:1
2002年
在1,3-双(二苯基膦基)丙烷(dppp)参与下,AgBF_4与2-巯基苯并噁唑(Hmbo)反应得到配合物[Ag_4(μ_2-S-mbo)_4(dppp)_4](1).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它是一个独立的中性分子,分子中4个呈四面体构型的Ag原子完全共面,且它们的S_2P_2配位环境相同.配体Hmbo通过μ_2-S桥、dppp通过两种桥连构型连接Ag原子,导致分子的骨架呈手风琴的风箱状,有长短两种Ag……Ag距离.提出了反应的可能机制,并认为双膦配体间隔基团(CH_2)_n中n的大小,即配体的柔性,可以调控产物的构型.
康北笙张利邓良容王修建张华新刘汉钦
关键词:自组装晶体结构
双齿膦参与的非均三脚架配位银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表征
2002年
Complex [Ag 2(DPYBIM)(dppm)](BF 4) 2·CH 3OH was obtained from the reaction of AgBF 4 and the hetero-armed tripodal ligand DPYBIM [N,N-bis(2-pyridylmethyl)-N-(2-benzimidazolylmethyl)amine]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dppm [bis(diphenylphosphino)- methane].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he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The cell parameters are: M r=1135.17, a=1.0619(2) nm, b=1.4246(3) nm, c=1.6767(3) nm, α=91.08(3)°, β=104.04(3)°, γ=101.77(3)°, V=2.4027(8) nm 3, D c=1.569 Mg/m 3, Z=2, F(000)=1140, μ=9.53 cm -1, R=0.057, wR=0.145. In the complex, one of the Ag atoms is linearly coordinated by PN from dppm and the benzimidazolyl group of the tripodal ligand, respectively, while the other is tetrahedrally coordinated by PN 3 where two of the N atoms are from the pyridine arms and one is the amino-N. Two types of intermolecular π...π interactions lead to the 1D infinite "Z"-shaped chain. The complex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MS. 31P NMR showed characteristic AA′XX′pattern of two symmetrical multiplets centered at δ=10.07.
张利刘俊邓良容张华新蔡跃鹏刘汉钦康北笙
关键词:银配合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