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占英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预防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藻毒素
  • 2篇微囊藻
  • 2篇微囊藻毒素
  • 2篇微囊藻毒素L...
  • 1篇毒素
  • 1篇毒素污染
  • 1篇毒效
  • 1篇毒效应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试验
  • 1篇藻类
  • 1篇藻类毒素
  • 1篇杀伤
  • 1篇杀伤细胞
  • 1篇肾脏
  • 1篇天然杀伤细胞
  • 1篇自然杀伤
  • 1篇自然杀伤细胞
  • 1篇肽类
  • 1篇细胞

机构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4篇俞顺章
  • 4篇张占英
  • 2篇陈传炜
  • 2篇卫国荣
  • 1篇穆丽娜
  • 1篇康苏娅
  • 1篇连民
  • 1篇刘颖
  • 1篇陈传伟
  • 1篇周晓明

传媒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生物安全与健...

年份

  • 2篇2002
  • 2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节球藻毒素在小鼠体内分布的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研究和探讨节球藻毒素在动物体内分布的靶器官及其在靶器官中的细胞水平定位。方法 用核素12 5I标记节球藻毒素 ,将12 5I 节球藻毒素标记物注入小鼠体内 ,分别经核素示踪和放射性自显影技术研究12 5I 节球藻毒素在小鼠体内整体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分布。结果 核素示踪显示 ,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和口服 3种不同途径进入体内的12 5I 节球藻毒素 ,主要分布在肾脏 ,其次为肝脏。放射性自显影研究表明 ,12 5I 节球藻毒素在肾脏和肝脏内分别定位于肾皮质的肾细胞核内和肝细胞核内。结论 肾脏和肝脏是节球藻毒素的 2个靶器官。
张占英俞顺章陈传炜卫国荣
关键词:小鼠肾脏肝脏
藻类毒素与健康
本文简要介绍了藻类毒素对人体器官造成的损害.
俞顺章张占英刘颖连民穆丽娜周晓明
关键词:藻类毒素毒素污染
文献传递
微囊藻毒素LR对DNA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损伤效应研究被引量:29
2001年
目的 研究和探讨微囊藻毒素LR(microcystinsLR ,MCLR)的致癌和促癌机制。方法 用单细胞微量凝胶电泳技术和3 H TdR释放法研究了MCLR对大鼠DNA及小鼠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的损伤效应。结果 研究表明 ,不同剂量的MCLR均可引起大鼠淋巴细胞DNA的损伤 ,其DNA迁移长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随着剂量的增加和注射时间的延长对DNA的损伤效应未发现明显剂量反应关系 ;且在停止注射后DNA的损伤很快可得到修复。同时体内和体外动物试验还显示 ,MCLR可降低小鼠NK细胞对YAC 1细胞的杀伤活性 ,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别有显著性。结论 本研究将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及细胞水平阐明MCLR的促癌。
张占英俞顺章陈传炜
关键词:天然杀伤细胞微囊藻毒素MCLR
微囊藻毒素LR对SD大鼠的短期毒效应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研究和探讨微囊藻毒素 (MCLR)对动物的短期毒效应作用。方法 SD大鼠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MCLR ,分别于注射的 1、7d和停药后第 7天 (即第 14天 )采集大鼠的血清和肝、肾、心等组织标本 ,经酶学及病理学检验 ,观察其损伤效应。结果  12 2 μg/kg剂量组 ,注射后 2 4h可观察到大鼠心肌细胞肌浆溶解 ,核变性固缩 ,肌原纤维局部坏死 ;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和磷酸肌酸激酶 (CPK)与其他组相比显著升高 ;肾细胞变性 ,血清中肌酐 (BCr )和尿素氮(BUN )亦显著升高 ;同时肝细胞片状出血、坏死 ,注射剂量为 5 0 μg/kg和 2 5 μg/kg时 ,仍出现肝细胞重度和轻度颗粒变性。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 (ALT)、碱性磷酸酶 (LDH)和AST显著上升。对照组大鼠的肝、肾、心等脏器均正常。结论 MCLR可引起SD大鼠肝、肾、心等脏器的短期毒效应 ,且随着剂量的增加 ,损伤效应加重。
张占英康苏娅陈传伟卫国荣俞顺章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LRSD大鼠毒性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