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吟真
- 作品数:1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胎心中央监护1665例结果分析
- 2011年
- 产时胎儿窘迫是引起新生儿缺氧、死亡及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后遗症的主要原因,对孕妇在临产后宫口扩张≥2.0cm后作连续中心监护,能较为灵敏地监护胎儿心脏活动,随时了解宫缩与胎心率的关系,入室监护与连续中心监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指导临床及时治疗,降低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 何彩凤张吟真
- 关键词:胎儿宫内窘迫
- 直肠前壁异位妊娠1例
- 2010年
- 1临床资料患者37岁,已婚。因下腹痛半天入院。末次月经2010年4月15日,行经三天,经量中等。5月15日出现少量阴道流血,色暗红,三天净。6月14日下午14:00排便后感下腹剧痛,伴肛门坠胀感,遂至我院就诊,门诊查B超:
- 刘静张吟真陈敏虞敏
- 全子宫切除术后输卵管脱垂4例探讨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输卵管脱垂的原因、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330例经腹全子宫切除患者,手术后共发生阴道残端输卵管脱垂4例,发生率1.2%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3例游离法患者手术均一次治愈。1例顶端缝扎法患者,术后3个月后复查再次发现输卵管脱垂,瘘口仅0.5 cm,仍予顶端缝扎法处理,并搔刮瘘口,使瘘口形成人工粘连而愈合。随访最短4年,最长6年。患者阴道残端愈合良好,无阴道流液,无下腹痛腰酸,盆腔B超未发现输卵管积水。结论输卵管脱垂是全子宫切除术后一种少见并发症,术前阴道炎症、手术时未行腹膜化、盆腔粘连、阴道残端异物、输卵管过长是输卵管脱垂的高危因素,经及时诊断、正确治疗,预后良好。
- 张吟真
- 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输卵管脱垂术后并发症
- p16基因表达在卵巢癌分化程度诊断及化疗疗效判断中的意义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研究p16基因的表达在卵巢癌的生物学特性的诊断以及化疗预后的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78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p16的表达,其中52例予以4~6个疗程以铂类为主的TP联合化疗,26例予以4~6个疗程的拓扑替康单药治疗,分析p16的表达与癌细胞多种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52.6%的卵巢癌p16阴性表达,并且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呈明显相关性。采用TP方案的铂类联合化疗,其疗效与癌细胞p16表达无相关性(P>0.05),而采用拓扑替康单药化疗,p16阳性表达的患者其疗效明显好于p16阴性组的疗效(P<0.05)。结论:卵巢癌中高频率的p16基因活性缺失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检测p16基因表达有可能作为癌细胞分化及恶性度的判断指标。此外,p16基因表达可能影响肿瘤细胞对部分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这对于指导临床肿瘤化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并可能用于患者化疗预后的判断。
- 郭翠英张吟真朱晓研
- 关键词:卵巢肿瘤P16基因
- 还少胶囊对初孕药物流产患者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及血清抗苗勒管激素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广泛用于药物流产,但存在流产失败、流产不全、过量出血等问题,严重者可致继发性不孕[1]。本文观察还少胶囊辅助药物流产对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等不良反应及对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的影响,从探索药物流产不良反应的防治方法。
- 张吟真刘静陈敏姚丽菊丁维虞敏陶静
- 关键词:辅助药物流产抗苗勒管激素持续时间阴道出血还少胶囊血清
- 宫颈癌生存素的表达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宫颈癌生存素(suvivin)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癌标本生存素的表达。对培养的宫颈癌细胞行1.0mg/L的顺铂(DDP)化学药物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生存素在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高达73.7%。宫颈癌细胞经过DDP处理后,生存素阳性表达组的细胞存活率为45.0%~65.0%,明显高于阴性组的15.0%~40.0%。结论宫颈癌高表达生存素,表明生存素阳性癌细胞对DDP有一定耐受性,检测生存素有可能成为预测宫颈癌化疗敏感性指标之一。
- 郭翠英苏长青张吟真苗春菊
- 关键词:宫颈癌生存素基因化疗敏感性细胞存活率
- 宫腔镜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评价宫腔镜下电切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对粘膜下子宫肌瘤15例,应用宫腔镜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随访2~35个月,根据月经改善情况和有无残余肌瘤生长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满意率100%,无1例并发症发生,2例要求生育者妊娠.结论:宫腔镜手术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最佳方法.
- 张吟真
- 关键词: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电切术
-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对早期宫颈癌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对早期宫颈癌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1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完整的临床病例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观察对象均在术前7天和术后的3、7天抽取静脉血做血常规检查。通过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方法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变化对宫颈癌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低淋巴细胞计数、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旁浸润与术后无进展生存率有关(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低淋巴细胞计数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通过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 张吟真郭翠英苏静芳
- 关键词:宫颈癌淋巴细胞计数
- 经阴道穿刺注入无水乙醇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1例
- 2004年
- 张吟真
- 关键词:阴道穿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 膦甲酸钠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患者宫颈灌洗液IL-4、IL-12、IFN-γ的调节作用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患者宫颈灌洗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和膦甲酸钠治疗组,每组30例,选择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人员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生活方式干预组给予合理运动、保证睡眠、性生活使用避孕套等治疗,膦甲酸钠治疗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组的基础上给予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周,两组均干预3个月.治疗前后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受试者宫颈灌洗液IL-4、IL-12、IFN-γ水平。结果治疗前生活方式干预组和膦甲酸钠治疗组患者宫颈灌洗液IL-4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IL-12、IFN-γ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生活方式干预组治疗前后宫颈灌洗液IL-4、IL-12、IFN-γ水平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膦甲酸钠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宫颈灌洗液IL-4水平降低(P<0.01),IL-12、IFN-γ水平升高(P均<0.01)。结论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静脉滴注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可降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患者宫颈灌洗液中IL-4水平,并可升高IL-12、IFN-γ水平。
- 刘静张吟真陶静丁维虞敏
- 关键词:膦甲酸钠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