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罗库溴铵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损伤
  • 2篇雄甾烷醇类
  • 2篇药物
  • 2篇手术
  • 2篇女性
  • 2篇女性患者
  • 2篇气管内
  • 2篇肌松
  • 2篇肌损伤
  • 2篇喉罩
  • 2篇插管
  • 2篇插管法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损伤标志...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手术

机构

  • 9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张化
  • 6篇张卫
  • 3篇樊肖冲
  • 3篇吕慧敏
  • 2篇阚全程
  • 2篇年春苗
  • 1篇李新峰
  • 1篇赵璞
  • 1篇李莉
  • 1篇王艳萍
  • 1篇袁静静
  • 1篇李丽伟
  • 1篇张凯
  • 1篇曹艳丽

传媒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年龄对女性患者罗库溴铵气管插管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通过序贯实验法测定不同年龄女性患者罗库溴铵气管插管的半数有效剂量(IED50),并探讨年龄因素对罗库溴铵IED50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全麻手术女性患者40例,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每组20例。将气管插管剂量按等比级数分成4个阶梯,中青年组为0.24、0.29、0.35和0.42mg/kg,老年组为0.22、0.26、0.31和0.37mg/kg。按照序贯实验方法单次静注罗库溴铵,并计算罗库溴铵气管插管的IED50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中青年组IED50为0.312mg/kg,老年组IED50为0.284mg/kg,老年组的IED50是中青年组的91%(P<0.05)。结论老年女性患者气管插管罗库溴铵IED50显著低于中青年女性患者,使用罗库溴铵麻醉诱导时,应适当减少剂量。
张卫樊肖冲阚全程张化
关键词:罗库溴铵插管法气管内剂量反应关系
七氟烷对新斯的明拮抗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吸入1个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七氟烷对新斯的明拮抗罗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90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P)组与吸入1MAC七氟烷(S)组,再根据是否应用新斯的明拮抗罗库溴铵及拮抗时机分别分为P组、Pneo组与S组、S1neo组、S2neo组5个亚组,Pneo组与S1neo组在4个成串刺激(TOF)第2个颤搐(T2)、S2neo组在第4个颤搐(T4)重新出现时静脉注射新斯的明0.035mg·kg-1与阿托品0.02mg·kg-1,P组、S组不用上述药物,等待肌力自然恢复。观察Pneo组、S1neo组、S2neo组新斯的明给药后到TOF恢复至0.7、0.9的时间;观察P组、S组T2重新出现时到TOF恢复至0.7、0.9的时间。结果:与P组比较,S组TOF恢复至0.7、0.9的时间较长(P<0.05)。与S组比较,S1neo组TOF恢复至0.7、0.9的时间较短(P<0.05)。与Pneo组比较,S1neo组TOF恢复至0.7、0.9的时间较长(P<0.05);S2neo组TOF恢复至0.7、0.9的时间与Pne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1MAC的七氟烷可干扰新斯的明拮抗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过程,延缓肌力恢复;推荐全凭静脉麻醉在T2重新出现、吸入1MAC七氟烷在T4重新出现时,给予新斯的明拮抗,肌力可在10~15min完全恢复。
张卫张凯阚全程樊肖冲张化
关键词:七氟烷雄甾烷醇类药物相互作用
心脏手术中右美托咪定对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心脏手术中右美托咪定对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麻醉诱导完成后给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同等量和速度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拔管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术毕开放主动脉后复跳、用药期间生命体征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术后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手术完毕开放主动脉后自动复跳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前至手术结束即刻收缩压(SBP)水平试验组[(97.26±11.18)、(106.93±11.75)、(104.35+11.09)mrnHg(1mmHg=0.133kPa)]显著高于对照组[(83.17±10.69)、(95.16±13.33)、(97.03±7.08)mmHg],注射负荷量后、劈胸骨后、体外循环停止后、手术结束即刻舒张压(DBP)水平试验组为[(70.06±11.43)、(60.44±9.47)、(61.40±8.66)、(63.63±7.61)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22±12.43)、(56.45±9.06)、(55.23±6.59)、(56.62±6.88)mmHg,切皮后、劈胸骨后心率(HR)水平试验组[(66.37±9.59)、(68.62±10.08)次/分]显著低于对照组[(75.52±12.08)、(81.64±8.79)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停止后至术后24h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试验组为(0.49±0.09)、(1.74±0.13)、(1.97±0.11)、(1.41±0.13)μ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58±0.14)、(1.97±0.26)、(2.35±0.41)、(1.57±0.21)μg/ml,术后24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试验组[(89.69±15.88)U/ml]显著低于对照组[(116.85±18.27)U/m1],术后6h至术后24h肌钙蛋白I(cTnI)水平试验组[(1.43±0.18)、(1�
吕慧敏张化李新峰李丽伟曹艳丽年春苗张卫
关键词:心脏手术心肌损伤标志物
喉罩通气在婴幼儿眼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眼科手术应用喉罩、面罩与气管内插管通气对患儿呼吸、循环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婴幼儿外伤性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20例,年龄3~9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喉罩通气组(A组)、面罩通气组(B组)、气管内插管通气组(c组)。3组均行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5mg/kg诱导,A组置人2~2.5。喉罩;B组面罩供氧;C组另静脉注射阿曲库铵0.5mg/kg后行气管内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插入气管导管(喉罩)时、拔出气管导管(喉罩)时的血压、心率、术中脉搏氧饱和度及术后咽喉部疼痛和声音嘶哑情况。结果A组置入、拔出喉罩时血压、心率与基础值比较无明显变化,B组术中脉搏氧饱和度低于90%者发生率明显高于A、C组(P〈0.05),C组气管插管、拔管时血压、心率比诱导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随访有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结论喉罩通气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能保证充分供氧,对喉头、气管无损伤,是婴幼儿眼科手术的最佳选择。
张化张卫
关键词:喉罩通气麻醉全身婴幼儿插管法气管内
不同方法监测患者异丙酚镇静深度的准确性:BIS、 Narcotrend指数、意识指数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比较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 比较BIS、Narcotrend指数(NI)、意识指数(IoC)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患者异丙酚镇静深度的准确性.方法 全麻下行择期手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41 ~ 64岁,体重指数20~ 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Marsh药代动力学参数TCI异丙酚,设定初始Ce为0.8 μg/ml,待Ce稳定后以0.1 μg/ml为梯度递增,并行OAA/S评分.TCI异丙酚前分别记录BIS值、NI值、IoC值和AAI值,此时OAA/S评分为5分,异丙酚TCI期间记录OAA/S评分依次达4分、3分、2分、1分时异丙酚Ce,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确定BIS值、NI值、IoC值及AAI值的测定顺序,待数值稳定后记录5 s,取平均值.BIS值、NI值、IoC值及AAI值分别与异丙酚Ce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BIS值、NI值、IoC值及AAI值与Ce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BIs-Ce=-0.829、rNI-Ce=-0.886、rIoC-Ce=-0.881、rAAI-Ce=-0.791 (P<0.05).rBIS-Ce、rNI-Ce、rIoC.Ce及rAAI-Ce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年患者非伤害性刺激条件下,BIS、NI、IoC及AAI监测异丙酚镇静深度的优势无差异.
张化邸立超吕慧敏李莉
关键词:脑电描记术清醒镇静二异丙酚NARCOTREND
Nrf2/GPX4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在咪达唑仑减轻新生大鼠HIBD中的作用
2023年
目的:评价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Nrf2/GPX4)信号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在咪达唑仑减轻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新生大鼠90只,7日龄,体质量16~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15):假手术组(Sham组)、HIBD组和咪达唑仑低剂量(10 mg/kg)组(L组)、咪达唑仑中剂量(20 mg/kg)组(M组)、咪达唑仑高剂量(40 mg/kg)组(H组)和Nrf2抑制剂ML385组(I组)。采用结扎左颈动脉并在缺氧环境中暴露2 h建立HIBD模型。造模后第2天开始,各咪达唑仑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咪达唑仑,Sham组和HIBD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I组腹腔注射咪达唑仑40 mg/kg和Nrf2抑制剂ML38530 mg/kg,均1次/d,连续给药8 d。给药结束后,称重并进行水迷宫实验。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取腹主动脉血样,然后断头取脑。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铁、IL-6、TNF-α浓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微量法测定海马组织铁和GSH含量。脑组织经HE染色和Nissl染色后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学结果;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海马Nrf2/神经元核抗原(NeuN)和GPX4/NeuN的阳性细胞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组织Nrf2、GPX4、4-羟基壬烯酸(4-HNE)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HIBD组首次到达平台时间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海马组织铁含量升高,GSH含量、Nrf2/NeuN和GPX4/NeuN的阳性细胞数降低,Nrf2和GPX4表达下调,4-HNE表达上调,血清铁、IL-6和TNF-α浓度升高(P<0.05),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与HIBD组相比,H组、M组和L组首次到达平台时间缩短,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多,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海马组织铁含量降低,GSH含量、Nrf2/NeuN和GPX4/NeuN的阳性细胞数升高,Nrf2和GPX4表达上调,4-HNE表达下调,血清铁、IL-6和TNF-α浓度降低(P<0.05),海马神经元损伤减轻;与H组相比,I组首次到达平台时间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
张化袁静静吕慧敏年春苗
关键词:咪达唑仑NF-E2相关因子2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依托咪酯调节AMPK/NLRP3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依托咪酯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依托咪酯组、Dorsomorphin组、依托咪酯+Dorsomorphin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开胸后不结扎,分组处理后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及纤维化、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白细胞介素(IL)-1β、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水平、心肌组织IL-1β、IL-6、SOD与MDA水平、心肌组织AMPK/NLRP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呈严重病理损伤,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血清LDH、CPK、IL-1β及IL-6水平、心肌组织IL-1β、IL-6及MDA水平、心肌组织NLRP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左室射血分数(EF)、血清及心肌组织SOD水平、心肌组织p-AMPK/AMPK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依托咪酯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LVDD、LVDS、心肌CVF、血清LDH、CPK、IL-1β及IL-6水平、心肌组织IL-1β、IL-6及MDA水平、心肌组织NLRP3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EF、血清及心肌组织SOD水平、心肌组织p-AMPK/AMPK升高(P<0.05);Dorsomorphin组大鼠各指标变化趋势与依托咪酯组相反,且Dorsomorphin可减弱依托咪酯对模型组大鼠各指标的作用。结论依托咪酯可通过调控AMPK/NLRP3信号传导而抑制AMI后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减轻AMI大鼠心肌组织损伤及纤维化,改善其心功能。
张化王艳萍
关键词:依托咪酯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
SLIPA喉罩和食管引流型喉罩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比较(SLIPA)喉罩和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拟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年龄60~7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气管插管组,SLIPA组和PLMA组。麻醉诱导后置入气管导管或喉罩,行间歇正压通气。记录麻醉诱导前(T0)、管(罩)置入成功即刻(T1)、气腹后10min(T2)、拔除时(T1)、拔除后10min(T4)平均动脉压及心率。记录管(罩)置入情况、置入时间、测定气道密封压。记录拔除管(罩)时呛咳、返流、误吸及喉痉挛的发生情况;管(罩)拔除后粘血及胃胀气的发生情况;术后2d内咽痛的置入发生情况。结果气管插管组、SLIPA组、PLMA组1次置入成功率分别为92.5%、92.5%、95.0%(x2=0.268,P〉0.05),2次置入成功率均为100.0%。气管插管组在麻醉诱导后和SLIPA组、PLMA组比较,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有明显差异(t=4.076,P〈0.05)。SLIPA组喉罩置入时间较气管插管组和PLMA组短,喉罩置入容易(t=43.561,P〈0.05)。PLMA组喉罩气道密封压较SLIPA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3,P〉0.05)。3组患者反流、误吸、喉痉挛和胃胀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1,P〉0.05);SLIPA组和PLMA组呛咳和咽痛的发生率低于气管插管组(分别为x2=26.674,10.568,均P〈0.05)。结论SLIPA和PLMA喉罩均可保证有效通气,不良反应少。SLIPA喉罩置入更简单,而PLMA喉罩气道密封效果较好,更适用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
张化张卫
关键词:喉面罩
女性患者不同效应室靶浓度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比较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比较女性患者不同效应室靶浓度罗库溴铵的肌松效应。方法选择女性甲状腺或乳腺手术患者120例,ASA分级I或Ⅱ级,年龄40~55岁,BMI18~22kg/H1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n=30),A组、B组、C组麻醉诱导时罗库溴铵效应室靶浓度(ce)为3.5μg/ml,麻醉维持Ce分别为1.0、1.2、1.4μg/ml;D组麻醉诱导时Ce为3.8μg/ml,麻醉维持Ce为1.2μg/ml。记录肌松起效时间、恢复时间、恢复指数、罗库溴铵用量;评估气管插管条件和术中肌松程度。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和D组肌松程度深,肌松满意率高(P〈0.05),B组、C组、D组间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B组和C组比较,D组起效时间最短(P〈0.05)。与C组比较,A组、B组和D组罗库溴铵用量、恢复时间、恢复指数降低(P〈0.05)。B组和D组罗库溴铵用量、恢复时间、恢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时罗库溴铵Ce3.8μg/ml,麻醉维持Ce1.2μg/ml,可产生满意的肌松条件,且有利于术后肌松恢复,是一种适用于女性患者的TCI给药方案。
张化张卫樊肖冲赵璞
关键词:雄甾烷醇类药物释放系统性别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