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嘉琪

作品数:8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EOF
  • 2篇雅鲁藏布江流...
  • 2篇正交函数
  • 2篇植被
  • 2篇陕甘宁
  • 2篇盆地
  • 2篇气候
  • 2篇流域
  • 2篇经验正交函数
  • 2篇黄土高原
  • 2篇黄土高原区
  • 2篇江流
  • 2篇NDVI
  • 2篇柴达木盆地
  • 1篇动态测评
  • 1篇蒸散
  • 1篇蒸散量
  • 1篇植被覆盖
  • 1篇植被覆盖变化
  • 1篇植被物候

机构

  • 8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广西财经学院
  • 2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张嘉琪
  • 7篇任志远
  • 3篇张翀
  • 2篇韦振锋
  • 1篇陈思思
  • 1篇李小燕
  • 1篇张静
  • 1篇张静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中国沙漠
  • 1篇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5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1999-2010年陕甘宁黄土高原区气候对植被物候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基于Spot Vegetation数据,采用植被物候分析、Hurst指数及偏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了1999—2010年陕甘宁黄土高原区植被物候的时空变化特征、未来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1999—2010年陕甘宁黄土高原区多年平均物候呈纬度地带性。随着纬度増高,生长季始期逐渐推迟,生长季长度缩短,生长季末期提前,反之,生长季始期呈提前,生长季长度延长,生长季末期推迟。(2)近12a陕甘宁黄土高原区多年物候Hurst指数变化表现为同向持续性面积大于反持续性面积,呈较弱的持续性变化,分布规律大致都呈东西走向。(3)受降水影响,陕甘宁黄土高原区多年物候同时与纬度以及河流网有关。低纬度温度高,可促进植被对水分的吸收,因此在低纬度或者水资源丰富地区,植被返青提前,生长周期延长;相反,干旱低温的高纬度地区,植被生长停滞提前,生长周期缩短。
韦振锋任志远张翀李小燕张嘉琪
关键词:植被物候HURST指数
汾河中下游土地生态系统固碳释氧动态测评被引量:8
2018年
本文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测算净第一性生产(NPP)物质量,通过光合作用方程式换算固定CO_2和释放O_2的物质量,并采用造林成本法和工业制氧法对汾河中下游流域的固碳释氧价值量进行估算,旨在定量评价其固碳释氧价值的时空动态,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汾河中下游流域NPP物质总量共增加了18.3%,耕地的NPP物质总量占研究区NPP物质总量的50%以上,主要在于汾河下游为山西省主要的粮棉产区;(2)从固碳释氧来看,释氧O_2物质量随着固定CO_2物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固碳释氧价值总量由2000年的467.38×10~7元增加到552.24×10~7元,净增84.86×10~7元,增长率为18.16%。从大到小排序为:耕地>草地>林地>其他地。(3)从县域行政空间来看,万荣县的单位面积NPP价值量和单位面积固碳释氧价值量均最高,而介休市均最低。表明汾河下游固碳释氧价值量较高,中游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固碳释氧价值量较低,近年来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使研究区生态环境趋势出现好转。但由于水热条件限制,区域林地增加不明显,以草地增加较为显著。
张静张静任志远
关键词:NPP动态测评
雅鲁藏布江流域生长季NDVI对湿季降水的响应被引量:4
2015年
运用经验正交函数和奇异值分解法对2000—201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生长季植被覆盖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及时空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雅鲁藏布江流域湿季降水的主要空间分布型是东西差异分布型,每年7,8,9月份这一特征逐渐显著,且长期变化趋势的显著性逐渐增强。植被覆盖的主要模态贡献率达到55.7%。东部米林宽谷地区植被覆盖度较高,时间系数震荡周期明显且呈微弱的上升趋势。研究区内的植被覆盖与湿季降水的耦合模态基本成正相关,最大耦合贡献率达到61.8%。植被覆盖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最为直接,其次受地形地貌因素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特征的影响较大。
张嘉琪任志远
关键词:经验正交函数奇异值分解雅鲁藏布江流域
1977-2010年柴达木盆地地表潜在蒸散时空演变趋势被引量:21
2014年
本文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柴达木盆地各站点的潜在蒸散量(PE),利用Sen趋势、MannKendall检验、EOF模型分析了1977-2010年研究区内PE的时空演变趋势与地表湿润特征的异常空间分布,结合R/S分析模型对PE未来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定量分析各气象要素对潜在蒸散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34年来柴达木盆地潜在蒸散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并在1988年前后发生突变。由于气温呈上升趋势,该地存在"蒸发悖论"现象。从空间分布来看,PE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年际变化倾向率为-3.31mm/10a。未来变化中,大部分地区的变化趋势是增加的,因而暖湿化程度将减弱。柴达木盆地地表湿润特征的空间分布长年都保持着东部较湿润西部较干旱的分布型,近年来该种空间分布型变化趋势愈加明显。平均风速和平均气温的变化对柴达木盆地PE变化的贡献率最高。
张嘉琪任志远
关键词:潜在蒸散量PENMAN-MONTEITHR/S分析EOF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地表湿润特征及气候因子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出的潜在蒸散量得出柴达木盆地各站点的湿润指数,运用Sen趋势,MannKendall检验,EOF模型分析了34a湿润指数的时空变化趋势,运用偏相关分析方法讨论了影响地表湿润程度变化的气候因子。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来看,34a间柴达木盆地地表湿润指数表现为增加趋势,倾向率为0.00097a-1,并在1987年前后发生突变。从空间变化来看,主要表现为由东向西逐渐递减。异常空间分布模态主要分为"东西空间差异"和"南北反向差异"两个类型,且这两种分布型呈上升趋势。湿润指数与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正偏相关,与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呈显著负偏相关。降水量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湿润指数上升最显著的因素。
张嘉琪任志远
关键词:湿润指数EOF偏相关柴达木盆地
基于EOF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干湿季降水变化的时空分异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根据2000年~2010年雅鲁藏布江流域的15个气象站点的月值降水数据,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EOF),分别计算出雅鲁藏布江流域干湿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时间系数序列。结果表明:应用EOF方法可以很好地揭示降水场的时空分布特征,且对雅鲁藏布江流域而言前4种模态揭示了四种分布场,干季降水的累计贡献率达99.84%,湿季降水的累计贡献率达89.81%。雅鲁藏布江流域干湿季降水的主要空间分布特征是“东–西差异分布”,即表现出西部偏少东部偏多的特点,尤其是在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米林宽谷地带降水最为丰富,分析其原因是季风气候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对东部影响较大,西部由于海拔高,水汽很难到达,因此西部降水较东部少。
王熊飞陈思思张嘉琪
关键词:雅鲁藏布江流域经验正交函数空间分异
水热条件和人类活动对山西省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基于山西省1999—2010年的SPOT Vegetation数据及气象资料,运用Sen趋势度+Mann—Kendall法、残差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对山西省近12a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水热条件与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从年际变化来看,1999—2010年山西省生长季植被NDVI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其增加速率为0.199 4/a;从空间格局来看,大部分地区NDVI有增加趋势,其中极显著增加的区域占72.94%,主要分布在山西省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及山区;NDVI减少区域极小,仅占0.21%,呈不均匀零星分布。降水量与生长季NDVI的相关性较高,从整体上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减少的特点,其中98.54%的区域呈正相关关系;此外,气温与生长季NDVI的相关性较低,平均相关系数仅为-0.415。人类活动对山西省植被覆盖变化的正面和负面作用并存,但正影响远大于负影响,说明近年来退耕还林草以及水土流失治理的生态效益正在显现。
张嘉琪任志远张翀
关键词:植被覆盖水热条件
1999—2010年陕甘宁黄土高原区荒漠化空间特征被引量:16
2014年
荒漠化是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本文以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NDVI为基础,关注其年际动态变化特征,选取植被降水利用率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残差法,评价陕甘宁地区1999—2010年的荒漠化发展态势以及人类活动在土地退化中所起的作用,并初步讨论荒漠化逆转问题。结果表明:近12年,陕甘宁地区大部分地区植被功能显著增强,生态环境状况趋于好转,尤其在研究区域的中部以及黄河沿岸生态环境趋于好转较明显,只有极少数地区出现退化现象。陕甘宁地区植被生态功能适宜年降水量在300~500mm区间,当年降水量大于500mm时,植被功能恢复能力会出现衰退趋势。在研究区,人类活动主要表现为正作用,只有1.65%表现为负作用较少,且为不显著负作用,分布零散。干旱区、半干旱区荒漠界线不稳定,容易造成荒漠化逆转的假象,误导人们对荒漠化逆转评价。因此,判断荒漠化逆转问题要在特定的时空尺度上,同时要结合当年的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的因素影响进行分析。
韦振锋任志远张翀张嘉琪
关键词:荒漠化NDVI
共1页<1>
聚类工具0